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出道,12歲成名。
現年28歲的楊紫,堪稱是轉型最成功的童星。
出道時,是個清秀白嫩的“小包子”。到現在,已經是國内娛樂圈一線小花。

近期兩場紅毯活動中,曾被嘲“月半”的她,更是以好狀态驚豔到網友,美成了網絡熱門話題。
而像楊紫這樣,能進入成功者陣營的并非個例。
與楊紫同齡的張一山,8歲出演《小兵張嘎》,就因鬼馬搞笑的風格被關注。之後,《家有兒女》系列中的“劉星”,更将他的人氣鋪墊到了極緻。
但随着年齡漸增,張一山也面臨了轉型問題。
拍攝《尋找成龍》時,他沒用替身完成了片中的動作戲;參加《舞林大會》,在決賽環節獲得了冠軍。但真正穩住他人氣的,是2016年的《餘罪》,半個月超4.5億的播放量,讓張一山再一次爆火。
雖然後來的《鹿鼎記》翻了車,但在很多觀衆心中,張一山依然是實力派。
4歲參演《煙海沉浮》,8歲因《無極》中的“小傾城”被熟知的關曉彤,如今是跟楊紫齊名的“90後四小花旦”。
幼年的她精靈可愛,成年後的她窈窕動人,顔值一直很穩。雖然近些年缺少真正的代表作,但卻從不缺人氣和熱度。光是和鹿晗的戀情,就賺足了關注。
7歲時,宋祖兒在《海闊天高》中飾演童謠,開啟了自己的演藝之路。但她真正成名,則是因為《寶蓮燈前傳》中的哪吒。
精緻俊秀,英氣凜然。
随着時間推移,當年梳着羊角辮的小姑娘長成了美少女。鏡頭中的宋祖兒,也開始走美女路線。
6歲在《封神榜之鳳鳴岐山》中出演“小哪吒”的吳磊,也是童星中發展得不錯的一個。
哪吒之後的唐不苦、小楊過、飛流,維持住了他後來的國民度。沒下滑的顔值,給他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
與上面這幾個靠改變戲路轉型的童星相比,徐嬌和金銘則是跨行轉型中的成功者。
9歲出演《婉君》而成名的金銘,之後還參演過多部瓊瑤劇集,因玉雪可愛的長相、活潑精靈的性格,成為紅極一時的“小瓊瑤女郎”。
但小時候可愛的娃娃臉,卻成了她日後發展的阻礙,可塑性嚴重受限。金銘自己應該也意識到了這點,是以2013年後就基本不再演戲,而是将事業重點放在了主持領域。
《長江七号》中,9歲的徐嬌反串出演周小狄,進而一舉成名。
雖然現在她仍然在演戲,但相比之下,影響力遠不及她在二次元領域。cos、配音玩得得心應手,還開了自己的網店。
有轉型成功的,就有發展不盡如人意的。
釋小龍和郝劭文這對舊日的黃金搭檔,人氣最旺時,真的是萬衆追捧、票房錦鯉。
在《旋風小子》中首次合作時,釋小龍5歲,郝劭文3歲。一個奶帥,一個逗趣,萌翻了銀幕前無數的觀衆。
但之後兩個人的發展,卻出現了很大差距。
釋小龍因為有後來的小展昭、小黃飛鴻等角色續力,“單飛”後人氣也沒怎麼下滑。成年後雖因為外形原因,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人氣爆棚,但也是戲約不斷。隻是近兩年的作品不夠給力,知名度低了很多。
可就算如此,還是比郝劭文順利。
郝劭文13歲時為了學業暫别娛樂圈,再複出後,就徹底從當年衆星捧月的小童星,淪為了鏡頭下的配角。
更重要的是,與小時候可愛的樣子相比,成年後的郝劭文發福嚴重,沒有了萌點,觀衆自然不再買賬。
8歲出演《真命小和尚》的曹駿,出道後走的是雙栖路線,隻不過歌手的業績遠不如演戲,隻出過一張專輯。
而表演這邊,小和尚“開心”之後,還有哪吒、沉香來接力。但之後,因為缺少讓觀衆印象深刻的角色,曹駿的人氣開始逐年下滑,從主角降為配角。
《演員請就位2》中,曹駿因為出色的業務能力、不對等的待遇,赢得了網友的關注。但他之後的路能走多遠,順不順,一切都是未知。
像釋小龍、曹駿這樣的童星,還有曾經的“瓊瑤男郎”葉靜、功夫小子謝苗、鬼馬童星小叮當、宮傲、奧運女孩林妙可等。
他們都曾有過自己的巅峰期,卻又在之後走向低迷。即使是努力轉型,也扭轉不了漸漸無人知的走勢。
綜合以上童星的發展軌迹來看,能轉型成功的或是顔值穩定,或是個人風格鮮明,或是找對了新路子。
全部具備固然好,能占一項也不錯。
反之,就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不願換個方向走,就隻能在娛樂圈浮沉掙紮。
或許哪一天,就等到了新的機會。
最後,我們用翁斐然這個特别的個例來收尾。用網友的話說,就是“人家隻是打了個暑期工,卻讓我們記到如今”。
雖然有“小嬴政”這樣的經典角色,但翁斐然似乎從來沒準備正式入圈。在驚豔了無數觀衆之後,他遠離娛樂圈的喧嚣繁華,重歸平凡。
現在的翁斐然,已經是個真正的圈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