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亞馬遜河的食人魚是一種讓人膽寒的動物,它們成群結隊地捕食,可以在短時間内将不慎落水的動物以及人類啃成骷髅。

露出牙齒的食人魚
然而,南美卻有一種大魚不怕食人魚,不僅不怕,它們反而以食人魚為食。究竟是什麼大魚這麼厲害?它如何“兇殘”到能以食人魚為食?它有什麼弱點嗎?
這種能輕松捕食食人魚的大魚叫巨骨舌魚,也叫海象魚。這種魚在生物學的劃分上屬于輻鳍魚綱、骨舌魚目、巨骨舌魚屬。
巨骨舌魚
(1)體型巨大的活化石
巨骨舌魚是當之無愧的活化石,早在一億年前它就已經存在了,它的身上還保留有許多早期水生生物的特點。它最突出的特點是令人驚歎的體型。巨骨舌魚雖然也是淡水魚,但和其他淡水魚相比,它的體型大得出奇。巨骨舌魚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魚中的其中一種,體長就超過了2.5米。最長的巨骨舌魚則有整整三米長!
除了體長驚人外,巨骨舌魚的體重也十分讓人驚歎。巨骨舌魚的體重輕松超過一百公斤,最重的甚至有200公斤了。相較于隻有幾十克的小型淡水魚,巨骨舌魚真的不愧是龐然大物。巨骨舌魚十分沉重,一般需要兩到四個成年人才能把完全擡起一隻成年巨骨舌魚。
捕獲巨骨舌魚
巨大的體型可以說是古生物的一個标志性特點,很多生物由于生存的需要逐漸進化出了小體型,而巨骨舌魚仍然保持着古生物标志性的巨大體型。
(2)身體構造獨特
巨骨舌魚的身體構造十分獨特,最突出的要數它那根鋒利的“牙齒”了。和大多數淡水魚一樣,巨骨舌魚的牙齒又小又細。但它并不主要依靠小牙齒捕食,出人意料地使用本應作為味覺器官的舌頭捕食。在人類的常識中,任何動物的舌頭都是由較為柔軟的肌肉組織構成。而巨骨舌魚的舌頭卻是堅硬的骨狀物上,長滿了堅固鋒利的“牙齒”,而它的名字“巨骨舌”是以而得名。
生活在極端環境下的生物都進化出了獨特的保命技能,巨骨舌魚也不例外。亞馬遜森林雖然年降雨量十分豐富,但河流經常會出現溶氧量下降的情況。任何水生動物要想在低含氧量的環境幸存,都必須得進化出不通過水呼吸到空氣的方法,在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要數非洲肺魚了。
非洲肺魚
巨骨舌魚雖然并沒有像肺魚一樣進化出魚肺,但卻有一個可以直接呼吸空氣的魚鳔。這樣在枯水期的時候巨骨舌魚仍然可以存活,等活水重新流入河流的時候再換用魚鰓呼吸。
(3)攻高防高的“坦克”
巨骨舌魚最讓人驚歎的地方要數它獨特的攻擊(進食)方式了。巨骨舌魚是典型的肉食性魚,它會捕食大多數分布在亞馬遜河中的水生動物,甚至兇殘的食人魚都難逃它的捕食。巨骨舌魚捕食的時候會張開它那張大嘴,然後用力吸氣。像吸塵器一樣通過巨大的吸力把獵物吸入口腔,再用堅硬的舌頭殺死。殺死後的獵物直接通過食道進入消化器官進行消化。
能捕食兇殘的食人魚,巨骨舌魚必須得有堅硬的外殼保護。巨骨舌魚的外殼異常堅硬,食人魚的尖牙根本咬不動,甚至連可以輕松刮掉其他淡水魚魚鱗的菜刀都奈何不了它。是以,隻能用羊角錘尖銳的一端一點點地敲掉巨骨舌魚的魚鱗。
處理鱗片
巨骨舌魚的外殼結構十分有趣,最外層是堅固異常的魚鱗。大部分魚類的魚鱗是如同塑膠片一樣小而透明的薄片,巨骨舌魚的魚鱗則是又厚又大的鱗甲。巨骨舌魚的鱗片堅固異常,南美洲的土著人會把捕獲巨骨舌魚的鱗片打磨用來做匕首。巨骨舌魚的魚鱗内層則是富含彈性而又柔軟的魚皮。它緊貼着魚鱗,通過松緊調整魚鱗的開合,來控制保護裝甲的狀态。這樣其他大型肉食動物就拿巨骨舌魚堅固的外殼沒辦法了。
