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是南韓電影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年份,一部電影的上映成了南韓電影崛起的标志,這部電影就是《生死諜變》。
南韓在加入wto後開始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這一措施勢必對南韓本土電影産生強烈沖擊。南韓電影人為了南韓電影的生存和發展團結在了一起,他們剃成光頭,在漢城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
南韓電影教父林權澤當時年事已高,但也帶頭參加,最終在電影人的共同努力下,南韓政府妥協。南韓政府決定,今後所有電影院每年必須播放本國電影148天,這一政策激發了南韓電影蟄伏已久的創造力,電影人無不振奮。
《生死諜變》上映後吸引了660萬人次走進電影院,1999年南韓總人口也才4000多萬。《生死諜變》的票房也打破了《泰坦尼克号》保持的417萬人次的觀影紀錄。
從此,南韓電影開始逆風翻拍,好萊塢電影在南韓本土越來越沒有市場。

《生死諜變》的導演是姜帝圭,說起姜帝圭,可能大多數影迷不了解,因為他最著名的電影也就《太極旗飄揚》和《生死諜變》。
從演員陣容來看,這部電影也是空前豪華,有“忠武路三駕馬車”宋康昊和崔岷植,有近些年因《新世界》《老手》《哭聲》翻紅,大器晚成的黃政民,有90年代南韓電影最具人氣和票房号召力的韓石圭。
四大影帝聚首,直到今天,沒有哪部電影的陣容比《生死諜變》更豪華。
與影史地位相比,《生死諜變》的品質并不算頂級,隻能說是一部很成功的商業電影。
豆瓣評分隻有7.3分,最大的诟病是人物臉譜化。而且《生死諜變》并沒有多少南韓電影自己的印記,那時候南韓電影才剛走上抄襲與模仿的道路,港片和好萊塢大片是他們學習模仿的對象,《生死諜變》就像極了制作一般的老港片。
南韓電影的模仿之路走了有十多年,到如今,已經形成了完備的電影工業,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在商業電影這一領域走到了亞洲前列。
《生死諜變》講的是南北關系,不同陣營的特工,不同的身份。
金明姬是北韓第八特别部隊的特工,潛入南韓多年,曾暗殺多名政要。 雖知道有這個人存在,但沒人知道她的蹤迹。多年以後金明姬又開始活動,随之引發一系列突發事件。
北韓派出以蔔萬坤(崔岷植 飾)為首的特工隊伍,南韓這邊則是崔相煥(韓石奎 飾)和李正希(宋康浩 飾),還有一個隐藏在暗處的金明姬。
家國情懷、私人恩怨、愛情與背叛,《生死諜變》不止有沖突和打鬥,還有“三八線”劃分出來的人性阻隔。
想看的同學們可以關注“迷影生活”頭條号,發送私信“生死諜變”,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