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遂甯:文旅賦能 助力升騰“成渝之星”

遂甯,成渝地區中心節點,巴蜀文化交彙中心,“文賢之邦”譽滿九州。

在這鐘靈毓秀、人傑地靈的文脈之地,陳子昂、賈島、王灼、黃峨、張鵬翮、張問陶、敬隐漁等一代代英才俊傑燦若群星,文人墨客的加持更增添了遂甯曆史文化的底蘊。

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這為“雙圈”規劃範圍内的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心劑”、提供了“風向标”。

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作為“雙圈”城市之一的遂甯,有何新作為?

8月27日,中國共産黨遂甯市第八次代表大會明确提出:圍繞“建設關聯成渝的重要門戶樞紐和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全方位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全方位對接成都都市圈、全方位推進高品質發展,奮力築“三城”興“三都”,大力實施“六大對标競進行動”,加速升騰“成渝之星”。

其中,寫好文旅這篇文章,是遂甯建設“成渝之星”的關鍵一環。

遂甯市委書記李江表示,要打好養心文化牌、走好文旅融合路、做優“大文旅”産業,加快建設區域文旅康體中心,聚力打造知名度高、美譽度高的“養心文旅名城”,在築“三城”興“三都”、加速升騰“成渝之星”新征程中更好發揮文化和旅遊的引擎作用。

事實上,自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旅遊強省和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以來,遂甯對标省委決策部署,奮力寫好新時代文旅融合輝煌答卷。

“十三五”時期,遂甯高舉創意旅遊大旗,堅定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在名山大川、名勝古迹等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實作文化旅遊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其旅遊收入從2015年251億元增加到2019年563億元,年均增幅22%。與此同時,文藝精品力作不斷湧現。打造川劇、雜技、文學等精品力作340餘個。年均推進重點文化和旅遊項目20個以上,累計完成投資286.9億元。2020年,全市實作旅遊總收入386.89億元。城市旅遊形象大幅提升,先後獲得“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最美養生休閑旅遊城市”、2019博鳌國際旅遊獎“年度新文化旅遊傳播城市獎”等多項榮譽稱号。上揚曲線勾勒出遂甯文旅産業的良好發展趨勢。

展望未來,遂甯文旅目标既定、隻争朝夕:到2025年,遂甯力争建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基本建成人口流入明顯增加、消費規模明顯擴大的養心文旅名城。到2035年,全面建成知名度高、美譽度高的養心文旅名城,實作成渝地區文旅中部崛起!

關鍵詞:清新

依托生态基底厚植文化根基

遂甯市射洪市,涪江、梓江在此交彙,兩岸青山延綿,滿目清新。

從射洪市城區出發,沿着建立的旅遊環線驅車行駛10分鐘左右,一條“藏”在山水之間的“長廊”,躍然眼前。

6公裡長的兩江畫廊,連起古樸典雅的文宗苑和現代田園的螺湖半島,呈現出射洪鄉村振興的如詩畫卷。這畫卷裡有大地景觀、有花香四季、有銀杏染秋、有農家鄉愁、有崖壁雕塑,将射洪水岸旅遊連點成片,将農文旅深度融合,讓遊客既可觀賞兩江美景,又可體驗鄉村“漫生活”。

另一邊,位于船山區的永河現代農業園,也有一幅“畫”正被精心描繪上色。

“我們将更新鳳凰湖的景觀設計,并把湖畔的閑置房屋打造成特色民宿,不遠處還将建設田埂舞台、稻田火鍋等項目……”順着永河現代農業園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部負責人武雷手指的方向一一看去,一個風景優美、功能多樣的現代農業園仿佛就在眼前。

據武雷介紹,今年12月,永河現代農業園将正式開工建設遂甯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計劃明年10月前正式投用,屆時将同時滿足1000名學生的集中食宿和實踐活動功能。“将現代農業與生态、文化、創意、觀光、體驗、養生、教育等業态融為一體,打造集農業觀光、綠色生态、休閑度假為一體的農文旅産業園區。”

事實上,如果從足夠高的地方俯瞰遂甯,這樣讓人清新亮眼的景點還有很多。觀音湖濕地公園、九蓮洲生态濕地公園、蓮裡公園、聖蓮島世界荷花博覽園……如同“綠寶石”一樣鑲嵌在遂甯的城市地圖上。