巨骨舌魚堅固的外甲也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最對這種結構最感興趣的要數研發新型防彈衣的相關科研人員。防彈衣的出現的确挽救了大多數士兵的生命,但目前的防彈衣有許多缺陷,比如防護不到四肢,過于笨重等等。在減輕本身重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防護能力是新型防彈衣的主要研究方向。
防彈背心
巨骨舌魚外殼隻有一層魚鱗保護,但銳器幾乎打不穿,這和魚鱗的材質以及排列方式密切相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學家羅伯特·裡奇認為巨骨舌魚的魚鱗是“最堅硬且最柔韌的生物材料”,這是在他的團隊對巨骨舌魚鱗進行嚴謹測試後得出的結論。他們對巨骨舌魚魚鱗進行壓力測試以及電子顯微鏡分析,并認真分析了巨骨舌魚鱗抗沖擊的原理。
原來,巨骨舌魚鱗的最外層為堅硬的鈣質層,内層則是柔軟而堅韌的膠原纖維。魚鱗之是以沒有完全由堅硬的鈣質層組成,是因為這樣反而會讓魚鱗變成玻璃一樣的物質,抗打擊能力會是以減弱。
巨骨舌魚鱗結構
雖然巨骨舌魚抗打擊的秘密已經探明了,但要想仿照這種原理開發新型防彈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擋在開發道路的是材料問題,因為目前并沒有可以無縫從堅韌到堅硬過度的複合材料。對于這個問題,羅伯特·裡奇保持樂觀的态度,他認為未來的3d列印技術可以做到批量制造這種新型的複合材料。
雖然巨骨舌魚憑借強大的防禦能力以及兇猛的捕食能力,在南美洲稱王稱霸。但它卻有一個緻命的弱點——性格懶惰,而這個弱點也讓它被人類大肆捕食。在不進食的時候,巨骨舌魚是不會去招惹其他魚的“好好先生”,其他大型肉食動物因為忌憚巨骨舌魚堅硬的外殼,也很少打它的主意,捕殺它的隻有看中它無限價值的人類了。
捕捉巨骨舌魚
對于不太富裕的南美人來說,巨骨舌魚就是大自然贈予的搖錢樹。巨骨舌魚的外型十分獨特,一些長有漂亮魚鱗的個體甚至還會被捕捉作為觀賞魚飼養。前文我提過南美洲的土著人會把巨骨舌魚的魚鱗做匕首,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仍有人保留着這項具有地方色彩的手工藝。他們會把巨骨舌魚的魚鱗加工成匕首或者其他工藝品賣給遊客。
巨骨舌魚鱗片
而捕殺巨骨舌魚最大的用處其實還是食用。巨骨舌魚沉重無比,自然能從骨架上剃下不少的魚肉。殺一條巨骨舌魚差不多可以得到70公斤的魚肉,夠一家人吃很久了。為了儲存吃不完的魚肉,南美人會把捕獲的巨骨舌魚用鹽腌制起來,或者曬成魚幹。而這些巨骨舌魚的副産品也成為了南美洲獨特的地方特産。
當然,捕獲巨骨舌魚還是有一定危險的。這是因為巨骨舌魚雖然性格溫順,但是發現被活捉的時候會用尾巴瘋狂拍擊捕魚人。巨骨舌魚的尾巴力道十分大,可以輕松打斷肋骨并導緻髒器内傷。為了保證安全,南美人直接用棍棒敲死巨骨舌魚,然後用鐵錘敲下巨骨舌魚的魚鱗,最後再剃下魚肉。
加工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雖然憑借堅硬的魚鱗,成功在南美洲的河流裡稱王稱霸。但是卻因為懶惰的本性被人類大肆捕殺,數量大大減少。像巨骨舌魚這樣奇特的物種在地球上仍有很多,它們不同程度地啟發了人類的發明創造。但也因為人類活動的關系而瀕臨滅絕。
動物不僅在生态系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時也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是以,保護野生動物十分必要,保護它們也是在保護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