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Science.com"關注我們!
鈎腹蜂是Trigonalyodea的一部分,Trigonalyodea隻包含trigonalyidae或Trigonalidae。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物種隻有100多種,中國已知的物種隻有40種(Chen et al. 2014)。2013年,當我們在中國修訂該物種時,我盡可能多地檢查了我們發現的标本,包括中國科學院近一個世紀以來收集的标本(例如陳世軒先生出版的模型标本,最早采集于20世紀30年代的标本)。即便如此,我們檢查的标本也不到1000個。可以看出,這種昆蟲非常罕見。
鈎蜂的識别特征:觸手13~32;雄性觸手11-14具有光滑且略微凸起的低角惡性良性腫瘤。雙眼較長,下端靠近上颌的底部。上颌發育不對稱。左右上颌具有不同數量的牙齒;颚唇比為6/3,有幾個2/2,3/2或4/2。前鳍有翅膀,至少有10個封閉的腔室;2個封閉的後翅片室。後腳部分的第2部分。爪子是分叉,内齒比外齒大。以及胸部和腹部油門蓋。而且胸部和腹部往往沒有中脊。雌性蠕蟲腹部的末端是鈎編和彎曲的,是以得名鈎腹蜂。
雖然這些昆蟲很少,但它們的生物學特征是如此奇特,以至于難以置信。鈎蜂的雌性成蟲在植物的葉緣或葉子的肉中産下數千個小卵,然後必須被毛毛蟲吃掉和吞咽,包括鱗片翅膀和葉蜂的幼蟲。鈎腹蜂的卵進入毛毛蟲的腸道後,它們要麼孵化成幼蟲,鑽入毛毛蟲體内供其他寄生蜜蜂(如鵝和蜜蜂)或寄生蒼蠅的幼蟲(如寄生蟲)食用,要麼等到毛毛蟲被蜜蜂殺死并喂養蜜蜂幼蟲,然後再孵化并進入蜜蜂幼蟲開始覓食。換句話說,如果鈎蜂想要繁殖,它的卵必須被毛毛蟲吞下,其他寄生蜜蜂或蜜蜂也必須吃掉。這整個過程,每走一步為鈎腹蜂,一生的生存機率都不到九隻。是以可以說,每一隻鈎蜂都是一個傳說!
我們2014年發表的文章是一本專著。這位前編輯想要一張鈎蜂的生态照片作為封面。我們當時手頭沒有這樣的照片。後來從網上找到日本人有一張美麗的生态照片。我找不到日本的電子郵件位址,并要求他允許釋出它,并說我們會注明圖檔的作者。人們非常高興,答應出版并把原版圖檔發給我。然後由于一些非常愚蠢的原因,它沒有在封面上使用。我很尴尬,不知道該如何向日本人解釋。來吧,這是眼淚。這麼多年,我從未見過活的鈎蜂。昨天下午終于看到了現場直播,并拍了一些生态照片。如果你以後出版一本書,這些照片應該一直被使用嗎?一切都還在自己。

圖 1.Taeniogonalos gundlachii是美國的一種常見物種,正在搜尋刀片。
圖 2.Taeniogonalos gundlachii是美國的一種常見物種,正在搜尋刀片。
圖 3.Taeniogonalos gundlachii,美國常見的物種。将腹部向下彎曲到葉子的邊緣,這種動作被觀察到了幾次,應該在産卵時,但我看了看葉子,沒有看到卵,可能是卵太小或産進了葉肉中。
圖 4.Taeniogonalos gundlachii,美國常見的物種。葉子顯然被毛毛蟲吃掉了。鈎蜂的腹部沿着毛毛蟲吃掉的縫隙邊緣彎曲,這應該是在産卵,我也看了看葉子,沒有看到卵。
參考:
1.陳海,C.範阿赫特伯格,J.他和Z. Xu。2014. 中國三角龍科(膜翅目,三角綱)Zookeys385: 1-207.https://zookeys.pensoft.net/issue/472/
轉載本文請聯系原作者進行授權,請注意本文來自陳華研科學部落格。
相關連結 http://www.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61302-1066866.htm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