“涪嶺維峭,涪江維清,峭清渾融,介為遂甯。”目前,作為“全國十佳生态休閑旅遊城市”的遂甯,正以涪江為脈、兩山為屏、四水為廊、五綠為楔、多點為園,将“城市中有公園”更新為“公園中有城市”,做好山水文章,大力增色添彩,建構五彩缤紛生态格局。

接下來,遂甯将依托中心城區“一湖三島兩岸”資源,将文化元素、旅遊服務融入城市規劃建設中,以“生态水都、文态水都、業态水都、形态水都”四态合一為建設理念,實作生态經濟化、經濟生态化,以“水”為魂,激發城市活力,讓遂甯城市既有顔值,更有氣質、更有品質、更有特質。

關鍵詞:沁心

深挖文化内涵激發時代光華

10月,涪江之畔的射洪市。秋風吹拂金華山,伴着樹葉沙沙作響聲走進“古讀書台”,恍惚還能聽到1300年前“一代文宗”陳子昂在此誦讀詩書的聲音,能觸摸到他為千年文脈地遂甯标注的厚重曆史人文符号;

沱牌舍得文化旅遊區裡,從明清流傳下來的18口活窖池依然儲存完好,一壺壺陳香老酒、一陣陣悠長酒香,将厚重的曆史娓娓道來;

在大英縣卓筒井鎮,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廖吉榮正運用傳承了千年的大英井鹽深鑽汲制技藝,與腳下的土地對話,述說着今日世人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卓筒井有關“世界鑽井之父”故事數不盡的贊譽;

蓬溪縣大石鎮牛角溝村,身着紅軍服裝的老村支書王德訓站在“蓬溪起義牛角溝遺址”的地标前,給往來遊客講述着發生在這裡的“牛角溝起義”革命故事,也講述着這一紅色文化旅遊項目給牛角溝村帶來的喜人變化;

“太陽出來紅滿天,爬上石包打台間,打一錘來吼一聲,石頭分成兩半邊……”在安居區文化藝術中心,一台原創非遺劇目正在上演,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舞美效果吸引着南來北往的遊客。這是安居區精心打造的文旅演藝品牌非遺音樂劇《石工号子》。

……

行走在遂甯的各大文旅景點,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處處都是文化的蹤迹,随手都能觸摸千年曆史。璀璨的文化不僅沁潤着遂甯城,也沁潤着遂甯的旅遊業。

“随着子昂文化的宣傳推廣,如今,不少遊客會換上漢服,慕名到讀書台拍照留念。”據子昂故裡文化旅遊區的解說員介紹,目前,讀書台内設有的3d動畫視訊、二維碼掃碼答題互動等新形式,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陳子昂的故事、精神感興趣。

同樣吸引人的還有“蓬溪起義牛角溝遺址”。“從今年初以來,景區共接待各類遊客8萬人次以上。其中,許多基層黨組織及企事業機關選擇到此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和各類紅色文化(黨史)專題教育訓練。”蓬溪起義牛角溝遺址文化總顧問王益告訴記者,下一步,針對“紅色文化怎麼紅起來”的命題,牛角溝村還将建設與休閑康養、現代科技農業等相關的項目,打造紅色文化田園綜合體。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

在遂甯市第八次黨代會上,李江明确提出,文化鑄魂、旅遊賦能。要加快推進文化傳承、打造旅遊辨別,打好養心文化牌、走好文旅融合路,将文化内容、文明符号植入景區景點,講好“有意思、有意象、有意境、有意蘊、有意義”的遂甯故事,加快建成知名度高、美譽度高的養心文化旅遊城市。

圍繞養心文化譜寫符合新時代需求的大文章、好文章,遂甯全面發力:一方面,整合文化研究力量和資源,成立遂甯曆史文化研究會,系統化梳理遂甯市優秀傳統文化曆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基本走向。同時,着力推進巴蜀涪江文化遺産資源調查,加強巴蜀涪江流域曆史文化、曆史名人、民俗風情、遺址遺迹等課題研究工作,形成一批具有遂甯地方文化特色的原創性、标志性學術研究成果。

此外,遂甯還将加強養心文化内涵研究,整合區域内紅色文化、鹽鹵文化、詩酒文化、宋瓷文化、民俗文化、書法文化等文化基因,挖掘锂電、天然氣、科技制造等現代産業文化内涵,形成以紅色洗心、民俗甯心、詩酒沁心等為一體的養心文化體系,塑造辨識度高、生命力強的大文化ip。

關鍵詞:創新

錦上添花做優文旅發展格局

10月下旬,位于“天府旅遊名縣”大英縣的省級重點文化旅遊項目絲路奇幻城建設現場,車來車往、一片繁忙。

“目前,絲路神燈實景劇場的主體建築及裝飾裝修已完成90%,演員的分組排練也已結束,300餘名演員将來到舞台區域,進行燈光、舞美配合。”絲路奇幻城綜合副總經理胡建國告訴記者,預計在11月,“絲路神燈”實景劇“将完成劇目的合練試演,屆時到遂甯來的遊客,又将多一個新的‘打卡地’!”

