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人類第一次登陸月球發生于1969年7月20日,那時候皮哥還沒有出生呢!
據說當年看了直播的華人都很吃驚,也很失望,因為月球上沒有廣寒宮,也沒有嫦娥吳剛,隻有光秃秃的一片。
皮哥小時候曾經用天文望遠鏡看過月亮,上面坑坑窪窪的真是吓人,跟平時照片裡看感覺很不一樣。
首次成功登月的阿波羅11号上有三個人,在照片中從左到右分别是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克爾·科林斯和巴茲·奧爾德林,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登上了月球表面,邁克爾·科林斯負責駕駛指令艙。

尼爾·阿姆斯特朗作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員,被全世界人民當成英雄來崇拜,而在他輝煌一生的背後經曆過多少挫折和傷痛,卻甚少有人知道。
去年由達米恩·查澤雷導演,瑞恩·高斯林主演的《登月第一人》,講述的就是這位傳奇英雄踏上登月之旅的故事。
電影改編自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在今年的第91屆奧斯卡獎上共獲得4項提名。
《登月第一人》丨2018
first man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主演:瑞恩·高斯林 / 克萊爾·芙伊 / 傑森·克拉克 / 凱爾·錢德勒 / 寇瑞·斯托爾 / 派屈克·福吉特
尼爾·阿姆斯特朗原本是一名試飛員,飛行時間長,經驗豐富。
這項工作雖然收入高又穩定,但需要冒很大風險,一不小心就會出事,尼爾每天都要承受很大壓力。
漸漸的尼爾變得沉默寡言,特别是在女兒因身患惡性良性腫瘤夭折了之後,尼爾變得更加心事重重。
公司懷疑他心理出了問題,怕他出事,是以讓他停飛。
為了生活,尼爾需要一份新的工作,他看到nasa在招聘宇航員,要啟動載人登月計劃,就決定去試試。
因為他的飛行經驗,面試很快就通過了。
這令尼爾夫妻都很開心,認為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日常的訓練十分辛苦,這些像遊樂場設施的大型鋼架,會轉得你昏頭轉向。
即使像尼爾這樣經驗豐富的飛行員都會被轉到暈倒。
每次訓練結束都要到廁所裡把胃裡的東西都吐出來。
密集的訓練結束後,還要上理論課,需要記住很多相關的技術知識。
雖然工作繁重,但生活總算是回到正軌,孩子漸漸長大,夫妻倆也有了共同話題。
登月計劃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第一次,隻能夠一點點探索,一點點改進。
在尼爾參與這項工程的過程中,他時時刻刻都在面對死亡。
尼爾的妻子珍妮特曾說過,在尼爾以前當試飛員時,曾經在一年内參加了4位同僚的葬禮。
而登月計劃同樣危險,實驗事故也是時有發生,一不小心就會導緻宇航員殒命,這是所有參與這項工程的宇航員都必須面對的事情。
在1967年1月27日,三名宇航員羅傑·查菲、維吉爾·格裡森和愛德華·懷特在進行倉内測試時,就因為電線短路産生的火花點燃了倉内的易燃物而發生火災,因為倉内充滿氧氣,大火瞬間就把整個指令艙包圍了。
尼爾的三位同僚在這場大火中遇難。
當時尼爾正在白宮參加總統宴會,當在電話裡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時,尼爾不知不覺把手裡的高腳杯都捏碎了。
作為宇航員所要承受的壓力可見一斑,他們有苦難言,隻能一個人躲起來哭泣。
而他們的家人也必須面對随時會失去他們的痛苦。
經曆重重考驗之後,尼爾終被選為第一批登月的三名宇航員中的一員。
1969年7月16日,尼爾·阿姆斯特朗、邁克爾·科林斯和巴茲·奧爾德林三人乘坐阿波羅11号宇宙飛船飛向月球。
7月20日,尼爾操縱“鷹”号登月艙在月球表面着陸,在當天下午10時和巴茲跨出了登月艙。
尼爾也在月面上留下了第一個腳印,他說:“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這句話後來成了名言,被後人一再引用。
下面這張是真實的腳印照片。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就是尼爾把他女兒留下的手鍊丢到了月球上的環形山裡面去,以此懷念他的女兒,也是放下了心裡的包袱。
但片中沒有宇航員插美國國旗這個重要的鏡頭,因為導演刻意要淡化當時冷戰和美蘇争霸的政治背景。
此舉卻引起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的強烈不滿,認為這是不愛國的表現,他公開呼籲全美抵制這部電影,也許這正是本片沒能得到奧斯卡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提名的原因吧!
但《登月第一人》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傳記文藝作品。
整部電影都籠罩在一種冷酷哀傷的氛圍之中,皮哥喜歡這種基調,因為宇宙本身就是冷酷和充滿危險的。
關于登月計劃,現在有一些聲音都在懷疑其真實性,但在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其是一個騙局之前,皮哥仍然相信這一偉大的人類壯舉是曾經實作過了的。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