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迎來了白露和秋分兩個節日,國家進入了夏秋轉換季,諺語說"白露節過後,夜晚冷熱",晝夜溫差是這一時期的一個特點。經過6、7、8個月的水産動物生長旺季,養殖池積累了大量殘留餌料、糞便等,經過連續發酵,不僅消耗了水中的含氧量,還造成氨氮和亞硝酸鹽等名額增加。池塘水體在溫差較大的情況下,會出現上下對流,導緻池底有害元素擴散到所有水體,容易導緻多種水生動物疾病的發生。9月,重點将放在以下水生動物疾病上。

一、疾病預測

(1)魚類中可能發生的疾病

1、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症:能感染大部分淡水魚,具有病程快、死亡率高等特點,特别是水溫持續在28°C以上,高溫季節後水溫仍保持在25°C以上時發病率高,病害可通過魚類疾病傳播, 細菌污染餌料、器具和水源、鳥類也會引起疾病在不同養殖池之間傳播,國家淡水魚區需要重點防控。

2、錦鯉疱疹病毒病:主要危害鯉魚和錦鯉,病毒傳播迅速,可感染所有年齡段的鯉魚和錦鯉,導緻死亡率較高,适宜水溫23~28°C(低于18°C,高于30°C不會造成死亡), 主要通過水準傳輸。每個鯉魚和錦鯉養殖區都需要重點防控。

3、鯉魚浮腫病:主要危害鯉魚和錦鯉,發病溫度為7~28°C,具有發病迅速、死亡率高等特點。病魚的臨床症狀有嗜睡、眼睛凹陷、鰓腐爛、皮膚潰爛等,與錦鯉疱疹病毒病的症狀相似。每個鯉魚和錦鯉養殖區都需要重點防控。

4、細菌性腸炎病:草魚、鲱魚發病率高,從魚種到成年魚都可以生病,鯉魚、蛞蝓也有少量的病害發生。水溫在18°C以上時疾病開始流行,25~30°C是高峰期的流行,常與細菌性佝偻病、紅皮病等并發,導緻死亡率較高。所有草魚、鲱魚養殖區都需要重點防控。

5、輪蟲病:是輪蟲大量寄生蟲在魚體内皮膚或鰓部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明顯的輪蟲、粗棘輪蟲等,是我國魚類生産中比較流行和有害的寄生蟲病,全國各地養魚區都發生過,在連續多雨的天氣中要特别注意暴發的病害。

6、錨頭病:所有年齡段的淡水魚都會造成危害,特别是對魚種危害最大,水溫在12~33°C期間錨頭大量繁殖,并引起疾病,可普遍在全國各地流行,包括廣東、廣西和福建等較為嚴重。

(二) 對蝦可能産生的病害

1、白斑綜合征:一般水溫在18~30°C時容易爆發,主要危害對象是萬那賓蝦、中華蝦、日本蝦等,沿海蝦類主要養殖區需要重點防控。此外,湖北、江蘇、安徽、江西等地主要養殖區的科氏原蝦也需要加強病害防治。

2、桃拉綜合征:俗稱紅尾病,主要危害瓦納賓蝦,發生在蝦蛻皮期,病蝦不吃或吃少量食物,發病蝦尾扇發紅,甲殼類皮膚出現點壞死。通常在溫度變化1~2天後,特别是水溫升至28°C後易患病。該國萬納賓的所有對蝦養殖區都需要以預防和控制為重點。

(三) 螃蟹可能引起的疾病

河蟹腸炎:是河蟹養殖中常見且常見的疾病,特别是在梅雨或高溫季節比較容易發病。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水質惡化、底底變質、餌料不新鮮等。所有河蟹養殖區都應注意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

(4)其他可能發生的疾病

1、腸道出血性疾病:又稱出血性腸壞死,是由親水性單核細胞菌病引起的,在我國大部分養殖區普遍存在,伴有感染快、感染快、死亡率高、危害嚴重等特點。該病的适當水溫為25~30°C,我國南部鹌鹑養殖區應予以密切關注。

