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黃骅一村民打撈出第二次鴉片戰争時英國鐵炮 已捐獻給黃骅市博物館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石家莊5月7日電(記者王民、馮維健)日前,河北省黃骅市南排河鎮西高頭村村民謝玉铎将出海打魚時打撈上來的第二次鴉片戰争時期的英國鐵炮捐獻給黃骅市博物館。

鐵炮前細後粗,整個炮身鏽迹斑斑,炮身及炮膛内部殘留有海底淤泥,炮身從前至後分别印有一個王冠圖案和“e、 c、 l”三個英文字母,正中兩側有雙耳軸、尾部有帶環形的圓形尾鈕。鐵炮現存長度約125厘米,前部直徑10厘米,尾部直徑20厘米,炮口内徑約6厘米,重約150公斤。

據介紹,鐵炮出水于南排河鎮歧口村東北部海域,距離明清時期的海防要塞——歧口炮台約三四海裡。據《黃骅地方志》記載:“清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英法聯軍抵及歧口,倚仗堅船利炮強行登陸。歧口炮台駐紮官兵與當地群眾協同一心,頑強抵抗,英法聯軍敗退,不得不轉往大沽口登陸。”

根據上述史料記載,綜合鐵炮重量、長度、口徑等形制特點,應為第二次鴉片戰争時期英國艦載前膛加農炮。黃骅市博物館館長張寶剛說:“鐵炮出水地點距離歧口炮台不遠,可初步判定是當年英國戰艦被歧口炮台大炮擊中後落水的。這門鐵炮見證了160多年前中華民族被列強侵略的屈辱曆史,也反映了中國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對于研究第二次鴉片戰争曆史具有重要意義。”

原标題:河北黃骅發現海撈第二次鴉片戰争時英國鐵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