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時間,每次手機發下來,武警四川總隊機動第四支隊的戰士喻求援總會迫不及待地打開新聞頁面。
疫情地圖上,家鄉那片區域顔色最深。“家裡情況如何?姐姐在一線還好嗎?”這些擔憂不停地在他腦海裡旋轉。等待網絡加載的幾秒鐘時間裡,喻求援那早已攀上兩坨“高原紅”的臉,此刻顯得越發焦躁。“如果可以,多希望自己能夠代替姐姐去戰鬥。”想到這裡,喻求援忍不住紅了眼眶。
姐姐喻明英是武漢市中心醫院的一名護士。疫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申請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喻求援想給姐姐打個電話。可想到她前幾次視訊電話中睡眠不足、匆匆扒拉幾口早已涼透的飯菜的樣子,心中不忍,幾番猶豫。
家中姐弟4人,三姐喻明英隻比喻求援大2歲。因為年齡相近,從小喻求援和姐姐就“相愛相殺”,是長輩們口中“最親密的敵人”。兒時,喻求援總是調皮搗蛋,和小夥伴打架,抄别人作業。姐姐發現後,就跑去找爸媽告狀。受到責罰的喻求援便“心生不滿”,沒事兒老找姐姐的茬兒。
喻求援和姐姐讀國小時,學校為了統一着裝,建議大家買校服。那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姐弟4人都在上學,正是用錢的時候,120元錢一套的校服對于他們來說算是奢侈品。姐姐毫不猶豫地将買校服的機會讓給了喻求援。喻求援之前一直覺得自己和姐姐是“冤家對頭”,那次,自己那顆争強好勝的心,仿佛瞬間柔軟了。
讀高中時,喻求援住校,經常提前花光了生活費,到周末放假的時候再向姐姐求助。“不要亂花錢,爸媽那麼辛苦掙錢,一定要用在學習上……”喻求援至今記得,姐姐當年一邊柔聲教育自己,一邊拿出自己省下的錢,幫他墊上回家的路費。
去年,喻求援第一次休假探親。剛到家沒多久,幾年未見的姐姐,手裡拎着喻求援愛吃的小龍蝦也回來了。“醫院旁邊新開了家賣小龍蝦的餐館,味道不錯,知道你愛吃,帶回來給你嘗嘗。”沒等喻求援反應過來,姐姐先開了口。後來,喻求援從父母那裡得知,姐姐前一晚通宵夜班,下班後顧不上休息,直接從醫院坐大巴趕回60公裡外的家中,隻為了早一點看到他。
如今,喻求援和姐姐早已不是當年那對經常“互掐”的姐弟。回望多年成長的路程,喻求援心中滿是溫暖。這個從小就知道體恤父母、守護自己的姐姐,已經成長為一名抗疫一線的戰士,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守護更多家庭的責任。
喻求援撥通了電話,他還是想跟姐姐說幾句鼓勵和暖心的話,可是話到嘴邊,卻忸怩地說不出口。姐姐一下子就看穿了喻求援的心思,安慰道:“小弟,照顧好自己,做好本職工作,不用擔心。如今,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物資都湧向了湖北,大家都在全力以赴抗擊疫情,我沒事兒。”
通話時間很短暫。聽完姐姐的話,喻求援的心似乎安定了下來。
再次走上哨位時,喻求援的腰闆挺得更加筆直,眼神也更加堅定。這一次,他仿佛在陪着姐姐一起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