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審美經驗和記憶中,三月當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時光,也是最能激發和複活人們生命力量的季節。春回大地,萬物複蘇,鳥語花香,柳芽吐綠,它像上帝吐出的一大口仙氣,山川河流,溫暖了人間,是以我一直偏愛着三月。當我讀了陳麗君的散文詩《四月》之後,忽覺四月的美麗原來是如此不可忽視,她和三月是如此相近,又有所不同。四月猶如一隻仙女的玉腳,踩過三月乍暖還寒的台階,一步便跨進了澄明清爽的仙境。四月像一座天池,季節隻在中間舞動了幾下,便美麗了天上人間。而這一切都被作者從細微處觀察到、捕捉到了,用四月一樣純淨的心靈領會到了其中的微妙。
“走進四月裡的苞芽,伸了個懶腰,就成了逗号。寒冬終于被樹木劃上了個大大句号,”這樣極富想象力的語言加上童心與童話的色彩,使我感到了作者把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把愛與美,嫁接到了四月青嫩的枝頭。“四月,一滴水插上了翅膀,變成了雨滴撫平了已起皺紋的土地。大地小了。雨滴伸了伸脖子,彙成了一條歡暢的小溪……這是多麼空靈又極具情感的語境,她用少女的純真給一滴水插了翅膀……再讓她伸一伸脖子,跳進小溪,一個多麼俏皮而有富于創作力的情緒女孩,帶着自己一顆透明的心,在四月的天空中自由的放縱與飛翔。
“四月,月光伸出纖纖小手,拎起人間的浮躁與喧鬧。”這一隻纖纖的小手,定然是天空中那雙“寂寞嫦娥舒廣袖”的玉手,她輕盈、如水、如夢幻。一個“拎”字,又使清靈的月光有了動感與力度,四月的月夜活了。這些還不夠,四月裡,作者“讓我們用甯靜和欣賞的目光,去望紅一朵花,望青一棵草,望羞一片雲,望清紫陌紅塵的自己。”這又該是一雙多麼具有磁性的目光,這目光中一定凝聚了日月之精華,天地之大氣和大愛,才能在傾刻間把世界看得如此美麗、動感,如此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四月,讓我們從沉雜的欲望中走出來吧,走進作者的童話世界,讓我們沿着她的指間,一起把愛與美嫁接在四月鮮嫩欲滴的枝頭,從匍富的小草到天空的白雲,都沿着綠色的枝葉向上漫彌,讓空氣也綠成“有機食品”。當然,四月隻是一個短章,還有更大更美的空間需要創造者去拓展,但這篇短章中所蘊含的極濃的綠色素,已沿着鉛字滲透進了我們的心靈,連同我的吐納與呼吸。四月,讓我們搬進你的新居。
(文:李勇)
——更多精彩内容,敬請關注“今日頭條•八公山視界”,歡迎評論留言!讓我們一起在圖文中内省于心,外察世界,感受生活,升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