2、腮腺炎疾病:發病早,少數背心有白點症狀,容易被忽視或誤診,本病有頸部腫脹、全身腫脹、器官出血等症狀。腺炎是一種感染迅速且死亡率高的疾病。該病主要發生在幼兒和幼兒的長期發展中。受歡迎的季節是從6月到9月。水溫最嚴重,在25至30攝氏度之間。所有養殖區都應嚴格控制和控制。

此外,淡水魚的一般養殖還需要注意預防和控制腐爛、紅皮病、細菌性腸炎和癬病。羅非魚需要注意鍊球菌病和羅武病毒病的防控。斑點叉尾專注于預防和控制敗血症。大黃魚需要注重預防和控制,以刺激隐蟲病。對蝦還需要注意腸炎和弧菌病的防控。

二、防控措施

(1)及時調整水質。可更換,加滿新水,保持池塘水質良好,溶解氧充足。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劑、水質改良劑等方法來調節水質。我國南方養殖池塘的地表水溫仍能達到較高的溫度,較高的水溫不利于大多數品種的生長,需要提高池塘的水位,不僅可以使水溫适合水生動物的生長,而且要保持水質的相對穩定。

(2)加強飼料管理。確定飼料新鮮且不變。确定每天投餌量後,根據天氣、水溫、水質、食魚等條件合理安排投餌量,盡量減少餌料殘留量的産生,在魚病處理期間适當控制餌料量。

(三) 科學使用制氧機。通常每天早上打開充氧機一段時間,中午打開充氧機2~3小時,促進水的上下交換,通過氧氣增強劑的攪拌,使上層的氧溶性水體到達底層,保證上下池溶解氧的平衡。定期打開充氧機還可以打破水體的溫度分層現象,使品種在溫度範圍内繁殖。

(四) 适當的營養補充。高溫期是水産動物病害發率高的一種,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多元、三黃粉、免疫多糖等,以增強水中生動的物體品質,提高抗病能力。

1

廣東省水産養殖病害預測

廣東省9月雷暴多,台風多,水溫高,養殖病是旺季,要做好病前防治工作。并注意做好風、防洪措施,特别是大雨過後,要注意池塘水質的各種理化因素變化,及時控制。羅非魚鍊球菌病、海洋魚類刺激隐細菌、蝦類急性胰腺壞死綜合征(俗稱"偷死病")正處于疫情高峰期,主要養殖區要加強對這些病害的監測,提前做好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爆發。

一、疾病預測

1、淡水養殖魚類:易發輪蟲病、癬病、錨頭病、細菌性敗血症、腐爛性佝偻病、腸炎、潰瘍病、夜蛾病和虹彩病毒病,重點為全省繁殖區。

2、草魚:魚種階段易發生出血性疾病,重點集中在全省草魚池塘養殖區。

3、羅非魚:易患鍊球菌病。重點關注粵西和珠三角的繁育區。

4、魚類:易患腮腺炎、紅底闆病,重點在珠三角養殖區。

5、海洋魚類:易誘發隐核細胞增多症和虹膜病毒病,重點沿海養殖區。

6、對蝦:易患白斑綜合征、肝胰壞死綜合征,主要集中在粵西、珠江三角洲等高密度養殖區。

預防和控制措施

1、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殖,餌料大量殘留,廢物沉積在池塘底部造成水質惡化,易誘發各種水生動物病害。正确使用微生物制劑、水質改善劑等方法來調節水質,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改變,充滿新的水,保持池塘内充足的氧氣,控制水質,保持良好的水質是預防疾病的關鍵措施。

2、在高溫季節,池塘的最高地表水溫可達到34°C左右,超過正常生長的育種品種适宜的水溫,池塘的高水溫不利于大多數養殖種類的生長,在高溫季節适當提高池塘水位, 一方面可以獲得适當的水溫,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水質的相對穩定。

