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25日,美國入侵格瑞那達,對格瑞那達發動了海空聯合行動。

格瑞那達位于加勒比海東部迎風島嶼的最南端,西臨加勒比海,東臨大西洋,南臨委内瑞拉、千裡達托貝哥,東臨巴貝多,是加勒比海往返大西洋的門戶。
格瑞那達陸地面積隻有344平方公裡,由格瑞那達和卡裡亞庫、馬提尼克等主要島嶼組成。不到香港的三分之一,真正的小國的炮彈。
到2020年,格瑞那達的人口僅為113,000人,相當于香港人口的三分之一。黑人約占82%,混血人占13%,白人和其他種族占5%。
格瑞那達在獨立前多次被英國和法國占領。
它于1650年屬于法國,并于1762年被英國人占領。法國于1763年将格萊珉河移交給英國,并于1779年被法國重新占領。根據1783年的《凡爾賽條約》,它被正式承認為英國擁有,并從此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74年2月7日才獨立。
格瑞那達在獨立後也是命運多舛和動蕩的。
1979 年,新寶石運動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組建了人民革命政府,畢曉普擔任總理。1983年10月,副總理貝爾德和其他人發動政變,殺害了畢曉普總理和其他人。1983年10月25日,美國入侵格瑞那達。大選直到1984年才恢複。
美國入侵格瑞那達
格瑞那達幾乎成為"第二個社會主義古巴"。主教政府成立後,對蘇聯和古巴采取"片面"政策。它從蘇聯和古巴獲得大量經濟和軍事援助,并建立了人民革命軍和民兵。
格瑞那達于1974年加入英聯邦,是英聯邦的成員。是以,1983年美國入侵格瑞那達,無視英國的事先建議,相當于打了撒切爾夫人的臉。
在美國入侵格瑞那達的同時,從包括巴貝多、牙買加、聖文森特、聖盧西亞、多米尼克以及安提瓜和巴布達在内的六個加勒比國家部署了396支特遣隊,以便與美國的軍事行動(加勒比和平部隊)合作。這有點像狗的腿。
由于1983年美國占領格瑞那達,格拉納達沒有軍隊,隻有大約900名警察。
格拉納達的旅遊業和農業是主要的經濟收入,占世界肉豆蔻香料出口的三分之一,僅次于印度尼西亞。
格拉納達 2020年國内生産總值:10.7億美元,人均國内生産總值:9820美元。
貨币是東加勒比元,這是北美加勒比海的幾個前英國殖民地國家和英國殖民地的共同點。(1 東加勒比元 - 2.3989 人民币)
格拉納達,中國公民的平均護照免簽不超過30天,但格拉納達的絕大多數商品依賴進口,價格非常高,相當于中國價格的5-10倍。
格拉納達,該國分為6個區和卡裡雅克島,小馬提尼克島。這六個地區是聖馬可,聖帕特裡克,聖約翰,聖安德魯斯,聖喬治和聖大衛。
首都聖喬治,人口約10,000,位于聖。喬治區位于主島的西南端,既是行政中心,又是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