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紫丹參是丹參的一種,藥用價值相對較高,對冠心病、神經性衰弱失眠、急慢性肝炎、血吸蟲病肝脾腫大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由于紫丹參的藥用價值較高,經過多年采挖野生參數量不斷減少,是以為了避免該類藥材資源儲藏量無法滿足實際應用需求,人們開始進行人工栽培。在實際種植過程中,不科學的栽培方法降低了紫丹參品質和産量,是以筆者對紫丹參的栽培技術進行闡述,以期為日後種植者提供參考。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種子品質直接影響紫丹參的栽培效果,是以為了提高紫丹參品質和産量,栽培人員應根據科學依據選擇種子,采用有效手段對所選種子進行處理。

1.1 粒重測定

紫丹參種子幾乎無胚乳,個頭小,是以種子萌發和出苗時需要添加肥料,在選擇種子時應選擇個頭相對較大,體重高的種子。采用百粒法對千粒重量進行測量,應重複稱重以保證的資料真實性與準确性,以3次為最佳,所得參數需按照《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中的要求進行處理。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1.2 吸水率測定

播種時前4小時應使種子充分吸脹吸水,若此時期缺水,種子将不能萌發。将樣品種子放置在25攝氏度恒溫環境下裝有蒸餾水的培養皿中,每隔2小時取出種子,吸幹表面水分後稱重,直至種子重量達到恒定值。

1.3 溫度控制

溫度對紫丹參種子的萌發率影響較大,是以應采取梯度恒溫處理法,同時将種子放在光照培養箱中25攝氏度進行培育,確定每天光照充足,以此提高種子萌發率。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2.1 選地

紫丹參主要生長在排水效果良好且土壤質地疏松,海拔120~1 300米的山坡、林下草叢、溪谷旁等區域。是以,根據紫丹參生長習性人工栽培應選擇土層比較深厚、海拔地勢較高且不易積水的沙壤土種植。此類種植地的排水與透氣性能優良,紫丹參根部不易出現根腐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減産減質現象發生。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2.2 整地

選好種植地後,需對土地進行清園和翻地。清園是采用除草劑對雜草進行殺根鋤草,盡管除草劑可能對種植環境造成一定破壞,但具有經濟成本低且效率快的優點,為了避免對紫丹參健康生長造成抑制影響,應在噴灑除草劑7天後進行種植。翻地要求栽培人員掌控深淺度,一般種植條件下應将翻地深度控制在30~40厘米,若是翻地過深,紫丹參的根部會不停向下生長,最終隻能獲得1或2根主根;若翻地太淺,根系不能深入土層降低耐旱耐澇能力,由于土層表面營養成分不足,是以隻能收獲一些又細又小的須根,嚴重降低紫丹參栽培品種與産量。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2.3 基肥

基肥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種植地的土壤養分,為紫丹參健康生長提供有力支援。目前多數栽培基地選擇使用效果優良且無污染的腐熟農家肥,适當搭配一些營養成分較充足的綠色有機複合肥。施加基肥時,根據不同種植階段的要求适當選擇施肥方式,常用方式有2種:一是撒肥,在翻地之前将肥料撒在地裡;二是點施,要求1個參坑一點肥,為了避免出現燒苗現象,栽培人員應確定肥料與參苗間相距至少15厘米,嚴禁二者直接接觸。

2.4 移栽

根據紫丹參的生長特點,最佳移栽時間在3~4月。在移栽過程中,栽培人員應確定芽頭向上,種植密度為30厘米×35厘米内每平方米10株,蓋土厚度以2厘米最佳。水分(雨水或灌溉)充足的條件下,移栽後5~7天出苗。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3.1 除草

第一階段,在移栽後約25天進行大面積除草,主要目的是避免雜草與參苗搶奪土壤養分,以保證紫丹參産量;第二階段,當參苗長度在15~20厘米時,應采用人工鋤草,有利于促使參苗快速生長,此時不采用除草劑的原因是避免降低紫丹參品質。

3.2 追肥

第1次追肥時間通常在5月中旬,主要追加的肥料類型為尿素,一般為0.015~0.022公斤/平方米,有利于提高紫丹參的抗逆性與抗病性。第2次追肥時間選在7~8月,追肥類型以尿素和複合肥為主,為0.015公斤/平方米,主要目的是為根部生長提供充足養分。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4.1 實體防治

采用實體防治方法的根本原因有兩點:一是避免對栽培環境造成污染,二是避免降低紫丹參種植品質。常見病害實體防治方法是将患病植株拔除銷毀,或移栽至其他種植地區進行單獨治療。常見病害實體防治方法為燈光誘殺、糖醋液誘殺,前者要求在紫丹參種植區安裝頻振式殺蟲燈,主要滅殺對象是棉鈴蟲、蛴螬成蟲、地老虎,成功率高達70%;後者要求以1∶2∶3∶4的比例調配酒、水、紅糖、醋,将液體與濃度為90%的晶體敵百蟲相混合制成糖醋液,該方法的主要滅殺對象為地老虎。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4.2 化學防治

4.2.1 根腐病

根腐病是紫丹參栽培常見病害,紫丹參的根腐病株從地下須根與支根開始腐爛,根莖外皮變成黑色,随着腐爛程度逐漸加劇,地上莖葉開始枯萎,最終整株死亡。根腐病的主要爆發原因是病殘體并未清理幹淨,該類病菌在地溫處于15~20攝氏度時易爆發,可以借助雨水或灌溉水從傷口處入侵植株,是以應做好土質與土壤管理工作,使用濃度為50%的多菌靈800倍液進行灌根,保證每株紫丹參根部的灌液量為250毫升,灌溉次數為連續的2~3次。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4.2.2 根結線蟲病

根結線蟲病是紫丹參栽培過程中的代表性蟲害。根結線蟲從根部入侵植株,通過刺激寄主(紫丹參)細胞實作快速分裂,導緻根部出現瘤狀腫塊,患處的瘤塊最初為黃白色,由于植株根部被根結線蟲寄生,是以根系功能被破壞,随着養分被線蟲吸取瘤塊逐漸變成褐色,地上植株因養分不足而枯死。該蟲病可取2~3公斤濃度為80%的二溴氯苯烷加100公斤水調制殺蟲液,在參苗栽種前15天撒入土壤,以此降低根結線蟲寄生的可能性。

紫丹參的栽培要點,趕緊看,太實用了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2 園地選擇與處理3 提高田間管理品質4 病蟲害的防治5 小結

總而言之,在栽培紫丹參時,種植人員需要做好種子選擇與處理、選地、整地、打底肥等工作,在适當的時間對參苗進行移栽,根據紫丹參的生長習性進行除草與施肥。病蟲害是影響栽培品質的關鍵因素,種植人員可以采用燈光誘殺等實體防治方法,或者根據病蟲害特點調配化學試劑,以此提高紫丹參栽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