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

電影《寒戰》裡面,梁家輝先生扮演的警察,在廉政公署有一段精彩的台詞,來教訓兩個涉世未深的年輕官員。台詞主要内容是:我服務了香港警隊30年,認識不少人,也得罪不少人。不過在這30年裡,我學會了一件事,就是每一個機構,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學會它,不過好多人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就已經死了,知道為什麼嗎?自以為是。第二步,就是在這個遊戲裡面把線頭找出來,學會如何不去犯規,懂得如何線上球裡面玩,這樣才能勉強保持性命。

十多年前,有一部暢銷書《圈子 圈套》。這本書我大緻上翻看了幾眼,沒有讀完。大緻的内容是講一個商戰人士在職場打拼的經曆,進而揭露了職場上的很多内幕。商戰,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但是比現實的戰場更血腥;雖沒有真正的死亡,但是比死亡更痛苦。

我們大多數人在職場上生存,當在一個圈子混久了,就會發現這個圈子裡面有很多錯綜複雜的關系網,縱橫交錯、或明或暗、繁繁雜雜、千頭萬緒。而我們每一個個人,就像這關系網上的某一個結點,連着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各種線頭。能在這個“結點”上待下去的人都是靠時間磨出來的,結點越大,越接近圈子的中央,就像蜘蛛網一樣。我們每個人之間的連接配接線,有粗有細,有多有少。

很多人不屑一顧這樣的點線結合,以為靠自己的本事就能順利的爬進“圈子中央”,就像武俠小說裡面、身懷絕技的世外高手,可以獨闖龍潭、遨遊天下。殊不知,這些高手最後的結局,善始善終的沒有幾個。現代社會不像武俠小說,而是實實在在的殘酷現實,靠個人單打獨鬥式的江湖高手已經不能獨善其身。更可況,很多人還不是高手,隻是普普通通的“善民”而已。除非你像令狐沖、陶淵明一樣,退出這個江湖,找一個世外桃源的淨土隐居起來,過着清淨、無為、安逸的生活。但是,就像笑傲江湖裡面任我行說的那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能逃避的了嗎?

那段台詞裡面說的明的暗的,我們大緻可以了解為某個行業的專業知識和某個行業的遊戲規則。

我們很多人說社會浮躁,那麼按這個邏輯,現在踏踏實實“練内功”的人太少了。我們所說的練内功,其實就是業務知識、專業技能等等。在我經曆的這20多年的職場過程中,學習業務知識的現象越來越少。也許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不需要業務知識,什麼都靠“搜”。就拿圖書行業來說,即使圈内的人,看書的現象也在下降,都是抱着自己的産品,在那裡進行叫賣式的兜售。别人家的好作品卻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王婆賣瓜的思想尤其嚴重。

再說說那個暗的。我們都會面對無形的市場壓力,而這些壓力很多來源于這個行業中的遊戲規則。為什麼叫遊戲規則,就是不能放到規章制度裡面的,不成文的規定。這些潛規則,大多時候沒有人告訴你,都是靠自己、靠時間、靠經曆,一點點的磨練出來的。每一個行業,都像一個獨立的江湖,每一個江湖,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很多年前,我在國美電器上班的時候,國美電器搞了一個“蓄水池工程”。這個工程主要的内容是招聘了很多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以及有海外經曆的精英人才(俗稱海歸派),來補充國美電器各個管理崗位,知識結構的不足。承蒙總部厚愛,給我分了17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算是代培吧,來我們門店實習,我成了這17個人的負責人。

17個年輕人來了沒多長時間,提出了很多問題,很少有建議或者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那時候,我就感覺,能留下來的人,寥寥無幾。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坐公共汽車,遇到幾個大學生在議論國美電器,乍一聽,也是“蓄水池工程”的人員。對國美電器的滿不在乎、嗤之以鼻,好像把國美電器的經營管理研究的幹幹淨淨、徹徹底底。

年輕人的熱情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值得表揚,但是,對于一個行業,一個企業,沒有幾年的時間,你是無法真正了解其中奧妙的。我不能用大放厥詞來貶低年輕人的輕狂,但是像這樣口無遮攔的言論,是很難在一個企業中生存的,借用上面梁家輝先生的話說,這是自以為是。

十多年前,在第三極書局的八層,有一個多功能廳,能容納三四百人的樣子。除了一些商業活動之外,每周末都會有各個大學的教授來講學。有時候,忙裡偷閑,我也坐在一個角落去聽一聽。有一次,北京大學幾百名即将畢業的學生在那裡演講,内容大緻是理想之類的話題。很多學生自持高學曆,豪言萬丈、慷慨陳詞。其中大部分人工作的目标是要做各個大企業的高管。聽到此,讓我不禁想起了國美電器那17個年輕人。試想,國美電器那時候每一個門店的年銷售額都在幾億以上,每個門店都是獨立核算機關,每個門店都有幾百人,如果讓你來掌管這麼一個企業,那幾百人的生計毫無保障可言。權利,并不能代表能力。年輕人,把一個企業的經營管理看的太簡單了。

在圖書行業混迹了這麼久,話越來越少。除了少數幾個朋友之外,很少聊關于書的問題,因為圖書行業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是以時間越長,越感覺到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但是看到很多人熱情高漲的闖進這個圈子,高興之餘不免為他們擔憂起來。我曾經和很多圈内的人說,想在這個圈子裡面混下去,首先要學會看書,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你就無法和這個圈子裡面的大佬們交流。這個行業的大佬們,都是在這個圈子裡面摸爬滾打很多年,一點點成長起來了的。有些人看似懶懶散散、滿口的稱兄道弟,但是這些人都曾經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前精英”,隻不過被時間的磨練,那些菱角分明的個性都被磨平了(有些人是故意隐藏起來了)。

曾經做過一個公司的圖書采購總監,有人問我,圖書采購有什麼訣竅沒有?我想了半天說,沒有。如果有就是“泡”出來的,長時間在書堆裡“泡”出來的。有些書我也沒看過,有些新書我也是第一次見,但是怎樣判斷一本書的市場價值,那也是“泡”完之後,帶有賭博性質的“直覺”。

人人都想成為精英,人人都希望成為行業“大佬”,借用電影《少林寺》裡面的一句台詞:沒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務實、慎言、慎行,是混迹江湖最基本的心态。

往 · 期 · 回 · 顧

書展回想

首鋼情懷,尊師重道

别樣京華——胡同記憶

歡迎關注舊時江湖一書生微信公衆号,更多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