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1987年8月5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北京市22路公共汽車當天第一班車開出始發站。15分鐘後,公共汽車經過一個路口時,将一名耄耋老人撞出7米遠,經緊急搶救無效,這位老人在這場意外事故中離世。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老北京公共汽車

本來,這隻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每天都在發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在發生,本沒有啥奇怪的地方,然後,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老人的身份可不簡單,他是特殊曆史時期一個特殊的人物,他去世于這場交通事故,卻讓他的名字和傳奇經曆再度曝光于世人面前,也引發了曆史學者無限的思考。有人唏噓,有人感歎,有人默默祝願他一路走好。公共汽車司機怎麼也不會想到,他撞倒的這位老人可不是一位平凡的老人。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劉仁靜

那麼,這位老人是誰呢?他的離世為何會引起這麼多人的興趣呢?原來,他叫劉仁靜,現年85歲,他是中共一大13名代表之一,且是80年代唯一幸存的一大代表,卻不成想會去世于這場交通事故。劉仁靜雖然已經八旬高齡,但身體不錯,當天早起是去北師大操場晨練的,沒想到會出了意外。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一大時的13名代表及兩位共産國際指導人

1921年6月23日,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年僅19歲的劉仁靜作為北京的兩名黨代表之一(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國焘)參加了這次大會,當時,劉仁靜是13名代表中年齡最小的。年齡雖小,但劉仁靜卻表現的十分活躍,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他在會上與李漢俊發生了激烈的争執,二人就黨綱與黨的政策問題進行辯論,劉仁靜甚至當場背誦《共産黨宣言》,引用馬克思的原著,二人互不相讓,争辯的很厲害。反觀一大上的毛澤東,異常沉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聽、在記、在思考,很少發言。劉仁靜與李漢俊在争論什麼呢?原來,李漢俊主張等待孫中山革命成功後,共産黨加入孫中山的議會開展競選工作,意即先等待,再與孫中山合作。而劉仁靜血氣方剛,主張武裝暴動建立無産階級政權,反對與國民黨、孫中山合作。劉仁靜後來回憶說:“無産階級專政,是個原則問題,絕不能讓步。”劉仁靜的觀點,得到了一大代表們的支援,後通過表決,黨綱中确認:實行無産階級專政,直到階級鬥争結束為止。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劉仁靜理論知識豐富,能言善辯,鋒芒畢露,但也有不切實際的一面。也許是性格原因,也許是太年輕的原因,劉仁靜做事不考慮後果,不聽别人勸導。這也為他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革命先烈恽代英曾勸過劉仁靜好多次,說:“你太自信,太争強好勝,整日與人辯論,将來會拖累你。希望你能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和氣一點。”毛主席在大會結束與劉仁靜分手時也勸他:“以後要多做些實際工作,戒輕躁,重和藹,交朋友要敬之。”可惜,劉仁靜畢竟太年輕,沒有聽懂這些勸告。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一大的13名代表

1922年,共産國際四大召開,劉仁靜赴蘇聯參加四大,當時他才20歲,血氣方剛,卻被賦予代表中國代表團在大會上發言的任務。陳獨秀當時也參加了本次會議,但他不會英語,是以,少年有才的劉仁靜就被推舉為大會發言人。劉仁靜的發言引起了列甯和托洛茨基的注意,會後,列甯親自接見劉仁靜,與他親切交談。托洛茨基也單獨接見他,與他交換了意見。劉仁靜由此名聲大噪,更加的意氣風發。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劉仁靜與夫人

然而,劉仁靜在蘇聯卻癡迷上了托洛茨基的理論,走上了另一條路,也讓自己人生的船迷失了航向。結識了托洛茨基後,劉仁靜對他非常崇拜。托洛茨基後與列甯分道揚镳,産生了嚴重分歧,後被驅逐出蘇聯,成為了列甯的死對頭,蘇共中央通過決議開除了托洛茨基的黨籍。而劉仁靜卻在大會結束後不及時回國,也不向中央彙報自己的行蹤,卻滞留境外很久,他在幹嘛呢?在到處追尋托洛茨基,先到德國,再到法國,最後在土耳其找到了托洛茨基,二人重逢,久違的喜悅湧上心頭。劉仁靜非常激動,托洛茨基非常感動,二人每天都在交流、密談,劉仁靜吃住在托洛茨基家裡,托洛茨基也對劉仁靜做了很多工作上的“指導”。在劉仁靜要回國時,托洛茨基還送給他一篇文章,内容主要是對中國革命的一些建議,後來,這些内容成為中國托派組織的綱領。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左二為劉仁靜

