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剛剛,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權威機構釋出消息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除了前期提到的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之外,還存在一定的糞-口傳播。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說起糞口傳播,一下讓我想起另一個大事件,一個令上海陷入恐慌的傳染病——甲型肝炎。

那是1988年,也是春節前後,當時上海的天氣并不算寒冷,人們正準備過年,全市上下到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息。

但好景不長,就在1月中旬,不少上海人開始出現發燒、嘔吐、全身乏力等症狀。開始人們不以為意,都以為是普通的感冒,但病情的發展越來越不對頭,白眼球發黃,面部和身體也越來越黃。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人們趕緊奔向醫院,卻發現同樣症狀、同時就診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此後,患者的數量開始瘋狂增長,僅僅過了一天,被感染者就達到了1.9萬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年。

在最瘋狂的1月30日至2月14日,每天發病人數均超過1萬例。當時的醫院是人山人海,市區所有醫護人員全都行動起來,病床甚至擺放到了外面的學校、倉庫和旅館,恐慌的情緒席卷了整個上海,令人惶惶不安。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當時疫情的特點是:

1、發病急驟,來勢兇猛;

2、症狀明顯,90%以上的病人出現黃疸,大多數患者轉氨酶在1000u以上;

3、發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市區,以青壯年為主;

4、80%以上的病人有食用毛蚶史。

經過檢查,絕大多數病人被診斷為肝炎,進一步檢查确診為甲型肝炎——一種由病毒導緻的消化系統傳染病。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這場瘟疫,從開始發病到最終被控制,短短3個月時間,就感染了30萬人,31人直接死于本病,直接經濟損失達近5億元(1988年的5億),創出了世界A肝流行新的曆史記錄。

病毒性肝炎分成5個類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雖然都是肝炎,但傳播途徑卻不同。甲型肝炎屬于糞口傳播的消化道傳染病,一般多見于兒童,這一次怎麼會出現以青壯年為主的大爆發呢?

在衛生防疫部門的跟蹤檢疫下,确定了這一次瘟疫的具體傳播途徑。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那時的上海人鐘愛一道美食:毛蚶,這種貝類呈卵圓形,裡面的肉肥美可口,而上海人最喜歡的是将新鮮的毛蚶,拌點調料生吃,或者在沸水中短暫的(5~10秒鐘)浸涮就食用。而A肝病毒就“隐藏”在毛蚶中。

上海88年出現A肝的原因

上海人生吃毛蚶的習慣也不是從1988年開始的,為什麼在1988年出問題呢?

那時的毛蚶養殖環境,已經開始受到了人畜糞便的污染。主要的養殖地之一江蘇省啟東縣沿江有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洩入長江,其中就包含A肝患者排洩出的A肝病毒,而病毒就随着毛蚶的繁殖而大量繁殖。

大部分毛蚶的運輸工具為農船,而這些農船在運輸毛蚶前根本就沒有進行衛生處理。經調查發現,還有一個污染因素就是,為保持毛蚶的鮮活度,運輸農民每天都用新鮮大便兌成糞水潑喂毛蚶,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污染途徑。

此外,當時的有關部門對毛蚶等食品的衛生管理、監督、檢測跟不上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A肝病毒患者的排洩物未經處理,排洩物污染了水,水污染了毛蚶,對毛蚶的檢驗檢疫缺少,人們不經加工生吃,一道道關口失守,最後釀成大禍。

從上海的A肝爆發事件,也許你對“糞口傳播”有了一定的了解。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糞口傳播是傳染病的一種常見傳播方式,也叫做經消化道傳播。

一些傳染病的病原體(細菌、病毒、寄生蟲等)能夠在大便中存活,随糞便排出體外後,污染了手、食物或者水源,又從口進入人體内,将疾病傳染給其他人。

常見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傳染病有A肝、戊肝、傷寒、霍亂、手足口病,還包括一些寄生蟲疾病,比如縧蟲病、蛲蟲病、蛔蟲病等。

常見的糞口傳播途徑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飲用被污染的飲料;或者接觸污染的物體或表面,然後手接觸到口;或者直接接觸到感染者,比如顧病人,與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其他情況還有,農民用污染的糞便給蔬菜施肥,如果沒有将這些食物充分洗淨燒熟,吃了這些食物的人就可能被感染;再如,病人排便後沒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接觸了别人的食物或餐具,那一起用餐的小夥伴們就會被感染。

一般來說,如果病毒污染了一般的生活用品,通過日常生活接觸引起的糞口傳播大多數散發性發病。

但是,如果病人的排洩物污染了水源,則可能導緻大範圍的流行。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是以,對糞口傳播途徑傳播的傳染病,對患者的嘔吐物、大便等排洩物的衛生處理,避免污染水源是重中之重。

而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采取如下的個人防護措施進行預防:

1、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飯前便後正常洗手,加工食物前把手洗幹淨。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認真清洗。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3、所有的食品尤其是海産品、水産品等應深度加工後食用。

4、提倡喝開水,不要冷熱水混合飲用,避免因桶裝水污染引起發病。

5、感染者或者可疑者應遠離廚房或食物加工場所,不能加工食物。

6、及時用含氯漂白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清洗時應戴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後認真洗手。

而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因為出現了新的傳播途徑,那預防措施還要做出相應調整并增加内容。

輕症患者居家隔離時,應格外重視個人與家庭成員的手衛生,盡可能避免與家庭成員共用衛生間。如無單獨衛生間,每次使用後可通過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可有效滅活新冠病毒的消毒劑,做好居家隔離消毒。

重症患者,由專業人員進行消毒處理。

總而言之,對糞口傳播的傳染病,洗手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提倡用七步法勤洗手: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1、吃東西前洗手:吃東西時,難免雙手會接觸食物,容易将病毒吃下去。

2、如廁後洗手:如廁後雙手可能沾染尿液或糞便,或是碰觸馬桶蓋、開關門、沖水時也可能沾染病菌。

3、擤鼻涕後洗手:擤鼻涕後雙手可能沾染大量病菌。

4、戴口罩前後洗手:雙手可能會接觸病菌,未洗手就帶口罩,病菌容易接觸口鼻。

5、就醫前後洗手:醫院環境容易存在病菌。

6、處理食材前後洗手。

7、接觸寵物之後洗手。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也曾出現了闆藍根的搶購熱潮,那也許是建國後第一次搶購中藥熱潮。

也許是為了安慰群衆和保持社會穩定,專家宣傳說闆藍根可以治療A肝,并在醫院對普通A肝病人服用闆藍根治療。消息一出,闆藍根便被上海居民及周邊省份居民搶購一空,國家也組織全國各地的闆藍根集中向上海調運。

當時,上海人在家裡接待客人時,能為客人泡上一杯闆蘭闆,也成為當時一種時尚和禮遇。

3個月感染30萬人,那年由糞口傳播引發的傳染病

河北省安國縣(北方主要的中藥材集散、加工地)有人後來回憶說,上海A肝事件前,闆藍根賣不出去,許多家庭當柴禾燒。事件爆發後,人們把闆藍根從柴草堆裡抱出來就能賣個大價錢,因為那個事件,也催生了許多富翁。

從現在來看,A肝是一種能自愈的疾病,絕大部分病人不用特殊的治療,闆藍根可能起到了安慰劑或穩定人心的作用。

今天重溫這段曆史,并不是想借此機會點評過去誰是誰非,而是提醒大家,控制現在的傳染病,我們還有哪些環節需要完善。

本文部分圖檔來源網絡,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