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

這是一條夢想成真的路,是從上海石庫門通往北京天安門的路。從這條路上回首望去,看步步腳印,望關山重重,有多少英雄都在我們的行列中!如今,這條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讓人振奮,一路上不斷出現新的面孔。他們意氣風發,用青春和熱血踐行理想,用沖鋒和勇毅闖過難關,用累累碩果展現精神風采。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今天,在肩負神聖使命的戰位上,讓我們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編 者 聆聽飛彈的“心跳”■胥家豪 邢國慶【人物名片】吳濤,火箭軍某旅二級軍士長。曾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标兵、全軍優秀士官,榮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1次、二等獎2次、三等獎3次,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西北高原湛藍的天幕下,大國長劍蓄勢待發,高原火箭軍某旅即将執行發射任務。二級軍士長吳濤和戰友正在進行飛彈騰飛前最後的檢測。夏日驕陽掀起熱浪,護目鏡蒙上一層水霧,将近在咫尺的儀器資料暈染成一片模糊的光影。檢測到了最後一個階段。忽然,一名号手手中的儀器指針顫動了一下,他立刻大聲報告:“裝置電流檢測異常!”吳濤一邊發出“排除故障”的指令,一邊向旅長彙報情況。班組人員立即按照預案分工展開排查。與此同時,旅長在指揮車上緊盯着監控螢幕,密切注視着班組的操作。發射場坪上,吳濤将手指輕輕放到被驕陽炙烤得滾燙的彈筒上,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将拾音器貼近彈筒,敏銳地捕捉着耳機内傳出彈内儀器的細微聲響。那有節奏的“滴答”聲,仿佛是飛彈的“心跳”。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吳濤最終确定彈筒沒有外傷,内部沒有異物。他拿出專業儀器,一條條電路排查。故障究竟在哪裡?一個個顯示“正常”的綠色訓示燈讓吳濤心急如焚,發射視窗在一點點迫近。如果不能盡快排除故障,飛彈将錯失發射時機。數月的準備,就為了飛彈在這一刻騰飛……旅長擡手看了看手表,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指揮車裡的所有人看着吳濤在熱浪中晃動的身影,都暗自為他捏了一把汗。吳濤剛入伍時,頭發黑亮,面龐紅潤,端坐在發射車上,威風凜凜,英姿飒爽。而今,他的臉上被戈壁灘經年累月的風沙吹起了皺紋,但對大國長劍的熱忱和沖鋒在前的信念卻從沒有改變。透過浸透汗水的防護服,吳濤睜圓的雙眼裡,閃爍着專注和自信。随着一個個電路被排除,吳濤忽然發現檢測儀器閃了一下紅燈。他眼前一亮,壞點找到了!一個燒壞的電阻導緻整個裝置故障。吳濤松了一口氣,眼前卻冒起了金星,冷汗一層一層地從毛孔裡滲出。他加快手上的動作,拿出備好的替換電阻,努力擺脫防護服帶來的限制,小心翼翼地将電阻放入裝置。“滴!”供電裝置響起一聲輕鳴,那微弱的聲音透過拾音器傳到每一個成員的耳朵裡。這是象征電路通暢的聲音,是大家期待已久的飛彈的“心跳”。吳濤終于露出微笑,他豎起拇指,給出“排除故障”的信号。不一會兒,雷霆如約從高原響起,所有人的臉上都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吳濤看着天空中潔白的彈道,思緒穿越時空,回到老班長第一次帶他完成實彈發射的那個夜晚。那天,頗有文采的老班長看着夜空的璀璨群星,對他說:“小濤,你看這景色多美,彈道橫亘天穹,這就是我們高原火箭兵追尋的星辰大海!”想到這裡,吳濤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笑容和眼淚同時浮現在臉上。青春“靶标”■吳 敏 曾 立【人物名片】肖茗丹,武警某部特戰支隊上士。