劉仁靜後來回國後,俨然以“托派”代言人自居!與當初的信仰、與共産主義越走越遠。黨派人來找他談話,教育他,劉仁靜卻公然不接受黨中央的意見,還以反對派的口吻公開發表文章,批評黨内制度及官僚化。這樣,劉仁靜等于是徹底走向了另一條道路,走向了黨的對立面。在多次批評教育無效後,黨中央于1930初開除了他的黨籍。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左一為劉仁靜

劉仁靜被開除出黨後,幹脆建立起托派組織,創辦托派刊物,他親自翻譯托洛茨基的文稿、文集,宣傳托派思想。他還給托洛茨基寫信,報告中國托派組織的情況,托洛茨基給劉仁靜回信,做出訓示,讓他把分散的托派組織統一起來,這樣對運動有利。劉仁靜于是就把幾個托派組織統一了起來,請陳獨秀當負責人。但是,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托派組織統一後,劉仁靜處處以正統自居,以老大自居,是以招緻其他人對他的不滿,尤其是陳獨秀,對劉仁靜極其反感。這也難怪,以陳獨秀的年齡、資格、威望,劉仁靜勉強隻能算是其學生,陳獨秀又怎麼能容忍劉仁靜如此“胡鬧”呢!果然,後來劉仁靜被趕出托派組織。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陳獨秀

劉仁靜被托派掃地出門後,迫于生活壓力,回到北京給一個美國人當翻譯,以此賺取生活費。後被國民黨逮捕,送到蘇州檢討院關押三年。全面抗戰的第二年,劉仁靜出獄,他去上海找工作失敗,又去四川找陳獨秀,但被陳拒見。無奈之際,劉仁靜去了重慶,進入國民黨三青團宣傳處做事。後再次輾轉到西安,在朋友的幫助下,到胡宗南的部隊中當上了一名俄語教官,但一年後又被辭退,後回到南京,任國民黨政治研究室研究員,完全投入了國民黨的懷抱。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的畢業照

解放後,黨組織對劉仁靜還是比較寬容的,安排他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做過編譯工作,後又任國務院參事。直到1987年8月5日,85歲高齡的劉仁靜在一場交通事故中去世。劉仁靜去世後,安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人民出版社和國務院參事室為其舉行了追悼會,雖然沒有悼詞、鮮花,但他的骨灰被安放于八寶山革命公墓中。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1933年在瑞金蘇區時的毛主席

反觀劉仁靜的一生,少年得志,鋒芒畢露,前途無量。中年走錯路,晚年又及時回頭。假如劉仁靜沒有走錯路,以他最年輕的一大代表的資格,後來的前途肯定是輝煌的。劉仁靜在1920年就入黨,是最早的一批黨員,當年才18歲。他雖然走了彎路,但他始終沒有加入國民黨。解放後經過教育,劉仁靜認識了錯誤,回歸了人民懷抱,組織上也給予他特别照顧。是以劉仁靜的晚年生活也是幸福安詳的,他也是位長壽之人,85歲了身體依然硬朗,當天正是要去北師大晨練,手中還拿着一把長劍,可惜的是,卻不慎被22路公共汽車撞倒而去世。

1987年,北京的一輛公共汽車撞死了一位老人,為何引起軒然大波?

1943年,毛主席在延安窯洞前講話

黨的一大的13名代表,最終開國大典時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隻有毛主席和董必武!每個代表的人生都跌宕起伏。但是,劉仁靜卻是最後一位去世的代表。而且還是由于一場交通意外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