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馬承源先生是鑒定青銅器的權威專家。

上次我寫過一個“馬承源買編鐘”的神奇經曆,專家花巨資買赝品,還一個勁地為自己申辯,最後結果打了誰的臉?引起了大家的強烈興趣,今天再來寫一個“馬承源偶遇夫差盉”的故事。

“馬承源買編鐘”講的是香港某古玩店出售十四件青銅編鐘,編鐘上刻的文字很假,大家都認定是赝品,無人理睬。馬承源時為上海博物館館長,一見之下,就将之鎖定為國寶級文物,力排衆議,以一百萬港币買回。編鐘買回,國内衆專家強勢圍觀,最後都鑒定為假,指責馬老此行被騙,國家損失了一百萬港币。相當長一段日子,馬老承受了巨大精神壓力。後來,山西出土了兩個編鐘,和馬老買回的十四個是一套的。原來,這套編鐘共16隻,同埋于山西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晉獻侯酥的墓中。1992年8月,盜墓賊從中盜走了14隻,遺漏了兩個最小的。馬老所受之委屈是以得以一洗而空。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今天講的“馬承源偶遇夫差盉”,和“馬承源買編鐘”事件發生在同一年,即1995年。

這年12月,時為館長的馬老接到老朋友、香港中文大學的張光裕的電話,說香港古董街荷裡活道出現了一個青銅盉,上面刻着十二個字:“敔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猜測就是吳王夫差傳世遺物,請務必盡快抽時間去看看。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l

盉是中國古代一種專門用來溫酒和調酒的銅制器具,形狀像壺,有三條腿。

吳王夫差當政22年,一生好兵弄武,留下的有銘文遺物20多件,除了大量的兵器劍、矛、戈,隻有實用水器青銅鑒。夫差制作的盉,前所未見。

事不宜遲,馬老當即和和副館長汪慶正一同火速趕往香港,瞻仰和探究這件寶物。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

寶物小口圓腹,底部有三隻獸足,上有弧形提梁,高27.8厘米,口徑11.7厘米,腹徑24.9厘米,上有弧形的提梁。

這提梁可不簡單,它是一條龍的造型,龍體中空,由無數條小龍互相糾纏而成。

腹部也飾有變形的龍紋,一側有一個短而曲折的龍頭流。

器物頸部下果然有一周銘文:“敔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和十個月前鑒定編鐘一樣,馬老一眼看見,就斷定它是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中唯一的青銅酒器!

經過與古董商讨價還價,最終敲定的價格為150萬。

當時,館内可用資金隻有20多萬,如果按部就班地向有關部門打報告,時近年終,耗時不說,操作也頗費周折,怎麼辦呢?

馬老心急如焚,苦思冥想,最後想到了香港著名愛國人士何鴻章先生。

當年建設上海博物館時,過何先生多有出力,并曾向馬老表示,以後館裡遇上難事,如有需要,他願鼎力相助。

于是,馬老聯系上了何先生。

何先生非常豪爽,當場拍闆,自己出錢将此物購下,無償捐贈給上海博物館。

寶物迎回,馬老對它展開了全面的研究。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但和那套編鐘上有詳細的銘文不同,這僅有的十二個字,讓人頗費思量。

要知道,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為上層貴族所專有,不可以出現在普通百姓之中。

另外,盉是春秋戰國時期王家盛酒所用的一種器,隻在祭祀和隆重的慶典上才能使用,具有高貴的象征和特殊的意義。

銘文上說“敔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即這是吳王夫差為一位女子鑄造青銅器。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怪就怪在這個女子是誰,沒有标出。

比如從吳王夫差的夫人墓——固始候古堆一号墓所土一件簠上看,上面就清晰明了的刻有:“殷天乙唐(湯)孫宋公辔乍(作)其妹勾郚夫人季子媵簠。”

這裡清清楚地辨別出夫差這位妃子是商朝王室的後代子孫“殷天乙唐(湯)孫”、宋國國君宋景公的妹妹勾郚、名為季子。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而這盉隻記“女子”二字,即她不可能是夫差的母親、妻子、女兒或姐妹,很可能是一位來自民間的女子——因為,在當時,隻有貴族女子才能擁有姓氏,民間女子是沒有姓氏的。

如果說,這個“女子”是來自民間的女子,那麼,她會不會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施呢?

專家認為,不排除這個可能。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但要證明這個盉就是夫差專為西施而制,并無有力的證據。.

那麼,這個盉到底是夫差為哪個“女子”制作的,隻能成為一個曆史之謎了。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中國有很多國家寶藏,這些寶藏蘊藏着豐富的中國文化。

但是,我們對它們總是了解不多。

就因為了解不多,有時候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總覺得無能為力。

雖然也會抽空帶孩子到博物館參觀,但參觀是參觀了,卻還是不知其是以然。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超好的東西:2020年國家寶藏月曆。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這個月曆的每一頁就是一張國寶圖。

圖檔下面都有詳細的介紹,孩子一天看一張,就能認識我們中國的一個國寶。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另一面,還有一段摘錄自《菜根譚》的優美文字,對孩子的國文也有幫助。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而且這個月曆也不貴,隻要49塊錢。

當然,大人看也很好啊,多一些文物知識是有好處的。

點下面的橫條購買,今天下單,第二天就發貨。

吳王夫差傳世遺物之青銅禮器,有人說是西施的,專家:有這種可能

國家寶藏:2020月曆 ¥49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