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小米宣布狂砸100億造車,但3月31日,小米股價僅漲0.59%,小米6年經營利潤不足600億,資本市場擔心小米虧不起。不過另一頭的“米粉”們卻早已炸鍋,紛紛表示隻要雷軍能造出來,“米粉”一定會買。 有人說,粉絲是非理性的,他們甘願為愛付費。但前提是,你要讓他們成為你的粉絲。
“短視訊+直播”時代,成千上萬的主播和短視訊生産者通過短期經營,快速積累“粉絲”,并帶來經濟效益。2020年,我國短視訊使用者數量已經突破8億大關,抖音的日活躍使用者也已經突破了6億,手指在螢幕上劃一劃,便可即刻從一段畫面進入另一個場景,這也成為許多中國人每天業餘休閑的新習慣。如何讓使用者在螢幕上為自己停留更久的時間,成為很多企業共同關注的話題。
3月30日,由山東衛視、複旦大學管理學院、《中國名牌》雜志社聯合出品的《無邊界商學院》特邀藍海酒店集團黨委書記安英、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趙海川、貝殼視訊直播部負責人飯飯,共話“傳統企業如何玩轉粉絲經濟”。
2020年直播帶貨的火熱程度超出許多人的預想。據商務部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重點監測電商平台累計直播場次超2400萬場。從明星到企業家的加入,再到淘寶、京東以及快手、抖音的角逐,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要抓住粉絲經濟的風口,實作轉型突破。風來了企業該如何乘勢起飛呢,飛起來是否就一定能夠走得遠呢?
營銷學上有一個公認的常識:發展一個新客戶的成本,是挽留一個老客戶的3~10倍,能否留住客戶是一個品牌能否成功的重要條件。而客戶并不等于粉絲,隻有把客戶轉化為“粉絲”才能為品牌未來獲得持續性收益的保障,将這種“粉絲”力量逐漸轉化為“粉絲經濟”,推動企業品牌傳播。
品牌粉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的品牌有多少粉絲,證明了你的品牌被多少人喜歡,也代表了你的品牌是否更具生命力。那麼,如何把消費者變成品牌的粉絲呢?企業又該如何在新媒體上塑造形象代言人,累積使用者粉絲呢?
安英,抖音粉絲近千萬的網紅大v,同時也是藍海酒店集團黨委書記,很多人因為關注了她而知道了藍海,這也是她最初開始做抖音的目的,“那我覺得對于我來說所有的粉絲,如果都轉換成我們的客戶,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經濟效益呢。我們最重要的就是希望通過我的直播平台,通過我做的抖音,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藍海,産生去消費和體驗的沖動。”
企業家加入粉絲經濟大軍,或許可以追溯到喬布斯。最為早期、狂熱的“果粉”,“粉”的是喬布斯的工匠精神,而不是單純的蘋果産品。訪談中大家一緻認為,打造是品牌吸引粉絲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更低的認識成本和更好的信用指數獲得更高的溢價輸出和更多的話語權。貝殼視訊直播部負責人飯飯表示一個成功的ip不僅能夠直接形成經濟變現,還能帶來很好的品牌宣傳效果。
企業要想玩轉粉絲經濟,粉絲營運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貝殼視訊直播部負責人飯飯認為粉絲營運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學會給予,“一定要先給予,你的成功離不開你的粉絲的支援。”并且企業在做粉絲營運管理工作時,最好是對粉絲進行分級管理,根據不同級别的粉絲需求,分别為他們去提供服務。這樣才能使品牌使用者慢慢變成“粉絲”,再到“忠實粉絲”,最後變成“真愛粉”,持續為品牌帶來經濟轉化。
編導手記:
打造個人ip賦能企業品牌,已然是新媒體時代的大勢所趨,企業家和企業員工也是企業品牌的一部分,企業中人的品牌塑造成功,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知名度,還可以降低營銷成本增強競争力。打造集内容、流量、人格化為一體的個人品牌ip,找準自己的獨特定位,找準适合自己和企業品牌的雙向賦能強化之道,已經成為現如今企業家的必修課程。
閃電新聞記者 陳官凱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