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範兒唱到極緻

作者:上觀新聞

11月7日,上海評彈團将在文化廣場舉行建團70周年演出,數代評彈演員齊聚一堂。

評彈曾備受觀衆的喜愛,也經曆過寂寞的低谷。在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看來,評彈要“響”起來,要“就青年”,要把江南文化的“範兒”做到極緻。

書場裡的“新聞坊”

1959年的夏天,上海文化廣場掀起的那股“評彈熱”,絲毫不亞于今天的流行歌手演唱會。上海評彈團在文化廣場連演兩場,一票難求,萬餘人觀演。

從江南水鄉走來的評彈,是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的合稱。自晚清傳入上海後,以表演評彈為主的書場、茶樓遍布全市,僅南京路上就開設了十幾家書場。諸多評彈名家的唱段被灌成唱片,電台競相開設空中書場,街頭巷尾的收音機裡晝夜弦索叮咚。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已成為評彈的演出中心,流派紛呈。

1951年11月21日,家喻戶曉的評彈十八藝人——劉天韻、蔣月泉、唐耿良、張鴻聲、張鑒庭、姚蔭梅、周雲瑞、朱慧珍、徐雪月、陳希安、張鑒國、王柏蔭、姚聲江、吳劍秋、韓士良、謝毓菁、程紅葉、陳紅霞打破門戶之見,組成了評彈界的第一個國家團體——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

專訪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範兒唱到極緻

上海評彈團十八藝人合影

建團第三天,十八藝人就奔赴安徽的治淮工地。他們與勞工同吃同住,帶回了一部中篇評彈《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這是一部創紀錄的中篇評彈,在當時擁有500個座位的滄州書場,十多位響檔聯袂出演,一演三個月,場場客滿。他們演唱的不再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是身邊的故事和時代的旋律。

此後,一批又一批的評彈名家和知名演員相繼加入上海評彈團,他們深入工廠、農村、部隊,或潛心創作,或改編小說,或移植戲曲,産出了《羅漢錢》《王孝和》《劉胡蘭》《江南春潮》《人強馬壯》等近四十部中篇和八十多個短篇評彈,還有數以百計的開篇小唱。

評彈誕生于水道縱橫、古鎮衆多的江南。說書先生既是講故事的人,也是資訊的傳播者。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廣受歡迎的評彈扮演着類似如今“新聞坊”的角色。評彈演員們總能以敏銳的眼光捕捉新聞熱點,但凡電台、報紙裡的新政策、新聞人物,很快就被他們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節目中,在社群、農村傳播。

專訪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範兒唱到極緻

1951年冬,劉天韻、張鑒國在治淮工地上演唱

如何“響起來”

1982年的一天,高博文第一次推開四川北路紅星書場的門,台上的演員正在表演《珍珠塔》。一散場,熱心的老觀衆向這位少年講解起來——聽評彈講究五個字:理、細、趣、奇、味。台上的演員“跳進跳出”,一會兒代表說書人,一會兒代表觀衆,一會兒又代表第三方評判。聽評彈就像觀察一個小社會……從這一天開始,高博文踏入了這個方寸書台裡的大千世界。

1987年,高博文考入上海戲曲學校評彈班,班裡一共十個學生。他師承饒一塵、陳希安、趙開生等名家,并成為傳統書目《珍珠塔》的第六代傳人。

畢業進入上海評彈團時,評彈已經陷入了聽客越來越老、書場越來越少的困境。同學們不是出國就是下海經商。當時,高博文成了那屆評彈班留下的“獨苗”。

在他的記憶中,20世紀90年代後期,評彈漸漸走出了低谷,演出多了起來,創作也逐漸活躍了起來。弘揚自強自立精神的《玉蘭花開》、展現尊老敬老風尚的《祖孫三代》、描寫反腐鬥争的《子夜行動》、新編曆史中篇《河東欽差》《狸貓換太子》等相繼問世。

2016年,高博文等人将金宇澄的小說《繁花》改編為長篇評彈《高博文說繁花》。上海市井生活中的裡弄傳聞、路口攤頭等都被生動還原,而時代的變化也在煤球爐到瓦斯、電話到bp機的流年物事中漸漸呈現。在傳統的評彈表演中,演員們依每回書的次序上下台,基本沒有舞台排程。《高博文說繁花》大膽打破了這一傳統,演員排程因情節所需而定,該上則上,該下則下。

