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關注”,帶你回顧中國籃壇老一代球員的故事。
李可,身高2.07米,1980年出生于河北。
父親身高1.84米,是個中學體育老師。母親姓可,也是一名老師。父姓+母姓就成了李可的名字。
由于父親非常喜歡籃球,李可從小就在父親指點下練習籃球。父親一心想讓他成為籃球運動員。

一次,李可被田徑教練看中讓他去練跳高。父親覺得對打球有好處,于是李可練了一年跳高。
8歲時,父親拿着兒子的骨齡片,跑到省體育科研所去預測身高,結果是1.98米。參加省裡的籃球苗子集訓時,又被預測身高到2.04米。
這時河北籃球隊想招他打球,可他和父親一心向往八一隊,父親對八一隊情有獨鐘。當得知八一隊就在北京時,父親帶着13歲,個頭兒1.80米的李可來到了北京。
八一男籃教練馬連保接待了他們,可看到李可時,他卻是搖了頭。1.80米的個頭兒顯然是達不到要求的。當時來隊的陳可1.94米。
不過,各種運動測試過後,馬指導看到李可靈活協調,反應迅速,球性娴熟,是塊好材料。隻是身體偏瘦,個頭兒還差點。想來想去,最後決定,測測骨齡,隻要上兩米就留下。
等結果的這段時間父子倆非常不安,怕以前的預測與這回的預測出入太大。為此,他們還去八一男排試了試,但李可近視,人家不收。
最後骨齡預測的結果2.02米。雖沒有過去預測的高,但畢竟夠了格。就這樣李可如願加入了八一青年隊,與王治郅、陳可等成了隊友。
不過,李可内向溫和的性格與一個球員的氣質格格不入。教練讓他打球霸氣點,上場得有點火氣。但李可把勁兒都用在刻苦訓練上。
八一隊的訓練是枯燥的,整天沒日沒夜的訓練,李可不斷的磨練自己的球技。
在青年隊的那幾年李可進步很快,個頭兒也蹭蹭地往上長,位置也從後衛改成了前鋒、中鋒。最後他和大郅、陳可從那批被認為素質最好的青年隊員中脫穎而出,進入了一隊。
1998年,李可參加了耐克籃球夏令營。在來自衆多國家的未來之星中脫穎而出,入選了全明星陣容。李可攻守兼備,他防守賣力,進攻能裡能外。
1998年李可同姚明、劉炜等獲得亞青賽冠軍。
後排左二 李可
但是回到了八一隊,卻一屁股坐在了闆凳上。
1997-98賽季,李可正式進入八一一隊。但是根本就得不到上場時間,基本上在闆凳上欣賞比賽,看着老大哥們在場上打球,李可學到了許多,也增加了比賽閱曆。
在一場八一隊與濟部隊比賽中,第四節老隊員們已把比分之差拉大到30多分時,教練終于派上李可。
第一次上場,他非常緊張,身體發僵。沒多久,他抓住一個機會上了一個空籃。一下緊張全無,接着搶了一個前場籃闆,硬打籃下。6分鐘内得了4分。他興奮地一夜沒睡好覺。
整個賽季22場比賽,李可隻能在大比分領先的時候出場,雖然機會不多,但他從不敢大意。共出場4次,平均得到3.3分。
之後的2年,他一直在替補席末端,成為飲水機最好的守護者。雖然這幾年都是八一隊奪得最後的總冠軍,但他幾乎沒有上場時間,李可卻一點也不氣餒,想着一定要努力争取更多的出場時間,為球隊做出更多的貢獻。
直到2001-02賽季,王治郅遠走美國進軍nba,李可才迎來了真正展現自己的機會。正常賽階段并沒有太多的表現,場均6.3分,3.4個籃闆。
季後賽,王非大膽啟用李可,上場時間比正常賽多了将近一半,場均得分11.8分,5.5個籃闆。
特别是半決賽的首場比賽對陣山東隊的比賽。作為替補登場的李可表現出色,第二節獨得15分,幫助球隊緊咬比分。最終3分險勝山東,李可得到了27分,11個籃闆的兩雙資料。
但是總決賽1-3輸給了姚明帶領的上海隊,得到亞軍。
2002-03賽季,李可依然是替補,但出場時間卻明顯地增加。在八一隊中,沒有明确的替補。隻要你場上發揮得好,就能赢得更多的時間。
正常賽中,李可首次場均得分上雙,得到11分,外加5個籃闆。
