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1949年8月30日,毛澤東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發一封電報,邀請遠在湖南的仇鳌前來北平,參加即将召開的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共商國是。

當時仇鳌已然歸隐故鄉,不聞窗外事,遂回複毛澤東:“亦山半肺殘軀,年邁無力,願居林泉,以度餘年。”

仇鳌字“亦山”,“半肺”指的是他兩年前不幸患有肺癌,做了肺葉切除手術,如今隻剩下一半肺了,故旁人又稱他“半肺老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仇鳌如今隻有半肺可用,遭受病痛折磨,況且年齡大了,行走不利,隻願歸隐山林度過自己餘下的生命。

不過,電文所述雖屬實情,然亦有功成身退、淡泊自守之意。

毛澤東看了這封回信感到十分動容,老先生為革命事業奔走一生,如今功成身退、隐居山林,這份胸襟實在讓人感動。于是這次邀請就此作罷。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過了一個多月,仇鳌再次收到了來自北平的電報,不出意料,還是毛澤東發出的。仇鳌靜靜地拿着電報看了一遍又一遍,感動的淚水不斷在眼眶中打轉,末了,他又定定地看着信中那頗讓他動容的一行字:“縱先生無意職位,亦請來京歡叙。”

拳拳之枕,惓惓之意。面對毛澤東發出的第二次邀請,仇鳌深為感動。是了,他跟毛澤東是幾十年的好友了,好友叙舊哪裡有拒絕的道理?

之後的一個月時間裡,毛澤東又再次親發電報,誠懇真摯地邀請仇鳌先生來北京。湖南省政府仇亦山先生:

先後兩電均敬誦悉。來京賜教,極表歡迎。何日命駕,尚祈電示。毛澤東 戍篠。

一日,仇鳌家裡的大門被敲響了,外面還傳來了年輕的聲音在喊着:“先生,先生。”

仇鳌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幾個年輕的士兵,經過詢問,仇鳌得知他們是從湖南省軍區來的,是毛澤東的訓示。這些年輕的士兵陪伴着這位年邁的老人,并跟他聊了很多外面的事,讓仇鳌心裡對外界多了一絲好奇。與此同時,仇鳌也感受到了毛澤東的情深意重,他決定去北平見見自己的老朋友。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奈何如今已經11月份了,要知道,北平的冬天是很冷的,考慮到仇鳌老先生的身體狀況,毛澤東堅持讓他來年開春再來。到了1950年初,仇鳌帶着一家老小來到了北京,毛澤東特意在中南海設宴款待,出席宴會的還有章士钊、林伯渠、符定一等人。

仇鳌的到來讓毛澤東欣喜萬分,他激動地對在座的人說:“早年我們在長沙鬧革命,亦山先生贊助最力,對我們的革命是幫了大忙的,當時他給我們籌集到好幾千塊大洋,這筆錢很頂用,為我們黨的事業出了很大的力氣。對我們做了好事的朋友,我們是不應該忘記的。”

實際上,仇鳌做的貢獻遠不止這些,下文自會提到。

聽了毛澤東的誇贊,仇鳌先生笑了笑,然後謙虛地搖了搖頭。毛澤東接着說:“您老人家執意不做官,那就和我一起住到北京來。那樣,我找您老人家友善,您要見我也容易了。您老人家就在全國政協任特邀委員,就來開開會就行了,如何?”

仇鳌很感動,就應下了這份“差事”。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毛主席給仇鳌的電報手稿

1950年2月,毛澤東準備再次邀請仇鳌擔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及參事室主任,如果按照仇鳌往常的性格,他一定會以自己年邁不能勝任而推脫。毛澤東深知仇鳌老先生的脾氣和秉性,決定“對症下藥”。

某一天,毛澤東親自來到仇鳌先生在北京的住處,對仇鳌先生說明自己的來意後,無意官場的老先生果然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毛澤東風趣地說:“您去挂個名嘛!人常說,國民黨稅多,共産黨會多。你隻要去開開會就行了,喜歡聽就聽,不喜歡聽就起身走人嘛!”

