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視劇井岡山中,蘇先俊毆打毛委員的警衛員龍達,是否符合曆史

在電視劇《井岡山》中,為了充分說明蘇先俊的反動本性,安排了這麼一場戲:秋收起義前,毛委員的警衛員龍達因為與蘇先俊發生分歧,蘇先俊大怒,不由分說,拿起鞭子就鞭打龍達,幸虧毛委員及時趕到,化解了這場危局。

那麼這一幕是否符合曆史事實呢?答案是:一點也不符合。我們首先看一下龍達,龍達的曆史原型就是開國少将龍開富。龍開富,湖南茶陵人,在井岡山時期,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龍開富擔任毛委員的警衛員,主要負責保管毛委員的書籍。

電視劇井岡山中,蘇先俊毆打毛委員的警衛員龍達,是否符合曆史

但是,龍開富并沒有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他是在秋收起義部隊三打茶陵縣城時,随一營黨代表宛希先上井岡山的。當時,龍開富隻有19歲,因為遭到村裡惡霸的欺淩,怒而殺之,結果遭到了反動派的通緝。此時,我秋收起義部隊攻克茶陵縣城,龍開富就前往投奔紅軍。在一營黨代表宛希先的引薦下,龍開富在茅坪見到了毛委員。

毛委員對龍開富十分欣賞,就留在身邊當了自己的警衛員。當時其實也沒有警衛員這個概念,龍開富的主要職責,就是替毛委員保管書籍。讀書是毛委員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而龍開富卻并不識字。毛委員親自一筆一劃的将字寫在一個煙盒紙上,教龍開富來識字。

電視劇井岡山中,蘇先俊毆打毛委員的警衛員龍達,是否符合曆史

我們看到,龍開富是在三打茶陵縣城時加入革命軍隊的,而此時的蘇先俊,早已離開了革命隊伍。是以,他們二人是不可能有任何交集的,蘇先俊毆打龍開富一事,也就無從談起了。

這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蘇先俊壓根不可能去打罵士兵。蘇先俊在秋收起義時的表現是非常差勁的,他先是與餘灑度一起,盲目聽從中央的錯誤方針,一門心思想要打長沙,給秋收起義部隊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損失。

在起義部隊到達萍鄉蘆溪時,蘇先俊又錯把敵人當成了第一團潰退下來的自己人,沒做任何交戰的準備,結果讓起義部隊第三團再遭打擊,損兵折将不說,連起義軍總指揮盧德銘也犧牲于此戰。到了三灣改編時,蘇先俊對毛委員整軍的提議也是多方抵觸,他與餘灑度一起,對進軍井岡山的方針各種抵制,使得毛委員整頓隊伍的計劃實施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電視劇井岡山中,蘇先俊毆打毛委員的警衛員龍達,是否符合曆史

由此可見,蘇先俊在秋收起義中,完全就是個拖後腿的。但是,蘇先俊在秋收起義時拖後腿,不代表他個人性格上是個暴躁之人,也不代表他是個不學無術的兵痞。真實曆史上的蘇先俊,其實是個知識分子。

蘇先俊是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生,在考入黃埔軍校之前,他就有着不低的學曆,本質上是個文化人。大革命失敗後,蘇先俊受組織的委托,前往湘贛邊界發展農民武裝,成績也是比較顯著的,他成功拉起了一支民軍隊伍,這支隊伍就是日後秋收起義第三團的雛形。

當南昌起義發動時,蘇先俊率所部趕往南昌,準備編入賀龍的第二十軍參加起義,結果誤了行程,隊伍駐紮在了修水。在修水,蘇先俊遇到了另一支民軍武裝,首領就是餘贲民。餘贲民,也是大革命時期入黨的老革命,在黨内很受尊敬,人稱贲老。

餘贲民手中掌握着一支地方武裝,在這支武裝的基礎上拉起了一支民軍隊伍。蘇先俊與餘贲民會合後,雙方在合軍一事上一直沒有達成協定,直到他們遇到了另一個人:餘灑度。

餘灑度此時的身份是江西省防軍第一師師長。江西省防軍第一師,其實就是警衛團。由于團長盧德銘趕赴武漢,餘灑度率警衛團暫栖朱培德處,打着江西省防軍的旗号發展實力。

蘇先俊、餘贲民各有資曆,很難協調,但卻都非常服餘灑度(餘灑度也是黃埔生,是蘇先俊的學長,餘灑度與餘贲民既是老鄉又是本家)。就這樣,蘇先俊部與餘贲民部合并,一起加入餘灑度部,蘇先俊擔任團長,餘贲民則擔任副師長。

電視劇井岡山中,蘇先俊毆打毛委員的警衛員龍達,是否符合曆史

沒過多久,中央派遣的秋收起義上司人毛委員,即趕到了湘贛邊界,前往武漢彙報工作的盧德銘随後也趕到了。毛委員、盧德銘、餘灑度、餘贲民、蘇先俊,主要人物全部到了,秋收起義也就發動了。

我們看到,在秋收起義發動之前,蘇先俊的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他能夠自己拉起一支隊伍來參加起義,并顧全大局,接受餘灑度的改編,這對于湘贛邊秋收起義的順利發動,還是有着不少的積極意義的。

當然了,蘇先俊在秋收起義中處處堅持錯誤主張,甚至在日後離開隊伍,叛變了革命。叛變革命後,蘇先俊将黨的機密出賣給反動派,導緻湖南省黨組織遭到了很嚴重的破壞,蘇先俊這點微不足道的貢獻,相比較他對革命造成的巨大破壞,肯定是微不足道的,蘇先俊,确實是一個完全的反面人物。

雖然蘇先俊是反面人物,但我們還是要說,他鞭打毛委員警衛員一事,并不符合曆史事實,也不符合蘇先俊的性格。

本文作者: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