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廣告位展示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月5日上午,第八屆中原(鶴壁)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啟動儀式在位于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朝歌文化園的鹿台閣廣場舉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沒有現場觀衆,精彩的演出通過“雲上文博”官方賬号及主流媒體平台進行線上直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第八屆中原(鶴壁)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主題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商務廳、鶴壁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文化産業促進會、保利文化集團、世界運河曆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協會、深圳市文化創意行業協會、深圳市大芬文化創意産業聯盟、廈門文廣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協辦,鶴壁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市商務局、鶴壁日報報業集團承辦。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本屆文博會采用線上形式舉辦,

據不完全統計,

啟動當天

有超113萬人次線上逛展。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本屆文博會受到了

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省内各城市及

重要文化企業紛紛參會,

線上參展企業達320家。

文創産品與傳統文化完美融合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獨具匠心的文創産品讓非遺作品“火”起來,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這是記者在博覽交易主題區最深切的感受。

“四川古稱蜀,以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華夏文明的重要分支,我們展出的這些文創産品大多和蜀樂文化有關。”在深圳市佳音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從業人員正在介紹一件鼓形的藍牙音響。這款藍牙音響是以三星堆出土的銅鼓為原型設計的,亮麗的顔色讓音響文藝範兒十足。

在河南工美集團展位,一件小巧而精美的木雕吸引了不少參展嘉賓的目光。這件作品刻有祥雲、樹葉、果實、圓月等。該作品是以南宋名畫《果熟來禽圖》為背景創作的,它結合傳統木雕手工工藝,以透雕、雙面雕、圓雕等技法,表達秋天豐收之意。

在河南省陶玻協會展位,繪有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等故事的瓷瓶吸引了網友的注意。“我們今年的展品按照不同朝代的文化分區域擺放,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曆史文化。”該展位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景德鎮瓷源秀帶陶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展位,以同治皇帝的大婚用瓷為靈感創作的《百碟茶具》既有古典文化的厚重,又有現代設計的清新感。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在河南博物院展廳,《散落的寶物》《失傳的寶物》等文創産品将文物和考古學完美融合。“濮陽六張”系列文化故事被“搬”到花瓶上,傳統鍋蓋遇上花木蘭成為精美的工藝品,以仰韶文化為設計靈感的酒具辨識度頗高……以傳統文化為背景設計的文創産品,生動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魅力,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文創産品展現文化魅力

在博覽交易主題區的城市文創産品交易館,集中展示各參展城市的特色文化、投融資項目及文創産品,各城市展館紛紛亮出絕活兒,展示地方文化,泥塑、絹藝、烙畫、浮雕、根雕、面塑、刺繡、木版年畫、瓷器……讓人大飽眼福。

“大家能看出來這個刻闆上是什麼字嗎?這個字念‘龍’,它像不像一條正要騰飛的龍?”在安陽展館,從業人員正在向雲上逛展的網友介紹甲骨文雕版印刷作品,獲不少網友點贊。“我們這次除了帶來甲骨文魔方、甲骨文絲巾、《亞長牛尊》青銅器外,還帶來了傳統的景泰藍工藝品。”安陽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在洛陽館,牡丹系列瓷器、飾品以及黃河石畫等令人眼花缭亂;在許昌館,《平步青雲》《湖光山色》等新開發的鈞瓷不僅觀賞性高,還承載着美好祝福;在鄭州館,二七紀念塔、黃河故事系列文創産品展現了地方特色;在南陽館,大大小小的玉雕惟妙惟肖。開封、駐馬店、平頂山、焦作、洛陽……各城市展館都拿出壓箱底兒的工藝品展示地方特色,傳播了當地的傳統文化。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省外文創産品很吸睛

走進展館,省外參展商帶來的各類文創産品讓人感受到融合、多元已經成為文化産業發展的新潮流,“文化+科技”“文化+時尚”“文化+實用”設計理念令人感歎。

陽朔山水系列布包、銅塑《大聖歸來》、鄭成功系列玩偶等以特色元素為背景的城市ip、景點ip等産品競放光彩。

在萊景(上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展位,月亮、麋鹿、聖誕車、向日葵、熱氣球等折紙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這是我們結合年輕人和兒童的喜好設計的系列産品,很受網友歡迎。”該展位負責人介紹。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在深圳天宇藝術展位,銅塑《喜上梅梢》《榮耀馬》等工藝品以簡約、大氣的風格受到了多位主播的青睐。

記者發現,不少來自省外的參展商制作文創産品時都有結合90後、00後關注熱點,以特色文化原創内容、動漫遊戲原創内容、影視原創内容為對象,打造集科技、文化、娛樂、藝術為一體的文創産品。這些産品都有着“小清新”的特點,給人美不勝收的體驗。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第十七屆河南省·慶尚北道書畫藝術交流展舉辦百餘幅中韓藝術家作品參展