3、科學開啟充氧機,堅持清晨及時啟動增氧器,中午再開啟充氧機2-3小時,促進水體上下交換,通過氧氣增強劑的攪拌,使上層高氧溶性水體到達底層, 保證池塘上下層溶解氧的平衡。高溫天氣池塘水溫較高,水溫較低,會出現水溫分層現象,是以,高溫天氣啟動充氧機的另一個目的是打破水體的這種分層現象,使養殖物種盡可能在溫度範圍内。

4、科學調整飼料投飼量和時間,中午高溫上部水溫明顯升高,是以清晨可以喂食,下午後期投飼,減少養殖品種因進食而造成的灼傷。高溫期是水生動物疾病高發,定期添加多元、三黃粉、免疫多糖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随着養殖品種攝入量的大幅增加,生長速度加快,以及高溫期水質易惡化,魚肝和膽汁在壓力下,是以建議定期服用肝膽藥物,增加魚的抗藥性。

三、主要疾病防控措施

1、預防隐核增多症的刺激:(1)合理設定網箱,使水流交換順暢,放養密度應适當。(2)人工飼料配飼料,減少冷凍魚、鮮魚為飼料。(3)淡水給病魚洗澡3~20分鐘。(4)喂養多元和免疫增強劑,以增強營養,提高抵抗力。

2、預防羅非魚鍊球菌病:(1)減少餌料投飼,盡量減少放養密度,減少脅迫因素,改善養殖環境,增加打開制氧機的時間,保持池塘氧氣充足,條件和适當降低水溫。(2)灑上微生物制劑和基質改良劑,調節水質,添加多元免疫增強劑來補料,增強機體,可用危害較小的消毒劑進行全池消毒,控制水體中的有害細菌。

3、預防蝦類急性肝胰壞死綜合征:(1)用含溴制劑對池塘底部進行消毒。(2)根據鹽度,混有草魚、皮胡須鲭魚、美洲紅魚或軍用曹魚。(3)為了降低蝦消化道的pH值,建議在乳酸菌發酵後每天喂食1-2次飼料。

病害防控方法應當根據品種養殖的實際情況,在專業機構或者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

2

江蘇省水産養殖病害預測

9月,進入"白露"、"秋水"氣,水溫溫度下降,水環境适宜魚類生長,飼料投喂進入高峰期,魚類生長加快。但晝夜溫差增大,養殖池内水量急劇變化,水中溶解氧量減少,加上養殖池内殘留餌料,糞便普遍較多,容易造成水質惡化,養殖再次進入易病期。魚類應及時達到上市規格并列入名錄,降低養殖密度,做好魚病防治工作,化解養殖風險。

1、魚類細菌性敗血症、腸炎病、腐爛病、肝膽綜合征:所有淡水魚主要養殖區都需要重點防控。

2、魚錨頭病、癬、鲭魚孢子等寄生蟲病:所有淡水魚主要養殖區都需要重點防控。

3、疱疹病毒病:重點關注鹽城、台州、揚州、常州地區。

4、河蟹腐爛病、腸炎病、震顫病等:重點關注蘇州、台州、鹽城、南通等地區。

5、蝦弧病、白斑病毒綜合征、肝胰壞死等:重點在鹽城、蘇州、南通等蝦類主要養殖區。

1、魚細菌性腐病、紅皮病:混有三黃粉、大蒜素等預防;

2、疱疹病毒病::(1)在疫情前,在飼料中添加适當的免疫增強劑進行免疫預防。(2)對魚類上的常見寄生蟲和從患病魚體内分離出的緻病菌,通過藥敏試驗選擇高效藥物。避免在養殖鲭魚上反複大量使用各種藥物引起的壓力刺激。(3)通過化學藥物和微生态制劑調節池塘水質,優化養殖環境。(4)患病期間可采用"休克"療法,不換水,不外界藥物溢出,不服用抗生素,減少或停止喂食,加氧機,保持水體足夠的氧氣溶解度。并在飼料中适量添加抗病毒天然植物藥物,病情可逐漸緩解,