“我們不再是一人在台上從頭坐到底,而是根據角色、劇情的需要在舞台上走動。避免了沒有戲份的時候隻能正襟危坐、目不轉睛的尴尬。”高博文說。

《高博文說繁花》中有一個高頻詞:“勿響”。高博文和評彈團演員們思考的,卻是如何讓評彈在當下“響起來”。

“響起來”,要靠出彩的劇目,要靠緊随時代的作品。2016年新創的中篇評彈《林徽因》在近年來的全國巡演中頗受好評。2021年,中篇評彈《戰·無硝煙》再一次突破評彈的傳統程式,從以聽覺為主,向聽視平衡發展,汲取了電影、音樂、戲劇、曲藝等藝術的養分,實作“一人多角”與“一角多人”的自如轉變,增強了舞台的視聽感染力。而評彈劇《醫聖》則使評彈進一步邁入了大劇場。

高博文認為,不論表演形式如何創新,評彈最重要的特色不能丢:一是靈動,評彈演員既能講故事,也能演角色,在時空轉變中“跳進跳出”。二是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評彈中有“六白”:表白、私白、咕白、官白、襯白和托白,藝術形象的立體感和生動感就在這些不同的表達中凸顯出來。

專訪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範兒唱到極緻

中篇評彈《戰·無硝煙》

節奏“亂”了,這就對了

評彈“響”起來,還得靠觀衆。什麼樣的表演能留住老觀衆、吸引新觀衆?

答案有時候出乎意料。今年5月,上海評彈團及其特邀的江蘇評彈名家赴國家大劇院演出,首場名為“人生若隻如初見”的評彈名家演唱會時間定在晚上10點半。評彈團過去在北京演出,觀衆主要是中老年人,這麼晚演出能行嗎?高博文有些遲疑,但他的顧慮很快被滿滿的上座率打消了。

演出當晚10點半,一千多名觀衆走進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劇院外下着暴雨,劇院内弦索叮咚、低吟淺唱,觀衆與白素貞、賈寶玉、崔莺莺、楊玉環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高博文與評彈名家盛小雲上台的時候已是深夜11點45分,正式開唱前,兩人像說相聲一樣起了個頭,把評彈的知識點融入“包袱”裡。“今天來北京,我們給大家加演一段《啼笑因緣》。”盛小雲說道,“《啼笑因緣》以單檔見長。”高博文問道:“什麼是單檔?”“單檔就是一個人演男又演女。”“一個人演?那我下去了。”幾句話就驅散了觀衆的疲憊。

兩人演畢,已是午夜12點半。到了背景,盛小雲感歎:“今天的節奏有點亂了。”“這就對了!”高博文笑了。傳統戲曲有套路,唱給老觀衆聽自然很過瘾,因為演員們知道觀衆會在哪裡鼓掌,會在哪裡屏住呼吸靜心聆聽。而那晚面對年輕觀衆時,兩人抖了個“大包袱”,台下卻沒有多大的反應。在有些地方,卻收獲了出乎意料的掌聲。

“年輕觀衆不一定非常懂蔣調、俞調等傳統流派的特色。他們告訴我,就是喜歡評彈的這個範兒。我們把江南文化的範兒做到極緻,觀衆覺得很美很動人,有意思。”與觀衆的交流讓高博文很受啟發。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這場傳統劇目、傳統服裝、傳統形式的評彈演出,在網際網路平台播放後點選量超過了2500萬。

陳雲同志曾經說:“不要讓青年就評彈,而要讓評彈就青年。”這句話時常在高博文心中翻滾:“‘就青年’不是盲目地迎合,更不是庸俗化,而是要研究不同類型觀衆的喜好,根據他們的審美和觀演習慣‘動起來’。”

專訪高博文:把江南文化的範兒唱到極緻

高博文與盛小雲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前不久,上海評彈團在上海長江劇場開啟了常态化演出。高博文發現,但凡演傳統劇目,年輕觀衆會比較多。他們看中的就是評彈純正的江南文化的味道。有觀衆看了《珍珠塔》後在微網誌上留言:“今天真的過足了評彈瘾”“江南文化的聲音太嗲了”。

盡管那些有“嚼勁”的老戲意外地受歡迎,但面對新的觀衆不能照本宣科。“評彈不能‘死唱’。傳統書大多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糾葛、人情世故,我們可以把時下生活中的新鮮元素巧妙地融入噱頭中。唱的時候必須字正腔圓,但說書的時候可以與當下生活結合起來。”在高博文看來,探索的腳步不能停歇。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陳俊珺 題圖來源:上海評彈團提供

來源:作者:陳俊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