11月5日,第十七屆河南省·慶尚北道書畫藝術交流展在我市朝歌文化園鹿台閣二樓西區舉辦,彙聚了中韓兩國藝術名家百餘幅精品力作。濃厚的傳統功底、娴熟的書藝技巧、精美的書法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該書畫藝術交流展由省委外辦、省對外友好協會、鶴壁市人民政府、南韓慶尚北道、南韓美術協會慶尚北道支會主辦,市委外辦、市文聯等機關承辦,這次展覽共展出中韓兩國書畫家的書畫精品100餘幅,有中國畫、書法作品、油畫、綜合材料畫等,作品風格多樣、形式新穎,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家在藝術上的新探索、新發展。

絞胎瓷現“絲綢之路”

“這件絞胎瓷作品《絲綢之路》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絞胎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柴戰柱創作的,它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百花杯’金獎。”11月5日上午,在鹿台閣一樓,來自焦作的參展商柴歡向記者及廣大網友介紹絞胎瓷工藝。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柴歡介紹,絞胎瓷是唐代陶瓷業中的一個新工藝,是将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顔色的瓷土糅合在一起、相絞拉坯,制作成型後,澆一層透明釉,燒制而成。由于泥坯絞揉方式不同,紋理變化也不同,是以每一件産品都有不同的紋理特色和紋理結構。根據紋理變化能做出木紋、鳥羽紋、雲紋、流水紋。

“我們這次帶了近百件絞胎瓷作品參展。而這個絞胎瓷作品《絲綢之路》采用不同顔色的瓷泥互相糅合,先經過制胎拉坯成型,最後後用镂雕手法進行創作。這個作品上有人和駝隊,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是工藝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柴歡說,他已經連續參加了多屆文博會,他希望借助文博會這個平台,将絞胎瓷傳統工藝推介給更多人。

黃金瓷器華麗奪目

“文博會既給我們搭建了文化交流的平台,也為我們提供了商機。”11月5日,來自台灣的劉政揚帶着自己的手繪黃金瓷器在鹿台閣二樓創意設計精品交易展非遺·老字号展區亮相,一件件來自台灣精美的黃金瓷器令人眼前一亮。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今年是我們第三次參加文博會。這次我們一共攜帶了20餘套手繪黃金瓷器作品,其中鎏金瓷作品《美人壺》曾在台灣獲獎。”劉政揚說。

“鎏金瓷是手繪黃金瓷器的一種,這款《美人壺》作品因其複雜的工藝和獨特的造型受到了廣泛好評。”劉政揚介紹,制作該作品首先要用素燒成坯,然後用特制的極細帶管泥袋勾勒出細紋,使其呈現立體感,随後填彩,用1300攝氏度的高溫燒制。最後,在高溫釉瓷器上描繪出吉祥圖騰後再次燒制才算完成。

“唐宮小姐姐”受熱捧

“看,‘唐宮小姐姐’”“太可愛了”……在本屆文博會上,記者發現《唐宮夜宴》相關文創産品非常受歡迎。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鄭州歌舞劇院以《唐宮夜宴》為主題,在鹿台閣一樓搭建了主題展廳,“唐宮小姐姐”雨傘、蒸汽眼罩、冰箱貼、手辦、口罩、台曆、化妝鏡、子母包、滑鼠墊、筆記本等《唐宮夜宴》舞蹈版的動漫衍生品布滿了展廳。在洛陽主題館内,唐三彩“唐宮小姐姐”憨态可掬。在河南博館院展廳,“唐宮小姐姐”團扇、靠枕、水杯、擺件等文創産品趣味十足,吸引了不少網友關注。

麥稈花瓶魅力十足

“這小鳥也是稭稈做出來的嗎?”“把瓷器和稭稈畫結合在一起,這項工藝真厲害!”11月5日上午,在朝歌文化園鹿台閣一樓駐馬店展館内,駐馬店手工藝人胡錦泰邊制作麥稈畫,邊通過鶴報融媒體直播平台線上向廣大網友介紹制作麥稈畫的工藝流程。現場擺放的麥稈花瓶吸引了不少參展商駐足欣賞、讨論。

胡錦泰介紹,麥稈畫工藝起源于東漢民間,它以麥稈為原料,經過熏、蒸、漂、染、烙、燙、繪、剪、貼等20多道工序的處理加工過程,在保持麥稈的自然光澤和紋理的基礎上,吸取了國畫、版畫、剪紙、浮雕等藝術的表現手法,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特色。麥稈花瓶是将瓷器和麥稈畫兩種傳統藝術融合在一起的一款專利産品,被譽為“民間瑰寶”。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麥稈花瓶與傳統瓷器相比,具有植物莖稈的自然光澤和紋理,用料安全環保,形象生動逼真,立體感強,即使在零下40攝氏度也不會炸裂,是一款具有極強的觀賞和儲存價值的藝術品。這款混搭風格的藝術品很受外國人青睐,已遠銷到法國、新加坡等地。”胡錦泰說。

釋出權威資訊,解讀網信政策,服務網絡媒體,傳播鶴壁聲音。

請關注“網信鶴壁”

櫻花小編邀您看

來源:鶴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朱向陽 劉倩倩 記者 王玉姣 靖桂宇 李明英 趙夢雪

責任編輯:張露丹

稽核、總值班:陳鴻

監制:靳麗娜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點分享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點收藏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
113萬人次線上逛展!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