3、鲭魚孢子病:徹底清除池塘,殺掉寡頭中的水是預防措施之一。黏膜孢子蟲病主要集中在水體感染放射性孢子和感染魚類的昆蟲後的孢子蟲前期。處理時可采用國家規定的水産養殖藥材,淡水魚每立方米水體每使用100個散落3g整池溢出,甚至持續5天。或者選擇國家法規用抗原藥物治療水産養殖。在餌料方面要選擇優質飼料,合理投餌,保證鲶魚能充分投飼,健康生長。

4、魚肝膽汁綜合症:應注意飼料合理投飼、體重比對,添加Vc、免疫多糖等增強免疫力,避免餌料過度投飼、營養失衡。

5、蝦、蟹毛蟲病:适量出水、餌料,保持水質,清潔底部,可預防纖毛蟲病的發生。如果蝦蟹餐桌寄生蟲數量高,則每立方米茶籽餅10-15克的濃度可灑在整個池中。

6、河蟹黑蛞蝓:做好水質控制,餌料新鮮,攪拌好粗飼料,适當混合成多元、免疫多糖等有效預防疾病。

3

湖北省水産養殖病害預測

湖北省9月進入夏末秋初期,早晚溫差較大。水溫适合水産動物現階段生長,魚類病害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會降低。

1.草魚、鲭魚、鲭魚、鲭魚等正常魚類容易發生腐爛病、腸炎、紅皮病、印刷病和細菌性敗血症,主要關注地區是湖北省養殖區。

2.草魚、鲭魚、鲭魚易發生輪蟲病、癬病,是湖北省水産養殖區的主要關注地區。

3.黃疸易發生出血性疾病、腸炎性疾病,主要關注領域是湖北省仙桃、監理、紅湖等主要養殖區。

(一) 預防措施:

1.加強對池塘的檢查,密切關注魚類動态。

2.注意調整水質,适時換水或加滿新水。

3.每月一次撒灑整個生石灰池,平均水深為每英畝1米,含15-20公斤生石灰。

4.及時打開充氧機充氧,改善水質。

5.通過微生态制劑改善水質。

6、鑄造材料嚴格做到"四套"。

(2)防控方法

1.對于草魚等正常魚類細菌性佝偻病、腸炎、血腫性疾病、細菌性敗血症,外用治療:二氧化氯,一定量,每1m3水體0.3~0.5g灑滿整個池。内部服務:氟苯甲,一定量,每1公斤重量的魚混合15~20毫克投喂,1天1次,連用3~5天。

2.草魚、鲭魚、鲭魚輪蟲和癬的防控措施:用0.7g/m3硫酸銅和硫酸鐵(5:2)與整個池内結合。

3.黃疸出血性疾病的治療:可使用氟苯甲醇或甲基苯丙胺,每1公斤重量混合投喂15~20毫克魚,1天1次,連用3~5天。黃疸性腸炎可使用甲西辛,每1kg飼料7g,疾病流行季節,1天1次,5天。

4

四川省水産養殖病害預測

9月将進入秋季"白露"和"秋高",四川省氣溫逐漸下降,預計在18°C至33°C之間,水分負荷力達到峰值,殘留餌料和代謝物沉積較多,病原體易繁殖,易誘發水生動物病害。如遇大雨、強對流等災害天氣,易造成缺氧盤池水質突變或氨氮氮中毒等情況,應加強養殖管理,提前做好防範工作。

