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快哉風(讀史專欄作家)
中國曆史就是一部造反史。引孫猴子名言為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but,曆朝的造反大起義,有個“首倡者”定律:率先揭竿者得不到天下。而且,不但得不到天下坐不到龍庭,基本上下場都很慘。
陳勝,戍卒,公元前209年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率衆起兵,喊出了啟迪後世的“王侯将相甯有種乎”,成為反秦大起義的第一人。在陳郡稱王,建立了張楚政權,風雲一時。
結局:被秦将章邯擊敗,遭車夫刺殺而死。
王匡,公元17年與王鳳在湖北綠林山上司饑民起義,擁兵數十萬,劉秀兄弟都是其下屬,率起義軍攻占洛陽。
結局:遭更始帝劉玄疑忌出奔,後投降劉秀,為劉秀部将所殺。
張角,東漢末年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太平道的創始人。公元184年,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口号,自稱“天公将軍”,率領群衆發動起義,史稱“黃巾起義”。
結局:張角病死,起義軍也很快被地方軍閥鎮壓,三國時代開啟。
王薄,大業七年(611年),與同郡人孟讓聚衆起兵,自稱“知世郎” ,作《無向遼東浪死歌》,擁兵數萬聲勢浩大,率先拉開全國義軍反隋大幕。
結局:起兵一年後被隋将張須陀擊敗,先後投靠宇文化及、李淵,後被仇家所殺。
王仙芝,私鹽販子,公元874年初在濮州濮陽發出檄文起義,自稱均平天補大将軍,得到同行黃巢積極響應,合兵數萬。
結局:起事四年後,被唐将曾元裕重兵包圍,戰死。
韓山童,元末紅巾軍領袖,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與劉福通策劃“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事件,在颍州颍上起義,被推奉為明王,掀起全國性起義。
結局:起義後不久,被當地官府捕殺。
崇祯元年(1628),王嘉胤組織當地大批災民揭竿,進而揭開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序幕。王嘉胤起義後,響應者蜂擁而至,高迎祥李自成都是其屬下。
結局:造反三年後,遭明将曹文诏重兵圍攻,被内奸刺殺。
除了這幾個最具典型的首倡者,曆朝曆代還有多如牛毛的起義暴動,不一一列舉了,結局基本都是領袖被殺起義被滅。
唯一例外一點的是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做了十幾年天王,也是最終自殺敗亡。
率先起事的,率先被滅,梳理原因其實不外這三條:
其一,樹大招風,吸引到敵人最強的火力;
其二,内部沖突重重,死于内讧者多于外敵;
其三,領袖者不具備李宗吾先生總結的兩大成功要素:臉皮厚,心黑。
首倡者跑不到終點,那麼,得天下的都是什麼人?
“跟随跑者“得天下——
響應陳勝吳廣起義的劉邦亭長得了天下;
在王匡王鳳手下當“偏将”的劉秀得了天下;
鎮壓黃巾軍起義起家的曹操孫堅劉備,三大勢力瓜分了天下;
響應王薄起兵的李淵李世民得了天下;
跟随王仙芝的黃巢大将朱溫得了天下;
奉韓山童兒子韓林兒為王的朱元璋得了天下。
古人感慨雲:陳勝偏袒唱于前,劉季提劍興于後。
誰先把刀亮起,誰就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明史·韓林兒傳》說得透徹:林兒橫據中原,縱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餘年。太祖得以從容締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興,必有先驅者資之以成其業,夫豈偶然哉!
熟谙跟随跑戰術的都是戰略家,野心家,皮厚心黑,無一例外。
劉邦兒子老子都可舍,曹操甯教我負天下人,劉秀哥哥被殺反謝罪,李世民殺兄逼父,朱溫先叛黃巢再叛唐,朱元璋高築牆緩稱王一朝上位屠盡功臣,哪個是善茬?哪個不是厚黑學祖師爺?
中國,造反史反應的簡直就是哲學問題:出頭鳥先死,隐忍者得天下。
作者簡介:一點浩然氣,千裡快哉風!快哉風,原名王浩,中日關系史學者,文史作家。和您一起聊中國牛人的剽悍史,名著古籍的隐藏史,中日關系史上那些新奇、難忘、有趣的風俗史和死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