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位中國企業家在三年裡跻身全世界最成功的女性之列

作者:福布斯
這位中國企業家在三年裡跻身全世界最成功的女性之列

圖檔來源:stefen chow for forbes

今年1月,39歲的汪瑩旗下的電子煙公司霧芯科技(rlx)在紐約證交所上市,也讓她一躍跻身于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群之列。如今,這位曾在寶潔和優步工作過的職場老将即将面臨來自中國監管機構和對她的公司持懷疑态度的投資者的威脅。

從3月22日上午開始的55個小時内,中國電子煙公司霧芯科技的股價暴跌54%,使得這家初創公司的市值削減了160多億美元。由于投資者因中國煙草監管機構可能對電子煙行業進行打擊的消息而将該公司的股票進行了抛售,以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即将開始執行一項新的法律,要求中國在美上市公司提供審計,否則就将面臨退市的風險,這種低迷持續了近一周的時間。

然而這隻是這家在三年内從無到有,并成為了中國最大電子煙品牌的公司過山車般的曆史上的又一次轉折罷了。就在兩個月前,該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大舉上市,籌集了14億美元,使其四位聯合創始人紛紛跻身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列。

其中就包括該公司39歲的ceo汪瑩。作為中國57位(這也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豪之一,汪瑩在霧芯科技上市的當天身家為91億美元,這要歸功于她持有的該公司20%的股份。現在她的身家降至了29億美元,但她聲稱自己完全不受股價波動的影響。她在3月初告訴《福布斯》說:“這并不影響我,”并稱她甚至連一個股票交易賬戶都沒有。“我每天都專注于我的工作,那就是解決各種問題”。

據總部位于上海的灼識投資咨詢的調研顯示,汪瑩已經帶領着霧芯科技從2017年的一個想法一步步發展成為如今占據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子煙市場60%以上份額的巨頭。

盡管監管機構對電子煙的不信任日益加深,而且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電子煙和吸煙者面臨更高的風險,但悅刻電子煙的銷售額在2020年仍然增長了147%,達到5.85億美元,淨虧損僅為2,000萬美元。2018年是悅刻營運的第一年,該公司公布當年的營收為1,900萬美元,為悅刻的快速增長做了一個圓滿的注解。在中國的3.08億煙民中,隻有略高于2%的人使用電子煙,相比之下,美國的3,400萬煙民中有近三分之一使用電子煙。2019年,悅刻有着足夠的成長空間。

“這個領域至少在未來20年内都将繼續保持增長,”證券交易公司william o'neil的執行董事兼分析師tristan d'aboville說。“考慮到(中國的)人口規模,中國将成為電子煙的下一個大市場。”

然而嚴重的威脅還在後面。3月底,中國政府監管機構公布了規則草案,拟把電子煙歸類為煙草制品,并有可能将其納入中國煙草集團這個國家壟斷企業的控制之下。如果監管機構選擇以與香煙相同的方式監管電子煙,而不是将其作為定義模糊的科技裝置,這可能會讓霧芯科技辛苦争取來的市場佔有率迅速蒸發。

“更嚴格的監管将大幅削弱國内電子煙市場,”專門為煙草和電子煙公司提供合規服務的律師patricia kovacevic說。

對此,霧芯科技反駁說,目前還不清楚相關規定會如何改變,甚至是否會改變,并且它計劃在4月22日之前向監管機構送出回報意見。去年,該公司還成立了一個生物科學實驗室,專門研究電子煙的健康風險。此外,現在去判斷法規會制定到什麼程度還為時過早,雖然分析師們列出了一系列可能的結果,從消費稅——幾乎肯定會出台,但不太可能對悅刻的命運産生巨大影響——到國家控制的許可證和配額制度,後者的可能性較小,但會大大縮小該公司的市場範圍。

“在傳統的煙草行業,卷煙的銷量和價格都是由中國煙草總公司制定的,”北京投資公司華興資本的消費者研究主管charlie chen說。“如果這一規定适用于電子煙,那麼電子煙公司的所有價值都會被抹去,但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雖然汪瑩并不聲稱自己知道所有的答案,但她也沒有屈服。“我又不是什麼女超人,”她說,“棘手的問題能激發我的靈感。”