榮立三等功3次。那一刻,靶場很靜,趴在靶位的肖茗丹甚至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天上突然飄來一團陰雲,瞬間遮住了直射的陽光,靶标像一幅大師的油畫,在光影明暗之間來回變換。肖茗丹快速扣動扳機,槍響靶落。遠處被靶标遮住的幾個大字這時才完全顯露出來——“從這裡走向戰場”。肖茗丹脫下頭盔,甩甩精幹的短發,嘴邊露出一絲微笑。從入伍到今天,她一次次命中“青春靶标”,成長為最好的自己。2015年,原機關組建女子特勤班。肖茗丹通過層層選拔考核,成為特勤班第一任班長。為了把班級帶出樣子,肖茗丹用一個“練”字回應質疑。“戰場上,子彈不會區分男兵女兵。男特戰隊員練什麼課目,我們就練什麼課目。”在“魔鬼周”30公裡極限奔襲課目中,肖茗丹以女兵第一名的成績,把部分男特戰隊員甩在身後。在她的帶領下,全體女兵頑強拼搏,全員完成課目。自那一戰,她成為男特戰隊員眼中又飒又辣的“特戰丹”。靶标個個相似,卻又年年不同。2018年,随着部隊改革,肖茗丹以總評成績第一名,入選“獵鷹突擊隊”女子特戰大隊。拿到4枚“極限生存訓練勇士”勳章後,肖茗丹目光盯緊軍事訓練教學法。通過不斷歸納總結,她提出“快樂式”體能教學法。在武教頭軍事訓練員比武中,肖茗丹奪得特戰專業第一名,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優秀教練員”和“中級反恐偵察專業特殊人才”。特戰事業沒有盡頭,反恐訓練永遠在路上。這一次,肖茗丹要面對的是晃動的靶标。第一次乘車射擊,車晃人也晃。肖茗丹坐在射擊位,怎麼也瞄不準靶标。第二次乘車射擊,子彈出膛,靶标未落。肖茗丹性格倔強,但剛中帶柔,思維嚴謹。她找到老隊員,一口氣抛出多個問題。“車輛前進時如何據槍更加穩定呢?如何在俯角射擊和仰角射擊中無縫切換?如何在上下颠簸和左右搖晃時做到身動槍不動?”“肌肉記憶。”對于老隊員這個簡單的回答,肖茗丹并不滿意。“不能在靜态中精确瞄準,就要在動态中尋找平衡。”突破,來自理性思考後的一次次嘗試和總結。“晃動分為3種情況——車輛抖動造成的縱向晃動、橫向晃動和人車貼合度低造成的無規律晃動。我們必須通過分層訓練,将難點逐個擊破。”肖茗丹在與大隊長于明強的研讨中提出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可以加裝一根背包繩,大幅減少車輛帶來的晃動,利用背包繩的柔軟性實作以柔克剛的目的。”肖茗丹說罷,再次走向全地形車。她挂上背包繩,依托繩子和車頂橫杆形成一個三角結構,讓槍的下護蓋依托在三角結構的下頂點,進而使槍有了軟着力點。擡槍、瞄準、擊發,肖茗丹一氣呵成,子彈正中靶心。未及喘息,靶标閃現。5聲槍響,槍槍靶落。“獵鷹突擊隊”戰旗迎着風獵獵作響,肖茗丹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槍響靶落無虛發,這便是肖茗丹為自己青春作出的完美注解。使命航迹■張 謹 台 浩【人物名片】楊雷,新疆軍區某支援保障團無人機連上士。榮立三等功1次。清晨的陽光透過雲層灑下斑駁的光影,為高原山巅驅散了一絲寒意。陽光下,一架無人機穿雲而過。楊雷手握操縱杆,看着無人機劃過的一道道雲痕,心裡百感交集。這一刻,他已經等了太久……作為全師技術最過硬的“鷹眼馭手”,要在海拔近5300米的雪域高原放飛這個相伴7年的“老夥計”,楊雷心裡也沒有底。果不其然,在首次試飛過程中,發動機便熄火了。楊雷昂着的頭緩緩低垂,盯着伏在地面一動不動的“老夥計”,一言不發。他知道,這是因為高原含氧量低導緻發動機進氧量不足,油料無法充分燃燒所導緻的,而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更換發動機。“上級會同意嗎?更換發動機隻是第一步,無人機在高原複雜環境中能否實作平穩飛行?會不會造成裝備嚴重損毀?”一連串的擔憂讓楊雷眉頭緊鎖。片刻後,他将視線投向空曠的藍天。“作為新型作戰力量,無人機在戰場上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可如果沒有辦法起飛,則無異于一堆廢鐵。”楊雷輕輕擦拭着無人機翼上的一層薄灰,鼓起勇氣向團上司表明自己的想法。