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在牡丹園邊上配種了幾十個梅花品種,如今長勢良好新發枝條有的可達2-3米,但就在立秋前後新長的嫩尖,卻屢屢遭受到螟蟲鑽心危害。這讓我想起了早季的玉米沒有螟蟲危害,晚季不施藥的玉米棒子将無一幸免。現在螟蟲危害的還有菜園裡的瓜果蔬菜,像豇豆、辣椒、蕃茄、南瓜等。

以前在搞水稻良種繁育的時候可以使用水劑“殺蟲雙”來防治螟蟲,這是低毒高效型農藥。抓住螟蟲孵化期施藥效果特别好,水稻大田種植專門有農技部門提前報螟蟲孵化代數在什麼期間預防施藥最好,像自家小院種點菜就沒有辦法了。
螟蟲在蘭花新芽或新苗上危害,我在多年前就寫過随筆記錄了危害症狀。近段期間就在外面的菜園與花園中的梅花出現螟蟲危害時,蘭花新苗亦産生鑽芯危害。抽出來檢視發現有許多蟲糞堆積現象,是以,我說蘭花新苗抽芯不僅僅是水傷或感染病害導緻,還有螟蟲在危害。
有時候解剖抽芯苗的腐爛基部就會發現有果蠅幼蟲一樣的白色蟲體在蠕動,在抽出腐爛的葉芯時一般隻能見到蟲糞堆積,像蛆一樣的蟲體卻不見。這與梅花新枝嫩尖一樣的,可見新葉枯萎,蟲子糞便堆積,被吃成中空如管狀的表皮,然,蟲子已經羽化成蛾子飛走了。是以,當蘭室裡發現有灰色的螟蛾時說明就有螟蟲危害。
菊脂農藥對裸露的成蟲有效,但對螟蟲的蟲卵與侵入植株内部危害的蠕蟲是發揮不了什麼作用的,因不具有熏殺與胃毒功能,為此,我在向朱秋潮咨詢除有機磷之外哪些藥可以适用于蘭花上的螟蟲防治?像早期水稻大田使用的水劑“殺蟲雙”就是非常好的針對螟蟲用藥,低毒高效人畜安全。
有時候感覺螟蟲就似米裡生蟲子一樣,難以預防,并令人惡心。螟蟲危害所産生的抽芯症狀,這與鐮刀菌緻腐是有本質上的差別,前者不會傳染到相鄰的植株,但如果後期被交叉感染了鐮刀菌一切就難說了。這也就是腐草病株經高倍顯微鏡檢查感染多種雜菌的原因所在,由于果蠅、棘跳蟲、尖眼蕈蚊的幼蟲狀如微小的地蛆,并喜食腐質殖,故在解剖腐爛的病竈時時常會發現它們的身影。
其實螟蟲入侵與地蛆入侵的通道是不一樣的,螟蟲是由蟲卵孵化後其幼蟲便入侵蘭芽或新苗最鮮嫩組織,芽芯或新苗葉芯處,危害到一定的程度時芽芯與新苗葉芯迅速發黑或褐色枯萎。而果蠅、棘跳蟲、尖眼蕈蚊的幼蟲類似地蛆則是通過新根系入侵,導緻根系腐爛甚至受到鐮刀菌交叉感染。是以說,根腐病是栽培媒體所覆寫下最嚴重的緻病源。當然,這裡還有栽培媒體粉化酸化滋生厭氧菌的推波助瀾。
面對爛芽與新苗抽芯不好區分,行之有效的最好方法就是發現一個處理一個,脫盆清洗分株保種,不要等,更不要怕麻煩。
處暑之後就要面臨變季了,在金魚養殖上水溫将要回落至30℃以下,這時就是微生物繁殖活躍期,要特别着重病蟲害的預防,這與蘭花栽培何嘗不是一樣。即将迎來初秋,蘭花第二次生長小高峰即将拉開,嚴防病蟲害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規模化種植的防蟲防病刻不容緩,科學合理交替用藥,不讓病、蟲産生耐藥性,以確定秋後豐收。
ps:上醫治末病,才是真高明。凡是病蟲害發生就是管理不合格,存在疏忽的地方,用藥不對時,不對症,不科學合理,這都會導緻必然的結果出現。在本文結束時朱秋潮給出了推薦用藥,使用“甲維茚蟲威”防治螟蟲,但該藥在蘭花上沒有使用資料,建議蘭友先行試用,待安全時再進行大面積使用。2021年08月17日萬雲坤于國香居
說明:配圖是春蘭“雪蝶”長勢與花芽!
本文系原創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盜用,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1年08月17日萬雲坤于國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