汪瑩在中國西部城市西安長大,并在那裡上了大學。她将自己在那裡的生活描述為“平靜”,并稱她在大學裡閱讀了從金融教科書到哲學家埃裡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的各類書籍。2005年,她從西安交通大學金融專業畢業後,在廣州的消費品巨頭寶潔公司擔任了管理教育訓練生。

她在寶潔的美容和個人護理部門做了3年的項目經理,随後移居香港,與人共同創立了一家小型投資公司。但不安分的汪瑩并沒有在那裡待太久:到2011年,她已經跑到地球另一端的紐約,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攻讀mba。這段經曆改變了汪瑩這個西安人,讓她突然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裡的各種機會讓我震驚,”她回憶說。“紐約與西安截然不同,西安的節奏很慢。但是在紐約,你很難放慢腳步。這讓我有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心态。”

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她的下一站來到北京貝恩咨詢公司,在那裡工作了一年之後又在優步中國(uber china)和滴滴出行工作了四年,這二者于2016年合并。當時汪瑩的任務之一是幫助優步中國在杭州鋪開業務。作為上海以南一個擁有1,000萬人口的城市,拼車服務當時在那裡還不常見。

“優步已經來到杭州了,但是人們并不知道。司機們對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不感興趣,是以我每天都在琢磨怎麼和他們溝通,” 她說。“它要求我以創業者的身份去工作,并且克服員工們通常不需要面對的挑戰。”

到2017年,電子煙在美國已經随處可見:總部位于舊金山的電子煙品牌juul labs獲得了超過1億美元的早期融資,并且越來越受歡迎,但在中國,電子煙仍是罕見的景象,當時中國3億多煙民中隻有不到0.5%的人使用電子煙。在北京,汪瑩這位36歲的職業女性媽媽也正在努力戒掉偶爾吸煙的習慣。衣服上的煙草味讓她感到尴尬,是以她在下班回家後會急忙去衛生間把衣服換掉。

更糟糕的是,她的父親每天都要抽兩包煙,這個習慣對他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于是汪瑩轉而開設嘗試電子煙。“我試了所有的(電子煙)産品,但大多數的使用感都很糟糕,” 汪瑩說。

沒過多久,汪瑩就察覺到了市場機會,并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中國有很多煙民,其中許多年紀較大的人正像她父親一樣在努力戒煙,于是她決定打造一個能吸引他們的品牌,用别人無法做到的方式。

“我意識到,解決辦法應該是别的東西,而不是強迫他戒煙,”她在回憶起自己質疑父親吸煙習慣的那次談話時說。“就在那時,(電子煙)引起了我的興趣。”

第二天,汪瑩遞交了辭呈,通知滴滴兩周後離職,并着手拉五名同僚入夥。她在2018年1月創辦了自己的新公司。入夥緻富的人裡面,汪瑩寶潔時期的同僚蔣龍身家13億美元,目前負責霧芯科技的銷售和經銷。汪瑩在滴滴的同僚聞一龍身家8.7億美元,上司霧芯科技供應鍊部門和産品開發。曾在滴滴和汪瑩共事過一年的杜冰身家3.7億美元,擔任relx國際的ceo(relx國際是面向海外市場的獨立公司)。品牌營銷負責人唐強和戰略發展負責人楊揚子是六名共同創始人的剩下兩人。

為了推動公司起步,他們一開始找到了面向早期投資者的京東衆籌,後來在2018年6月從idg資本和北京源碼資本獲得了60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霧芯科技的賣點很簡單——設計時尚、操作便捷的電子煙,搭配各色風味,瞄準中國龐大的青壯年煙民。同時,該公司還聘請年輕的畢業生,并把自己包裝成科技創業公司。它向思摩爾國際等合作夥伴采購電子煙零件。思摩爾國際是中國最大的電子煙制造商,掌舵的是新晉億萬富豪陳志平(2019年,霧芯科技70%的産品由思摩爾國際生産)。

彼時,中國電子煙市場監管存在大片空白,而傳統香煙幾乎全由國家煙草局專賣專營。2019年下半年,正式營運一年多後,霧芯科技已經占據了近半的國内電子煙市場。2019年4月,霧芯科技在a輪融資獲紅杉中國的億萬富豪尤裡·米爾7,500萬美元注資。同年9月,霧芯科技在深圳修建了21.5萬平方英尺的工廠,廠内逾4,000名員工緊鑼密鼓地制造電子煙。