季後賽更是有13分和6個籃闆的表現,加上劉玉棟和李楠的神勇表現,在上賽季痛失總冠軍後,他們總比分3-1戰勝了廣東宏遠隊,再次奪回冠軍獎杯。
李可第一次作為主要隊員參與了比賽,并赢得冠軍,對他來說意義非凡,他也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一個巅峰時期。
在拿到cba 總冠軍幾天後,他入選了蔣興權執教的國家隊,備戰2003年哈爾濱亞錦賽,并且在激烈的争奪中留到了最終名單,随隊獲得了冠軍。
2003-04賽季,由于“戰神”劉玉棟接受膝蓋手術缺席了整個賽季。李可打出了個人生涯最好的資料,場均17.8分,6.4個籃闆。八一隊季後賽連續9次進入到總決賽,但最終1-3落敗于廣東,廣東宏遠首次聯賽封王。
2004-06賽季,這兩個賽季,随着劉玉棟的回歸和退役,八一隊季後賽中也首次無緣總決賽,一次第3名,一次第2名。
2006-07賽季,王治郅回歸八一隊,球隊實力大增。李可全勤出戰了整個賽季,場均12.6分,4.8個籃闆。八一隊在總決賽中戰勝了廣東宏遠,第8次獲得cba總冠軍。這也是八一隊最後一次奪冠。
自從2003年首次入選國家隊後,李可因為同位置的競争中落敗和自身傷病的影響,先後落選了2004年雅典奧運會和2006年日本世錦賽。
直到2006年的多哈亞運會,由于杜峰受傷,李可被尤納斯再次招入國家隊,随隊參加了比賽并獲得冠軍。
由于2008年在北京舉辦奧運會,中國男籃直接獲得了參賽名額。
2007年,國家男籃派出以年輕隊員為主的二隊出戰日本亞錦賽,李可作為為數不多的老隊員入選,場均得8.7分,3.3個籃闆,1.3次助攻。但由于球隊實力明顯不足,最終隻獲得了第10名的成績。這也是李可最後一次為國征戰。
2007年國家二隊參加亞錦賽 左一李可
2007-09賽季,八一隊在政策下艱難前行。更是在2008-09賽季首次無緣季後賽。李可表現中規中矩,場均10分左右。
2009-10賽季,李可再次迎來了一個小爆發,場均35分鐘,得到14分,5.5個籃闆。最終八一隊排名第6。
2010-11賽季,由于傷病的影響,李可上場時間也随之減少,場均7分,3個籃闆。八一隊正常賽排名第7,也是八一隊最後一次進入季後賽。
賽季結束後,李可選擇了退役,嚴重的傷病影響了他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李可的受傷完全是因為努力訓練,日積月累造成的。他的小腿肌肉鈣化,使他剛剛30歲就不得不離開球場。
作為一名八一隊隊員,李可在隊中10多年,一直引以為榮。他經曆過八一隊的輝煌時期,也經曆了八一隊的低谷。
退役後的李可并沒有離開八一男籃,也沒有遠離球場,他拿起了教鞭。李可成為了八一青年隊的教練,繼續為八一男籃青訓努力着,為此又奮鬥了近10年。
但是2020年10月,中國籃協宣布八一隊今後将不再參加cba聯賽,八一隊正式地退出了聯賽舞台。曾經統治cba聯賽多年的八一隊徹底地告别了職業聯賽。
富邦集團一直和八一隊有着緊密合作關系,“繼承”了八一隊的cba參賽資格。
2021年7月,cba聯盟官宣甯波富邦男籃俱樂部完成了在中國籃協的俱樂部注冊,将在2021-22賽季加入cba大家庭。李可确定加盟球隊,出任主教練一職。
李可又回到一線隊,出現在了大衆的視野中。由于整體實力明顯不足,球隊排在積分榜尾。李可也隻能在失敗中不斷的學習和總結經驗,也希望李可繼續為中國籃球再次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文中有出入請指正)
感謝各位的閱讀,希望能得到您的點贊+關注,謝謝大家[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