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上一篇介紹了data grid和文本檔案輸出兩個插件,并通過執行個體介紹插件的簡單使用,如果有這樣的需求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并深入研究插件的其它細節設定。這一篇我們介紹(表輸出)的使用。

1、  target schema:目标模式。要寫資料的表的schema的名稱。允許表明中包含“。”對資料源來說是很重要的

2、  目标表:要寫資料的表名。

3、  送出記錄數量:在資料表中用事物插入行。如果n比0大,每n行送出一次連接配接。否則不使用事務,速度會慢一些。

4、  裁剪表:在第一行資料插入之前裁剪表。

5、  忽略插入錯誤:使kettle忽略比如違反主鍵限制之類的插入錯誤,最多20個警告将被日志記錄。在批量插入的時候這個功能不可用。

6、  使用批量插入:這個選項速度快,預設被選上。

7、  表分區資料:使用這個選項可以在多個表之間拆分資料。例如把資料放到表s1、s2、s3中來代替直接插入資料到表s中。

例如:create or replace view sales as

                    select* from sales_200501

                    unionall

                    select* from sales_200502

8、  表名定義在一個字段裡:使用此選項可以拆分資料到一個或者多個表裡,目标表名可以用你指定的字段來定義。例如:如果你想存儲客戶性别資料,這些資料可能會存儲到表m和表f裡面。這個選項可以阻止這些字段插入到相應的表裡。

9、  傳回一個自動産生的關鍵字:往表中插入行時,是否産生一個關鍵字。

10、自動産生關鍵字的字段名稱:指定包含關鍵字的輸出字段的字段名稱。

1、打開表輸出插件,選擇建立資料庫連接配接和選擇目标表,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2、資料庫連接配接展示,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3、點選測試,連接配接成功說明可以正常使用,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4、點選如上箭頭指向的按鈕,自動執行生成的sql腳本,建立表,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5、執行結果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6、成功建立的表ttt,選擇表為目标表,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7、點選擷取輸出字段,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8、還可以預覽資料,如下圖: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9、錯誤日志錄到文本檔案中,下圖為配置項:

資料對接—kettle使用之三

10、最後點選運作按鈕,可以測試腳本,操作和上一篇部落格中的一樣,這裡就不在贅述了。

總結:表輸出可以自動的建立表及字段,這樣我們可以用它來處理一些特殊的動态的建立表并儲存資料的業務需求,而且表輸出的效率也要比更新插入插件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