首先,警惕疾病

1.草魚:易患腐爛病、紅皮病、腸炎病、跳蚤、錨頭病等。

2.鲶魚:易患細菌性敗血症、腸炎、腐爛病、印刷病、中華鲶魚、錨蚤病等。

3、鯉魚、鲭魚易發生細菌性敗血症、腐爛病、癬等。

4、大口鲶魚、鲭魚易患腐爛性皮膚病、潰瘍病、癬病等,斑點叉尾腸敗血症、斑點叉尾"傳染性腸病"、柱狀病等。

以上疾病,全省各育種區、苗種養殖場、點需高度關注。

1、加強水質管理。及時補充新水、斷電制氧、噴灑生石灰、微生态制劑等措施,改善水質。堅持早、中、晚對池塘進行檢查,密切關注天氣、養殖、魚類活動的變化,防止大雨、雷擊、泥石流等災害的影響,加強防洪、逃生設施,大雨過後,對水體及周邊環境進行消毒。

2、科學育種。飼料優質,飼料營養應均衡合理,可适量補充維生素并添加免疫增強劑,提高魚的抗性,掌握投飼量,不使用黴菌飼料,控制養殖密度。

3、做好疾病預防和吸毒工作。積極掌握魚病防治,及時清除殘留飼料,定期對水産養殖水體、投餌平台、養殖工具、周邊環境進行消毒。及時發現死魚,有條件的實驗室病原體檢測和耐藥性檢測,一旦發現疾病,有針對性地科學規範用藥,確定水産品的品質和安全。

三、處理措施

1、細菌性敗血症,外用:每立方米水,含氯石灰(漂白粉)1克或漂白粉精華(有效氯60%~65%)0.3~0.5克,整個池水溢出,或大黃,每立方米水體2.5~3.7克,先用重量20倍0.3%的氨水浸泡後效果, 然後用水用礦渣滿池溢出,15天1次。内部服務:氟苄星或甲基苯丙胺,每公斤體重15~20毫克混合喂養,每天1次,連用3~5天。

2、腐爛、紅細胞生成病、印刷病、腸炎:外用:8%溴氯氫,每立方米水體0.2~0.3克,全池溢出,15天1次;内科:氟苄星、甲基苯丙胺或伊諾莎星等敏感藥物混合喂養,按說明書進行。

3.斑點叉尾柱病:保持養殖水清潔,控制放養密度,減輕壓力是重要的預防措施,每公斤體重,脫氧菌黴素20~30毫克或氟苄嘧啶10~20毫克,甚至持續5~7天。

4、環蟲病:環蟲病:90%結晶敵蟲,每立方米水體0.50.7克,整個池水溢出,7天後,再灑1次;

5、中國氡病:含氯石灰(漂白粉),每立方米水體15克,用水30厘米左右清除池,或硫酸銅鐵氧體劑(5:2),每立方米水體70毫克,預放浴20~30分鐘。

6、錨頭病:90%的敵蟲結晶,每立方米水體0.3~0.7克,整個池水溢出,可殺死池中錨頭跳蚤的幼蟲,一般每月連續使用2~3次,每隔幾天視水溫而定,水溫過高, 間隔小,反之亦然,或馬尾松針葉樹,每立方米水體37.5克,搗碎的汁液,灑在整個池中,或用新鮮葉松樹枝,每立方米水體115克,綁成魚塘中的幾捆水。

您對上述主題有話要說

點選右下角的"寫消息"釋出您的見解!

點選"拇指",讓我感受到你對我的愛!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重印聲明

源|國家水産技術推廣站、廣東省水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省水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湖北省水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省水産技術推廣站,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者按:年輕戰鬥

對過去的精彩回顧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目前,已有超過50萬人關注加入我們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農業寶藏" - 小龍蝦通行證

精英編輯團隊将于8月至9月派出

他們去了湖北、湖南等小龍蝦主要養殖區

參觀蝦王,解密蝦王蝦的方式

來吧

2018年9月底

舉辦2018中國蝦王大會

聚集小龍蝦精英論壇

重點養殖區500餘畝大型農戶

專為苦苦掙紮的中國小龍蝦産業而設計

探索新模式

到處尋找小龍蝦養殖精英

聚集專家、企業、經銷商等行業人士

對蝦病防治技術手段的交流與碰撞

<h2>

9月這些疾病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全國水産養殖病害最新預測預報

</h2>

戳破原文,向人物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