天天看點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這是以50人對抗敵軍8萬人這樣向不可能發起挑戰的男人們的故事。”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近日,由人送外号“漫改小王子”的山崎賢人主演的電影《王者天下》放出了長約一分半的預告片。

從預告片可以看出來,這部電影制作也是相當豪華了。

卡司豪華

山崎賢人、吉沢亮、長澤雅美、橋本環奈、本鄉奏多、滿島真之介、阿部進之介、深水元基、髙嶋政宏、要潤。。。。。。

都是當下熱門、耳熟能詳而且實力不俗的演員,随便拎一個出來都可以獨挑大梁的那種。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制作豪華

導演是由執導過遊戲《真·三國無雙》多個片頭影片、導演過《棄寶之島》、《gantz》、《狗狗心事》等影片的佐藤信介來擔任。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再來就是片中為了追求古代恢弘的視覺效果,許多鏡頭場景都取自中國。

不像在我們平常看的日本曆史劇中那些有名的戰争場面——幾十個人在村口幹仗的感覺。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還有,其電影主題曲《wasted nights》是由日本人氣樂隊組合one ok rock演唱。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全員日本人制作的,完完全全有關中國古代秦朝的故事。

《王者天下》是作者原泰久根據《史記》創作,講述的是以公元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為舞台,一名少年,從出身貧寒的孤兒成長為輔佐嬴政的大将軍,助其實作天下大一統的故事。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許多人被安利這部漫畫時,可能會在心中吐槽“這畫風好醜,你怎麼會看這種漫畫?不看!”。

可翻了幾頁後發現:“真香!根本停不下來!”

《王者天下》從2006年開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到漫畫53卷為止已經累計發行數量突破了3800萬部。

在2013年獲得了日本漫畫界的最高認可——手冢治蟲文化獎。

在2017年日本漫畫年度銷量榜單中,《王者天下》位居第三,隻輸給了《海賊王》和《進擊的巨人》。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因為漫畫的高人氣和極好的口碑,《王者天下》在2012年進行了動畫化,在2018年開發出了同名手遊。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這部熱血漫畫成為當下日本青少年們追捧的熱門作品,也讓日本人将熱切的目光投向了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

在日本一些同好論壇網站上,關于《王者天下》的讨論有很多。

比如有關戰國時期各武将的武力值排行: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比如漫畫中各位出場人物的關系分析: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還有很多人會去探究漫畫之外,真實的戰國時期的曆史、人物是怎樣的,秦朝是如何統一的,更有深度癡迷者,甚至直奔陝西鹹陽開啟“聖地巡禮”之旅。

中國有很多像這樣熱血又中二的亂世故事,因主人公們雲谲波詭般戲劇性的人物特點,深受日本大衆的喜愛。

單單是春秋戰國的元素就出現在不少遊戲、影視作品中,并且引起不小的關注。

比如,前段時間聞名遐迩的撲棱蛾子“政哥哥”。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再細細回想起來,以中國的曆史、文化為主題,出自日本作家之手的漫畫、影視等作品已經數不勝數。

比如1988年日本上映的《敦煌》,講述中國北宋時期,一個書生保護文物的故事。

該部電影場景多根據曆史還原,在戰争場面的營造上更是絕對一流,是日本當年的票房冠軍,獲獎無數,堪稱是中國曆史題材戰争場面第一。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還有在1980年就由日本策劃,拍出了探索中國美食之道的紀錄片——《中國の食文化》。

看來有種《舌尖上的中國》的感覺,在中國那個還是“自行車上的國度”的時代,介紹了北京、廣州、江浙滬和四川的飲食文化,至今看來仍覺得不可思議。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再來就是我們從小就看過的一些動漫,

像《中華小當家》,當年一度以為是國産的卡通片。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像《亂馬1/2》,各種帶有中國奇怪傳說背景下,主角國術修行的故事。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像《龍珠》,一個把中國古代龍珠傳說和《西遊記》結合起來的搞笑熱血故事。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說到《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算是日本人最愛的創作源泉了。無數作品在日本作者的手中被二次創作出來,也算是人人皆知的中國神話故事。

四部電視劇、七部電影、還有數不清的動畫,而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拍《西遊記》(1978年)電視劇的國家,世界上第一部《西遊記》(1960 年)動畫也是日本制作的,最早的電影作品甚至可以追溯到1940年。

雖然有人說“看完日本的《西遊記》,就想自戳雙目!”,但也抵擋不住人民群衆對于《西遊記》這個題材的喜愛。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除了《西遊記》這樣的中國神話故事題材被日本作品多次青睐之外,人們的最愛應該算是三國題材了。

不同于中國小孩從小接觸的另一本四大名著——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日本對《三國演義》的重視是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

而日本大衆受到三國文化的影響要從1948年著名小說家吉川英治發表了小說《三國志》開始。

接着漫畫家橫山光輝花了15年把吉川英治的《三國志》變成漫畫,而漫畫的最大好處是通俗易懂,這讓更多人接觸到這部來自中國古代的亂世故事。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許多昭和、平成年間的人們在《三國志》的熏陶下,對三國的人物、曆史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甚至像“劉備某年某月在哪裡幹什麼”這樣的問題都能回答得出一二來。

帶着這種特别的三國情結,從此日本的漫畫界、動畫界,特别是遊戲界,三國題材在無數藝術家的手中加工再創作變得天馬行空。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一騎當千》全員爆衣娘化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遊戲《真·三國無雙8》

日本人創作的中國曆史文化,究竟是魔改還是抓住了精髓

遊戲《全面戰争:三國》畫面

要說為什麼日本人為何會鐘情于像三國、春秋戰國這樣的亂世故事,又為何對亂世英雄如此迷戀。

來自《王者天下》漫畫中的一句話或許就能解答——“強者會被下一位強者給打敗,時代會不斷更疊,是以亂世才會如此有趣。”

亂世出英雄,能文能武、有勇有謀的英雄氣概令人折服,更能從其中領略到亂世當中的人生處世等重要哲理。

這正是一群中二之魂流淌在血液裡的人們所向往的熱血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