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聯想創投梁穎:聯想是在布局未來五到十年智能産業的未來

作者:寫下來
聯想創投梁穎:聯想是在布局未來五到十年智能産業的未來

大企業創新的步伐似乎總是邁得更為穩妥,但已經34歲的聯想走出了不太一樣的道路。2016年5月4日,剛剛經曆架構調整的聯想首次将其創投集團推向公衆的視線,作為這家老牌it巨頭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戰略之一,聯想創投集團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

近日,億歐走進了聯想集團位于深圳的研發中心,同聯想集團進階總監、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梁穎探讨了關于聯想創投的智能生态布局。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作為一家老牌的it巨頭,聯想為何近年來在創投領域動作不斷?而又是怎樣的投資邏輯,能讓聯想創投頻繁投出明星項目?在與梁穎交流的過程中億歐找到了答案。

“其實聯想很早就有嘗試過做投資了,”梁穎對億歐表示,“2010年的時候,聯想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統的樂phone,但是因為當時國内整個安卓生态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導緻許多app應用和内容都十分稀缺。是以,聯想在這一年成立了樂基金,專門圍繞安卓生态來做一些早期的投資。像樂逗遊戲和曠視科技(face++)都是那個時期的代表案例。”

梁穎坦言,其實在那時,聯想“圍繞自身業務投資”的邏輯就已被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而這也為聯想創投集團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自2016年5月成立以來,聯想創投在投資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十分耀眼。據介紹,截至2018年1月,聯想創投主導的投資項目達近百家,其中7家已成功ipo或達到pre-ipo輪次,獲得高倍數回報,并有多個項目正在準備并購退出。曠視科技(face++)、甯德時代、寒武紀、蔚來汽車、水滴科技、中科慧眼等明星企業的股東清單中,均能看見聯想創投的身影。

聯想創投梁穎:聯想是在布局未來五到十年智能産業的未來

而就在不久前聯想創投“未來之光“2018ceo年會上,總裁賀志強曾如是闡述過聯想創投要做的事情:“作為cvc(企業創投),我們緻力于為聯想集團掃描未來it領域高成長、高潛力的機會,助力聯想内部孵化和外部創新。”總結起來其實在于兩個方面,一是将目光聚焦在未來可能會獲得高成長高潛力的企業去做投資,而另一方面則是将其與聯想現有業務合作,不斷推動兩個圈的融合。

而事實也的确如此。作為一家以it起家的巨頭,聯想創投的多數被投企業都集中在人工智能、雲計算、大資料等智能網際網路領域,均能與聯想集團的業務産生緊密聯系,或是在技術上,或是在業務中。而目前的被投企業中,已有30多家和聯想集團産生了業務上的合作,聯想智能生态圈的邊界被不斷擴大。

目前,聯想創投集團的旗下包括風險投資、内部孵化、加速器等業務,同時最大化的開放了聯想集團的各種資源,為被投企業提供戰略、研發、供應鍊、技術、管理和市場方面的優質資源,并在被投企業、聯想主營業務和子公司之間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如此一來,不僅被投企業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援,聯想集團也能從中布局未來五到十年的智能生态圈。

同時,聯想創投還在不斷拓展投資領域的邊界。除了圍繞“iot+邊緣計算+雲+大資料+ai”的智能網際網路核心鍊條及其與垂直行業的結合開展投資,聯想創投還在智慧醫療、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工業等領域有所布局。

聯想創投梁穎:聯想是在布局未來五到十年智能産業的未來

擁有技術背景的投資人,同樣是聯想創投不同于其他的vc機構的特征。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自不用說,曾兩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也曾擔任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聯想研究院院長等職務,同時還擔任國民技術監事會主席;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宋春雨則是國家863計劃資訊安全專家和評委;另一位董事總經理王光熙是加州理工電子工程學博士。

而目前負責智慧生活、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投資,同時擔任聯想創投加速器總經理的梁穎,更是建立了聯想首個機器人實驗室和計算機視覺實驗室并擔任主任。此外,梁穎還建立了聯想香港雲計算和大資料中心并擔任主任至今。

正是因為深厚的技術和管理背景,讓聯想創投能夠準确捕捉到智能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産業未來發展趨勢。梁穎曾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談及聯想創投對投資方向的了解,除了與過去pc裝置、it業務密切相關的方向外,還有三點非常重要:

第一,未來将有越來越多的智能裝置出現在人們身邊,而這些裝置不僅具有聯網功能,還具備非常強的計算單元,這是個人計算到普适計算的趨勢,而這背後還有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驅動,一旦能将這些裝置有機的聯系到一起,感覺人們的需求,未來就能幫助人做決策。 第二,vr/ar将會成為下一個非常重要的計算平台。在聯想的産業鍊布局中,vr/ar産業鍊一直占據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聯想相信未來人類與資訊的互動将從二維世界進入到三維世界,虛拟與現實的融合将會給許多應用場景帶來颠覆性的體驗。 第三,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平台型智能硬體為載體,結合周邊的邊緣計算,再彙總到雲端,後通過大資料和人工智能,把技術賦能到各個行業的智能物聯網将打通各個不同的垂直領域。

而事實證明一年前聯想創投所關注的領域,如智慧醫療、智慧工業、智慧出行等,都成為了今年産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作為聯想創投集團旗下重要的業務分支,聯想創投加速器的意義則更為深遠,因為他們将目光主要瞄準在高校ai創業中。

梁穎對億歐表示,國内許多高校其實擁有非常領先的技術,以及足夠多的科技人才,但是他們在技術商用落地方面還缺乏了一定經驗。是以,聯想創投加速器一方面通過創業大賽的形式選拔優秀的項目和團隊,另一方面則是投入真金實銀幫助高校的這些ai創業項目進行商業落地,并提供戰略、研發、供應鍊、技術、管理和市場方面的全周期服務。

視見科技就是一個例子。梁穎介紹到,最初接觸到這個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團隊時,這個項目還隻有兩名學生和一篇paper,但正是因為看中他們的技術能力,聯想加速器花費了許多精力,和團隊探讨人工智能技術該如何為醫療影像診斷領域帶來切實的改變。截至今年年6月,視見科技已累計獲得1億元的融資,成為聯想創投又一“校園獨角獸“的代表。

“此外,我們還推薦了一個聯想集團的副總裁加入這個團隊,成為他們的聯席ceo。”梁穎對億歐表示,“從去年成立至今,視見科技已經在國内十幾家頂級醫院中有項目的落地。聯想創投在如何将高校項目進行商業化落地這友善,還是具備很多優勢的。”

不可否認的是,聯想集團的智能化轉型戰略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不久前的2018/19财政年度中期業績财報中,聯想集團的稅前營收達到252.9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且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季度收入達到了四年來的最高收入。

可與預見的是,在未來很長的一點時間裡,聯想創投将繼續投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資料和vr/ar領域,借此在“裝置+雲服務”以“基礎設施+雲服務”中建構創新能力,抓住智能物聯網時代的增長機遇。正如梁穎在接受采訪的反複對億歐強調的:“聯想創投看的是未來五到十年智能産業的未來。”it巨頭的智能化轉型道路,還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