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女驚魂記》又譯《等到天黑》是由特倫斯·楊執導,由奧黛麗·赫本、艾倫·阿金等主演的劇情驚悚犯罪片,1967年上映。這部電影,作為非希區柯克導演的懸疑犯罪影片,卻如同希氏懸疑片一樣有看頭。

影片以一起販毒犯罪為載體,毒品犯罪的場景從集團幫派轉移到了犯罪小團夥與不知情的平民層面,讓觀衆更覺得另辟蹊徑。
為便于了解,我把影片分為四段:
第一段介紹故事背景,相當于一個引子。一位穿着貂皮的女郎麗莎從加拿大回紐約,在機場她手裡拿着一個布娃娃。下飛機出肯尼迪機場時,為了躲過檢查,她與一位攝影師韓德瑞斯搭讪,把布娃娃交給了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韓德瑞斯把一個裝滿毒品的玩具娃娃帶回家,但是在麗莎打電話跟他要這個布娃娃時,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兇殘狡猾的毒販羅特旋即尾随而至,認為麗莎想吃獨食,在麗莎到韓德瑞斯家裡找娃娃時殺害了麗莎。麗莎本來約好了以前混社會的搭檔塔曼和卡利諾幫助她尋找娃娃,此舉正好被羅特利用,通過金錢利誘及殺人嫌疑的威脅,拉兩個社會油條一起進入了尋找“毒”娃娃的驚悚曆險中。
韓德瑞斯的盲人妻子蘇茜回到家裡,他們無法繼續尋找下去而離開并去抛屍。
第二段講述犯罪分子利用騙術希望得到布娃娃。時間來到第二天,蘇茜的丈夫上班後,好戲在一個相對幽閉的空間,也就是蘇茜的家裡繼續進行。
人物一個涉及5個人。盲女蘇茜和鄰居家的小女孩葛勞瑞亞,她們是不知情的卷入者,最開始對身邊的危險一無所知,後來才逐漸搞清楚周邊的人到底要幹什麼。
三個犯罪分子,極盡團夥欺騙之能事,希望通過威脅、警察查案等方式,得到那個日思夜想的布娃娃。他們一個是塔曼,冒充是蘇茜丈夫在部隊服役期間的朋友;一個是卡利諾,冒充是當地的警察巡官,負責轄區内出現的案件;一個是真正的毒販子羅特,先後扮演兩個角色,冒充是懷疑與盲女攝影家丈夫有染的神秘女人的公公以及丈夫。
這三個人分别在一輛停在蘇茜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電話亭邊的車上和蘇茜家裡互相配合,輪番轟炸,摧殘蘇茜的精神防線,讓她誤認為自己的丈夫與别人的老婆有染并且殺害了那個女人,而一切的肇事起因是一個布娃娃,進而心甘情願地讓那個自稱是丈夫朋友的塔曼幫助她一起找布娃娃。
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不動聲色地找回那個布娃娃,但沒有奏效。
第三段故事懸疑點不斷升溫。原來那個布娃娃被常來幫助蘇茜購物的鄰居家的葛勞瑞亞女孩拿走玩去了。這時,她把這個娃娃送了回來。販毒者和兩個一開始并不知情的無辜者展開了較量。不知情的盲女和一個膽大、喜歡冒險的女孩的卷入,與犯罪分子進行不對等的争鬥,讓影片似乎失去了敵對雙方的力量平衡。由此,觀衆更想與盲女一道,經曆一次驚魂般的煉獄,在驚險刺激中等待懸疑點的一個個揭曉。
第一懸念:盲女如何識别自己所處的真實險?觀衆随着導演設定的幫派的漏洞看的明明白白,但是,盲女隻能靠着對家裡環境的熟悉、對聲音的敏感,以及有限的時間内與鄰居女孩的交流中獲得的資訊,智商線上地推論,一步步搞清楚自己的困局。
第二懸念:盲女是否好騙?答案當然是好騙,因為她看不見,至少在電影的前半段還是被騙的成分多。她相信了所謂的丈夫的朋友。同時,她也不好騙,因為眼盲,有着驚人的聽覺,能夠判斷卡利諾和羅特的異常舉動,直到葛勞瑞亞通過監視電話亭,通過電話暗号告訴蘇茜,她丈夫的朋友塔曼與警察、羅特先生都是一夥的,她才真正地不再受騙上當了。但是,此時,她已經被牢牢地鎖定在房間裡了,如果沒有超人的智慧,隻能任人宰割了。
第三懸念:孤立無援的盲女如何利用智慧絕地反擊?導演為盲女設身處地地設定了一系列能夠發揮其優勢的一些條件和手段。蘇茜先是騙塔曼,娃娃在丈夫的工作室裡,但是,犯罪分子并沒有給她機會讓她去取娃娃,并且割斷了電話線。蘇茜利用犯罪分子去取娃娃的間歇,讓葛勞瑞亞出去給丈夫送信,告訴丈夫自己的險情,自己報警未果。最後,她把房間内所有的電燈全部打碎,目的就是為了充分發揮其看不見,熟悉環境的優勢,進而在對付罪犯時,能夠有一定的心理平衡和優勢。她把丈夫攝影所用的定影劑倒在了花盆裡備用,直面犯罪分子的她反倒鎮定了下來。
第四段故事進入高潮,蘇茜最終戰勝了罪惡的羅特。塔曼和卡利諾設計幹掉羅特未果,反倒被羅特所殺。羅特找來汽油倒在房間裡,以此為威脅,逼蘇茜交出布娃娃。蘇茜先用定影劑潑在羅特身上,後把汽油潑在房間,進而把房間最後一盞燈打破,威脅羅特交出火柴和刀子,掌握了主動權。但是,房間已經被羅特拴牢,她沒能逃離想不到的是,冰箱的電源沒有拔下,冰箱門開了發出亮光,讓羅特又掌握了主動權,蘇茜無奈之下,把娃娃交給了羅特。羅特把娃娃裡的毒品取出來,威脅蘇茜到卧室去,被蘇茜用事先準備的刀子捅進了羅特的腹部。羅特沒死,拔出刀子,向着蘇茜爬去,蘇茜關鍵時刻把冰箱的電源線拔掉了,躲過了羅特的最後瘋狂。
此時,丈夫得到葛勞瑞亞的報信,帶着警察來了。他們看到了隐藏在冰箱門後面的蘇茜。
這部影片不看到最後,真不知道盲女是怎麼赢的。
這部影片某種程度上是一部獨角戲。紅花當然是赫本飾演的盲女,其餘的所有人都是綠葉的角色,他們共同為赫本搭建了舞台,給了她充分的表演機會。赫本也不負衆望,把一個盲女演繹得活靈活現。特别是她在得知電話線被割斷後,陷入絕望的那一段戲:先是喊叫,然後臉部痛苦地抽縮,鼻子撞到欄杆上,轉身幾乎跌倒的一連串語言和肢體動作,活脫脫就是一個盲人,沒有一點違和感。
在整部影片中,赫本除了外表的魅力依舊外,更多的是靠個人的出色把握,讓人們覺得,她就是那個盲女,一個漂亮的盲女,一個充滿智慧的盲女,一個内心強大的盲女,正應了她對丈夫所說的:我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盲女。
隻有經曆過生命磨難的人,才會在最關鍵時刻,迸發出智慧和力量,解自身于倒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