那麼,仇鳌究竟是何許人也?毛澤東為什麼會一次又一次地邀請他“出山”?他究竟有什麼過人的本領?

仇鳌出生于1879年的湖南湘陰,家境貧困,父母均為務農人員,小時候的他根本上不起學。到了1895年,也就是仇鳌14歲的時候,他才開始上學,不過他學習努力刻苦,很快就超過了同齡的人。

1904年,仇鳌赴日本明治大學求學,順應當時時勢,仇鳌由原來的師範專業改成了政法專業。這期間,仇鳌在日本遇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對他以後的影響很深,他就是孫中山。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孫中山

仇鳌深深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他在東京積極參加華興會,後來成為中國同盟會成員。

1906年,仇鳌從日本回國參加反清的民主革命鬥争,還參與策劃起義、發動戰事,但由于仇鳌遭到了小人的記恨,他的行動很快就被清政府得知,他不得不再次東渡日本。

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發,仇鳌接到了回到湖南改組同盟會的指令,于是離開祖國長達5年的仇鳌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湖南。1912年,同盟會改為國民黨,仇鳌當上了國民黨湖南副支部長。

後來,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勝利的果實,他還妄想複辟帝制,這是國民黨和各民主人士所不能容忍的,在那之後,仇鳌又參與了讨伐袁世凱的運動,但這場運動還是以失敗告終,就連宋教仁也遭到了袁世凱的暗殺。

就這樣,仇鳌再次遭到了追殺,不得已又逃亡到了日本。直到1916年,仇鳌奉孫中山先生之命後回國,來到長沙進行革命活動,也就是在這裡,仇鳌和毛澤東相識了。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青年毛澤東

當時一些湘籍留日學生在嶽麓書院聚會,毛澤東、仇鳌、蔡和森等人都來了,起初他們并不相識,還是在楊昌濟(毛澤東的嶽父)的引薦下,兩人才逐漸熟絡了起來。毛澤東等人對仇鳌這十幾年跟随孫中山的經曆很感興趣,于是楊昌濟就請仇鳌來講講這些年來,他追随孫中山所經曆的革命事件。

通過這次聚會,毛澤東對仇鳌這個人很是欣賞,在聚會過後的第二個星期,毛澤東就專程跨越了大半個長沙來拜會仇鳌,想跟他繼續讨論有關革命經曆。仿佛那個時代的人對于研究學問、探讨革命道路有着極大的熱情,他們不僅不會覺得累,還經常會廢寝忘食,毛澤東就是這樣的人。

那日,毛澤東一大早就從家裡出發往仇鳌家的方向走去,當他走了很久的路,才到達仇家的時候,敲了半天門卻沒有人響應。這時候仇鳌的鄰居正出門,他對毛澤東說:“仇鳌一大早就出門辦事去了,要到晚上才回來哩,要不你先回去吧。”

聽了這話的毛澤東不但沒有打退堂鼓,反而坐在小闆凳上足足等了一天。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傍晚時分,仇鳌終于回家了,當他走到路口時,遠遠地看到了毛澤東坐在自己家門口,走近打了招呼才知道,毛澤東已經在這裡等了自己一天了。

仇鳌感到有些難為情,同時又被毛澤東的做法深深地感動到了。他趕快把毛澤東迎進了自己的家,并給他沏上了一杯熱茶,随後兩人就開始聊了起來。

那天晚上,仇鳌和毛澤東一直聊到了深夜,兩人絲毫不覺得累,也沒有一絲困意。後來仇鳌見天晚了,就留毛澤東在家裡過了一夜。

毛澤東喜歡聽仇鳌講辛亥革命的往事,他也同樣贊賞孫中山先生的思想,他也有一腔革命的熱血,苦于無路釋放。而仇鳌也同樣欣賞毛澤東,并将他視為自己的知己。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自從毛澤東和仇鳌那一天晚上的暢談之後,他們兩人的革命聯系更緊密了。在毛澤東創辦《湘江評論》之前,他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又不敢貿然實施,聽聞仇鳌有辦報經驗,于是毛澤東就去找仇鳌讨論相關的辦報事宜。