事實上,在遂甯文旅産業的發展路上,“創新”一直是關鍵詞之一。

創新,“老網紅”玩出新花樣——10月10日,死海景區正式開始進入第二期提檔更新的“進行時”。走進死海景區,記者發現不少遊客熟悉的景點正在進行“變裝”。成都天友旅遊集團總經理助理樊永力告訴記者,在第一期已完成室外多處景觀、功能更新之後,第二期開始對“一千零一夜”水上世界、太陽城酒店區域更新親子、鹽療康養房、酒店公共區域新增冥想空間、親子鹽趣區、鹽霧體驗中心、鹽足浴體驗中心、太陽城酒店立面、地面等更新改造。“新更新後的死海,計劃在2022年的2月正式與遊客見面!”

創新,老酒壇“釀”出新味道——沱牌舍得文化旅遊區裡,泰安作坊、舍得藝術中心、生态釀酒工廠中的房間、陶壇貯酒庫……一路遊覽一路酒香。“截至目前入園23.98萬人次。”四川舍得酒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國家級4a旅遊區,園區定位“建中國一流白酒文化小鎮”,通過“旅遊+”的方式,發展“中國白酒文化小鎮”“工業旅遊觀光之旅”“工業研學之旅”“生态康養之旅”等。該負責人透露,下半年還将推出“老酒封藏遊”等主題活動。

創新,市中心再添城市新地标——作為遂甯首個文化地标建築的遂甯市文化中心,從外觀看,建築群像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又如一張張荷葉,綠色、開放、靈動。走進去看,由城鄉規劃展覽館、綠色發展體驗館、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黨史黨建館、文化館、檔案館、地志館、青少年宮、非遺中心“九館一宮一中心”組成的遂甯市文化中心,如同走進了連接配接一座城市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集中展示着遂甯悠久的曆史和璀璨的文化,備受遊客青睐。

依托文化旅遊資源,創新擦亮文旅品牌。近年來,遂甯新增各類文化和旅遊品牌130個。大英縣先後獲評天府旅遊名縣、四川首批十大旅遊強縣、四川首批鄉村旅遊強縣、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射洪市獲評省級鄉村旅遊強縣;安居區獲評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縣、“全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目的地”;船山區獲評四川省智慧廣電示範區;蓬溪縣榮獲“2018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稱号。

“十四五”時期是四川省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關鍵階段,也是遂甯市建設區域文旅康體中心、打造養心文旅名城的重要階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要“充分挖掘文化旅遊資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講好巴蜀故事,打造國際範、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閑旅遊勝地。”

時代有要求,遂甯有行動。

遂甯市市長劉會英表示,遂甯将開展巴蜀涪江文化研究,建構以紅色洗心、民俗甯心、詩酒沁心、荷蓮清心等為特征的養心文化體系。推進遂甯傳媒文化中心、絲路奇幻城等項目建設,支援觀音湖、中國死海建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建構“兩核三區一環”文旅發展格局。深化放心舒心消費城市建立,做優特色美食、旅遊演藝等品牌。推動天府旅遊名縣、名牌建立,争創國家級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綠水青山鋪就底色;文化底蘊增添亮色;創新發展提升成色。

目前,遂甯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深入實施《遂甯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等3個總體規劃,活化利用遂甯市文化和旅遊資源,以養心文化為核心、全域旅遊為引領、創意旅遊為驅動、休閑度假為特色,加快建設一批支撐性項目,打造一批旅遊度假區,建立系列“天府旅遊名牌”,加快建成知名度高、美譽度高的養心文化旅遊城市。

遂甯,一個近者悅、遠者來、居者安的養心文旅名城正在崛起。

遂甯,一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裡的文旅之“星”正冉冉升起!

(四川經濟網記者 張小星 唐千惠 張琳琪)

【來源:四川經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