一年前,霧芯科技不滿足一成不變的煙草味和薄荷味而設法變換多種口味,甚至不走尋常路開發出“綠豆冰”味道的電子煙。汪瑩表示這是情懷,不少年長的煙民小時候十分愛吃綠豆冰。

汪瑩說:“有一名年長的消費者騎着電動車,騎了六英裡路,穿過北京的大街小巷來到我們的總部。他常去的門店賣光了他想要的口味”。汪瑩也認可這一年齡段的煙民是霧芯科技成功的基石。

品牌的發展不總是一帆風順的。2019年10月,中國監管部門開始加強電子煙行業的管理,禁止網絡銷售電子煙,以防未成年人購買。此舉抹平了霧芯科技20%的生意。汪瑩和其它創始人改變了政策。2020年1月,霧芯科技上海旗艦店正式開張。今天,霧芯科技擁有5,000多家品牌專賣店遍布中國250多個城市。該公司還配備了id及面部識别技術,避免誤售給未成年人。它還推出了一款帶“兒童鎖”的電子煙,隻需應用軟體輕輕一點就可以上鎖。

一年多後,汪瑩發現自己要說服投資者、政府不會想要控制電子煙産業。然而,特朗普于去年10月簽署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再次加重了投資者的疑慮。根據該法案,如果外國公司不允許美證監所審計部門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每三年稽核他們的審計報告,那麼這些公司就有可能被迫摘牌。目前,此條新規遭到了大多數中概股的忽視,包括億萬富豪馬雲的阿裡巴巴等巨頭。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法學教授ehud kamar表示:“三年後,它們将不得不退市,除非中國允許pcaob審查位于中國的審計工作。這些公司的股價會怎麼樣?我的猜測是,它會一直保持高位,直到突然爆發出問題,然後大家就會蜂擁離場。”

霧芯科技拒絕就退市前景置評,而是提到了它向美國證交會送出的檔案,其中包括長達50頁的潛在風險說明,該說明表示中國的新電子煙法規和美國的新法律的實施可能對該公司的業務産生“重大和不利的影響”。

在中國以外,霧芯科技電子煙由relx國際出售,這是一家獨立的私營公司,結構并不透明,汪瑩擔任董事,但似乎沒有所有權股權。華興資本的charlie chen說,霧芯科技可能将這兩家公司分開,以實作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如果中國市場持續增長,那麼相比與規模較小的國際業務捆綁在一起,霧芯科技自身對美國投資者的吸引力将大得多。這隻占總銷售額的10%。相反,如果上市的霧芯科技被中國的國有壟斷企業拒之門外,relx國際的18個市場——包括俄羅斯、南韓和英國——仍将獨立于中國業務。

relx國際正計劃向美國擴張:該公司于2020年2月聘請前juul科學家donald graff上司其向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送出電子煙上市前煙草産品申請(pmta)的計劃。美國市場也有自己的警示故事,比如juul的戲劇性下跌,2018年12月,juul将35%的股份出售給philip morris的母公司altria,該交易對該公司的估值為380億美元,juul達到了自己的高點。兩年後,出于對公共健康的擔憂,altria将juul的估值減記至46億美元。美國仍然是juul和煙草巨頭的天下,這對relx國際來說不太可能是好事——即使它的産品獲得準許,而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kovacevic說:“pmta的送出幾乎與藥物準許的複雜程度相同。他們最好的情況是2023年結束,或者永遠不會得到準許。”

不過,霧芯科技仍然還有較多的時間可以利用:中國有關部門可能需要兩年時間來加強電子煙監管,而這些監管似乎無法完全打擊電子煙。美國證交會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執行任何違反新法律的行為,而霧芯科技可以效仿阿裡巴巴的做法,在中國香港交叉上市,進而彌補這一缺陷。與此同時,中國的電子煙煙民在2020年已經翻了一番,到2023年,電子煙煙民比例将翻四番,達到煙民人群的10%,即3,100萬人,幾乎是目前美國市場規模的三倍——可以創造數千萬潛在的霧芯科技客戶。

在一個最壞的情景中,汪瑩将在國内面臨生存威脅,并在美國退市。但就目前而言,業務正在蓬勃發展,這位39歲的億萬富豪似乎有信心繼續帶領自己年輕的公司達到新的高度。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她說。“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我還有差距需要縮小。”

譯 vivian、young、stephen 校 李永強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