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馬帝國的劇變:兩個世紀的變遷如同滄海桑田,羅馬即将走向滅亡

曾經看到過一句形容軟體行業的話:從開發開始,經過不斷地疊代,過了一個時期之後,軟體早已面目全非。其實,推而廣之的話,一切事物都适用這個說法,比較常見的如手機。

手機剛出現時,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打電話,直到步入二十一世紀前十年,其功能依然以打電話為主。然而,不到二十年,現在的手機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到現在這個曾經最重要的功能早已失去了地位。

這僅僅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還有衆多我們不曾注意到的細微變動。經過日積月累的變化,改變了我們熟知的世界。若将時間尺度拉長,一個龐大的帝國也是如此,縱覽帝國曆史風雲,總是讓人感慨不已。

像對歐洲曆史有巨大影響力的羅馬帝國,其變化更是如同滄海桑田般讓人難忘。

羅馬帝國的劇變:兩個世紀的變遷如同滄海桑田,羅馬即将走向滅亡

在羅馬帝國晚期,曾經生活在中歐、東歐的蠻族,湧入了帝國境内,将羅馬帝國沖擊的支離破碎。乃至于,蠻族們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以勝利者的姿态向羅馬人展示自身的成就。

而上溯兩百年,羅馬人盡管面臨内部的僭主橫行,難以調動帝國的全部力量。但,統治者們依然能取得針對蠻族的戰争優勢,不能有力地維持着邊疆的穩固,還一度有能力深入蠻族生活區域,可能将其領地納入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中。

除了蠻族之外,在這兩百年的時間裡,羅馬人徹底失去了其崛起的根基:尚武精神。曾經讓地中海各地區戰栗的羅馬軍團,逐漸變得既不羅馬、也不軍團。

到了公元四、五世紀時,之前在羅馬軍團中占主導地位的羅馬人越來越少,他們的比例逐漸減小,來自生活在邊疆地區的蠻族越來越多,到後來甚至是直接将戰敗或結盟的蠻族納入到羅馬軍團之中。

羅馬帝國的劇變:兩個世紀的變遷如同滄海桑田,羅馬即将走向滅亡

随着時間推移,為保持蠻族士兵的戰鬥力和彼此間的配合,羅馬軍團開始組建由蠻族部落直接構成的一支支隊伍。到此時,羅馬軍團早已變得不再讓人熟知,一個個蠻族戰士組成的軍團,僅僅是保有羅馬軍團的名字罷了。

當然,蠻族化的羅馬軍團其戰力還是值得肯定的,羅馬帝國曆史上最後一次實作帝國統一的皇帝狄奧多西大帝,能赢得統一戰争的勝利,正是依靠各個蠻族部落的支援。

不過,這也是羅馬帝國的最後一次統一了,之後,直到帝國滅亡,羅馬人再也沒能實作羅馬的一統。帝國的分崩離析,也意味着統治中樞的變遷,曾經羅馬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便是羅馬人起家的地點:羅馬城。

然而,由于沒有大一統的文化,強勢的希臘文化一直影響着東方。最終,皇帝們離開了羅馬城,為了更好地控制東部的希臘地區,一些皇帝在東方建立了一座巨城:君士坦丁堡。而另外守衛西部的皇帝們,也不再回到羅馬城了。

羅馬帝國的劇變:兩個世紀的變遷如同滄海桑田,羅馬即将走向滅亡

先是在米蘭駐紮,後來面臨西哥特人的威脅,皇帝們選擇拉文納城為自己的帝駕之所,直到羅馬帝國的滅亡。

在羅馬帝國瀕于滅亡之際,不知道當時的人有沒有回想起兩百年前的古人。在當時,剛經曆“黃金時代”的羅馬人,面對内外交困的壓力之下,并未屈服,而是積極反抗,最終為羅馬帝國續命兩百年。

與之相比,晚期的羅馬帝國不僅一分為各自為政,還喪失了對各地區的統治能力。隻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走向滅亡,讀到此處,讓人唏噓。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援,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