後來,官方的《湘江評論》一共辦了四期就停刊了,但仇鳌卻儲存了完整的五期《湘江評論》,并将一直将它們視若珍寶,把它們完完整整地堆放在書櫃的深處。原來,毛澤東每次辦好一期都會給仇鳌留一份,一共辦了五期,隻是最後一期沒有發行罷了。

然而在1927年的馬日事變中,這五期《湘江評論》不慎遺失了,這也成為了仇鳌的遺憾。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湘江評論

1920年下半年,毛澤東一行人成立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專門邀請仇鳌前來參加,還力薦他做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組長。後來仇鳌在1951年回憶起這件事時,感慨頗多,他覺得自己與毛澤東的很多想法都不謀而合,内心也因毛澤東的信任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1920年,毛澤東邀請他加入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時候,仇鳌曾問是什麼原因,毛澤東說:“隻因先生的話與我們的宗旨是符合的。”仇鳌十分感動,特意寫了一首五律《寶劍》贈送給了毛澤東,詩中的那句“一劍存知己,天涯萬裡行”很是經典。

1920年,仇鳌擔任了船山學社的社長。第二年8月,毛澤東等人剛剛結束上海中共一大的會議,随即就回到了湖南,他們回到湖南的一個多月期間都住在船山學社裡。住在這裡一段時間後,毛澤東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後來毛澤東一行人找到了仇鳌,并向他表明了自己想要辦一所自修大學的意圖。

毛澤東想仿照古代書院的形式辦一所大學,将現代學院的教學内容融合進去,一邊弘揚民族文化,一邊接觸先進科技。得知毛澤東的這個想法,仇鳌心裡很是高興,他大力支援毛澤東辦一所這樣的大學,因為人才實在是太稀缺了。

然而,想法固然是好的,落實起來可就很難了。首當其沖的就是資金問題,沒有資金的話辦學場地和教員的問題都無法解決,談何辦學呢?仇鳌很快就知道了毛澤東他們遇到的困境,于是特地将船山學社的房屋騰出來了幾間,供毛澤東辦的自修大學使用,不僅如此,仇鳌還給了毛澤東許多經費資助。

這件事讓毛澤東心裡很是感激,一直到了建國後,毛澤東還是沒有忘記當年仇鳌資助自己辦學的恩情,一直感恩在心。這才有了開頭中所講的“毛主席三邀仇鳌進京”這個場景。

實際上,毛澤東辦學不隻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學習知識,還為了更好地宣傳馬克思主義,通過教育讓新一代的年輕人了解馬克思主義。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仇鳌生性倜傥,豪放樂觀;毛澤東雍容大度,出語诙諧,二人雖年紀相差十多歲,而談話契合,竟日不厭。毛澤東曾說,遇家鄉人,講家鄉話,喝家鄉酒,吃家鄉菜,是生活中一大樂趣。

1965年秋,毛澤東偶過仇鳌寓所,遂命停車,入室省視老人,他們又坐到一起暢叙長達 50年的往事和友情,也談目前國際國内局勢。據仇鳌老人的孫女回憶,那天的天氣特别晴朗,小院裡的棗樹也紅透了,看着甚是喜人,他們倆就這樣在院子裡欣賞了好一陣。叙談良久後,毛澤東告辭時,還一直攙扶着已過古稀之年的仇鳌,走到了家門口。

毛主席盛情三邀仇鳌進京,對方卻無意官場,主席:您老開開會就行與毛澤東相識仇鳌和毛澤東的“革命互動”小結

毛澤東将仇鳌看作是一個“老大哥”,由于閱曆豐富,毛澤東有很多問題都會去請教他,而且他對毛澤東從來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總是會在關鍵時刻幫助毛澤東走出困境。對于仇鳌來說,毛澤東也是人生中不可替代的一個知己。正是年輕時兩人惺惺相惜、志趣相投,是以毛澤東才在建國後,無論如何也要邀請仇鳌來到北京居住。

當時為了革命抛頭顱、灑熱血的人們有的已經光榮犧牲,有的遭受病痛的折磨,有的幹脆歸隐山林、不問世事,這些人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英雄,我們始終要謹記于心。不管過了多久,他們永遠都是國家最珍貴的财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