“大膽嘗試,出了問題我們擔責。”在團上司的支援下,新發動機很快購置到位。再次踏上訓練場,突如其來的大風卷着沙礫撲在臉上,楊雷不禁回想起3年前的一幕……那是一次操作集訓,楊雷操作的無人機平穩落地,但降落傘仍飄浮在天空。這時,一陣狂風拽着降落傘,硬是把無人機向前拖行了幾百米。轉眼間,無人機嚴重損毀。“在平原尚且如此,高原這麼大的風,會不會重蹈覆轍?”那次事故成為楊雷揮之不去的夢魇。為了確定飛行安全,試飛當天,楊雷早早來到訓練場,對無人機進行了細緻的檢查。“3、2、1,點火!”迎着如刀似的冷風,楊雷死死地盯着螢幕。緊握操縱杆的手心濕漉漉的,但依然穩穩地向前推動。無人機按照前期測定的風向,瞬時騰空,并按預設的航線一路飛行。“班長,機頭上揚了!”身邊的戰友突然驚呼道。陣風襲來,無人機開始偏離預定航線,楊雷下意識地啟動自動修正功能,可無人機像斷了線的風筝似的随風搖曳。随着俯仰角逐漸加大,楊雷知道,如果繼續飛行,無人機極有可能被吹翻。之前在教材上看到加大油門控飛的案例飛速在楊雷腦中閃過。再次望向天空,楊雷微微眯起的雙眼中,閃爍着自信的光。“調整系統參數,把機頭控制住……”刹那間,無人機平穩飛過高地,一個小小的白點在視野中不斷變大,随後,輪廓漸漸清晰起來。“安全降落!”這是該型無人機的高原首飛。在戰友們的歡呼聲中,楊雷如釋重負。每當回想起那天,楊雷都會下意識地眺望遠處的藍天,仿佛在尋覓無人機在天上镌刻下的使命航迹。天路流雲 ■晏 良 劉大輝【人物名片】王珊,西藏軍區運輸某旅下士,首批高原女子運輸分隊駕駛員。先後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标兵。青藏高原人迹罕至之處,藍色天幕籠蓋四野,遠山含雪、雲海聚散,動靜相宜,引人遐想。初夏時節,王珊駕駛着重型卡車闖進了如畫的高原天路。眼前風光陡然一變,地勢劇烈擡升,公路被逼進峽谷,一路傍山臨崖、彎多路窄,陡峭的山崖上亂石聳立。當行至海拔4000多米的噶次拉山,狂風裹着暴雪襲來。王珊握緊方向盤,眉眼間秀氣難掩。可别小瞧這張看似稚嫩的娃娃臉。冰雪路面上,王珊能夠準确預測車輪打滑的方向,好幾次眼看就要滑出路面,結果她眼疾手快,果斷地拉回方向。從險境脫身,王珊長長舒了一口氣。她向着窗外一瞥,車在山間跑,雲在身邊繞,一種勝利的快感油然而生。從小到大,性格安靜的王珊喜歡對着天空發呆。當飛行員、當空姐,王珊的藍天夢卻因種種原因與她擦肩而過。那年,家鄉的一組征兵廣告讓她找到了方向。望着海報上西藏湛藍的天空,她心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到西藏當兵去!”這個離藍天最近的地方,幾乎滿足了王珊所有想象:舞動的流雲、高飛的蒼鷹,以及燦爛的星河。朝着夢想跋涉千裡,王珊卻從未走出母親牽挂的目光。每次視訊電話,望着女兒風吹日曬後略顯粗糙的臉龐,聽她講述驚心動魄的駕駛經曆,母親都心疼不已:“閨女,風景看夠了就回家吧!媽媽不要你多麼優秀,平平安安的就好……”望着母親滿含疼愛的目光,有那麼一瞬間,王珊想立刻回到日夜牽挂的家鄉。可是,高原天路同樣讓她魂牽夢萦,無法割舍。王珊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年,某型飛彈組織高原發射,她駕車冒着風雪、跨越山河,安全無損地将飛彈運抵陣地。長劍出鞘,淩空擊落靶标。遙望天空,王珊心中自豪感升騰,因為這一戰,也有着屬于她的一份榮光。當兵走西藏,王珊在風雪中洗盡鉛華,褪盡怯懦。這朵軍中綠花就像西藏高原上那些不知名的花兒一樣,秉性堅韌而又倔強。這些年,她駕駛車輛走過的路線,就像一條紐帶,串起了散落在高原的座座軍營,牽系着部分戍邊官兵的工作生活。去年深秋,日喀則某邊防連提前準備冬儲。不料風雪悄然來襲,道路結冰,運送物資的地方司機走到半路就打起了退堂鼓。王珊和戰友們領命出征,一路除冰鏟雪,終于趕在大雪徹底封山前把物資運送到連隊。回程途中,王珊想起官兵看到運輸車隊時綻開的笑臉,一路艱辛瞬間化作甘甜的回憶。“集合完畢,準備出發!”又是一趟遠行,目的地在王珊從未去過的遠方。天空如洗,湛藍潔淨。此時那朵朵流雲仿佛也在深情注視着她載着夢想的又一次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