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知道你給弟弟配型不成功,等我配型成功了,我就去給弟弟做移植”。河南鄭州鄭大一附院的病房裡,18歲的朱正灏跟媽媽商量着自己要給弟弟配型做移植。弟弟朱贊臣今年12歲,因為腹痛在洛陽市中心醫院做了小腸切除,确診為短腸綜合征,也被稱為無腸人,從此過着依靠營養液維持生命的日子,一天僅僅“餐費”就得千元。圖為病床上的朱贊臣。

孩子生病的這兩個多月來,媽媽吳玉平辭職了工作,哥哥朱正灏也辦理了休學陪媽媽全力照顧弟弟。在朱贊臣瘦弱的左臂上,緊緊纏着一層白色紗布,紗布裡插着一根細長的打點滴管。打點滴管的另一頭,連着一袋米黃色的營養液,那是他每天必備的一餐。朱正灏的父親遠在萬裡之外的阿爾及利亞打工,自從弟弟患病後,哥哥朱正灏覺得自己就是這個家裡的頂梁柱,有些事情,他應該擔起來。圖為媽媽在安慰兒子。
2018年11月16日,12歲的朱贊臣突然腹痛,嘔吐不止,把媽媽吓壞了。媽媽緊急帶着他去了縣人民醫院求醫,剛開始醫生說是急性腸炎,需要住院治療,可是還沒等媽媽辦好手續,孩子就出現抽搐,随即暈倒在走廊。随着120的急救聲,朱贊臣的命運在這一瞬間被改變,而他一家平靜的生活也徹底被打亂。圖為手術後的朱贊臣。
朱贊臣被緊急送往洛陽市中心醫院,當時已經呈現休克狀态,情況很不樂觀。看着兒子,媽媽泣不成聲,無論怎麼呼喊他的名字,始終沒有一點回應。朱贊臣當時就被送進重症監護室,經過一些列的檢查,醫生對媽媽說,孩子小腸打結,出現壞死現象,需要緊急手術。圖為媽媽在照顧兒子。
當兒子推進手術室後,媽媽呆呆地看着緊閉的手術門,期待着孩子手術能夠出現奇迹。等待的時間分外漫長,那一晚,媽媽不停扯着衣襟,手心都是在冒汗,眼睛時刻盯着手術室的門,經曆着從未有過的害怕。圖為兒子患病後,媽媽常常暗自落淚。
朱贊臣的手術進行了8個小時,看着醫生走出手術室,媽媽沖上去詢問弟弟的情況。可是還沒有等媽媽開口,醫生就先說話了,“做好心理準備吧,孩子現在做了小腸切除手術,暫時吃不了東西,現在隻能依靠營養液維持生命,而且後期會有很多的并發症......”最終,朱贊臣确診為短腸綜合症,為了保命隻能做小腸切除手術,一厘米都沒有留下來。圖為朱正灏和媽媽在照顧弟弟。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媽媽坐在地上放聲痛哭,覺得天都要塌了。“準備好錢去移植吧,孩子現在還沒有清醒,要是不醒過來對孩子也是一種解脫”。醫生的話,猶如一根根針紮在她心上。圖為朱贊臣一直插着管子。
朱贊臣在洛陽醫院住院了将近20天,他的肚子被穿了三個孔,用三根橡皮管連接配接着,也是這三根橡皮管維系着朱贊臣的生命。這期間媽媽在不停的詢問醫生有沒有治療孩子病的地方,而孩子手術後滴水未進,體重從從40公斤降至28公斤,人變成了“皮包骨”。由于小腸壞死,腹腔開放,每一次清洗腹腔,對朱贊臣來說都是磨難,但他都咬牙堅持。
由于在洛陽醫院沒有合适的治療方案,朱正灏陪着媽媽就帶着弟弟朱贊臣來到鄭大一附院求醫,醫生說沒有做過類似的移植手術,不能保證手術結果。當媽媽問及費用時,醫生也說這比移植肝、腎都要難得多。媽媽事後打聽才知道,肝腎移植費用要七八十萬,小腸移植費用就更多了。圖為病房裡的朱贊臣。
朱贊臣的爸爸在半年前跟着親戚去國外打工去了,得知孩子生病後,着急要回來,被媽媽阻止。孩子生病以後已經花費了十幾萬的費用,家裡能借的親戚朋友都借了一遍,盡管爸爸的工資到現在還沒發,但畢竟是孩子的一份希望。而如今,媽媽早已囊中如洗,孩子的營養液也面臨中斷。圖為朱贊臣和萬裡之外的爸爸視訊通話,他告訴爸爸,“我能行。”
朱贊臣對移植并不懂,隻知道現在很餓的時候不能吃飯,每次看着别人吃東西的時候,眼睛都直直地望着,不停地詢問媽媽,什麼時候能吃飯,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現在每天一頓的營養餐都是一千多,媽媽為他這頓“飯”有多難。圖為躺在病床上輸營養液的朱贊臣。
如今朱贊臣每天隻能躺在病床上,醫生都說孩子能活下來就已經是個奇迹,現在移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不移植,隻能依靠營養液維持生命,即便這樣,肝髒也将因為被“閑置”日久而喪失功能,最終還将會因多髒器衰竭而死亡。圖為哥哥陪着弟弟玩。
“我給弟弟去移植,再大的疼痛我都能忍受。”朱正灏說,聽說西安的西京醫院可以給弟弟做移植,他和媽媽打算帶着弟弟趕往西京的就醫移植之路。然而這條路,也可能因為沒有錢将成泡影。(林夕)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如果您也願意幫這個孩子,可将此二維碼儲存至手機相冊,打開微信“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别,即可獻出你的愛心,完成捐助。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發起,善款由發起方直接資助受助人進行治療,并對治療情況和資金流向進行公示。詳細請關注捐款平台動态。監督電話:400-006-9958。
關于“感光計劃”: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 ,參與項目的公益攝影師,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礎上,将通過自己的頭條号持續釋出反映救助線索的公益圖檔,為有需要的受助人連接配接社會募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