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主席與吳連登>
2008年,報刊報道出一則新聞,白紙黑字寫着「毛主席的稿費高達一億三千多萬元」。
毛主席曾經的管家,66歲的吳連登趕緊站出來斥責:「這太離譜,是絕對的謠言。我給毛主席管家12年,他的一毛一分我最清楚。」
陪伴主席12載,一直至主席最後的歲月,吳連登确實有發言權。
1961年5月,19歲的農村少年吳連登,被中南海服務科科長挑中,去中南海做服務員,為首長們端茶倒水。
在那裡,他見到了偉岸的毛主席。
吳連登緊張得手也不知道往哪放。王延平叫他給毛主席端水,吳連登才反應過來,自己是帶着任務來的。他顫抖抖地端着一杯水走到毛主席面前。
毛主席見到生人都要問一問。看見吳連登後,問得很仔細:「你姓什麼?叫什麼?什麼地方人?多大年齡?」
吳連登像國小生一樣,粗着脖子紅着臉,一一回答了毛主席的問題。
毛主席記住了這個「一趟能拿10個暖水瓶,一手提4個,兩個胳膊再各夾一個」的憨厚小夥。
1964年,吳連登在天安門上為首長服務。服務處的處長找到他,說毛主席找你過去一趟。
吳連登去了後,毛主席很和藹地對他說,能不能來家裡「幫幫忙」。主要管生活和家務。
吳連登局促地點了點頭。
吳連登前幾年的工作是「負責雜務,搞衛生、整理庫房、打水送飯」。
到1968年,他被正式任命為管理者,管理毛主席、的工資、家中的各項财政支出、采購、和制定食譜等工作。
毛主席的工資是610塊錢,三年自然災害,他帶頭降到了三級,也就是404.8元。這個工資,一直到毛主席臨終,都沒有變過。
400多塊錢工資,相當有挑戰。吳連登說,根本不夠用。
固定開銷每月要200元。其中包括黨費、房租、孩子學費等硬性開支。吃飯每個月要花100元,不管從哪拿回來的菜,哪怕是一顆青菜,毛主席都要堅持付錢。
100元,已經是按最低标準來的。
在家裡,毛主席的桌上永遠都很樸素。四菜一湯。一塊烤蕃薯,一根老玉米,搭配兩樣雞肉或魚肉。
有這幾樣菜,毛主席心滿意足。毛主席雖然愛吃紅燒肉,但他不是天天吃,每個月才能吃上三次,平常以雜糧和青菜為主。
不在家吃飯時,毛主席會請民主黨派的朋友下館子,結賬時也是毛主席掏錢。
另一項大一點的開支,是抽煙,每月将近100元。
毛主席對待自己是很苛刻的。在生活上他花的每一分錢,他都會在意。他會跟吳連登講,哪個菜做多了,下次就得少做點,争取不要浪費。家裡租住的房子漆掉了,也舍不得粉刷。
自己用2分錢一盒的火柴,空火柴盒都舍不得扔,叫吳連登給他想個辦法,看能不能接着用。
後來吳連登想到了一個辦法,從北京火柴廠買火柴頭再裝進去,這樣能節約不少。
毛主席常帶着一塊表,吳連登從第一次見他就帶着,一直到去世。後來吳連登才知道那是毛主席一生唯一戴過的一塊表。
那塊歐米茄手表,是1945年毛主席去重慶談判,郭沫若送給他的。帶了20多年齒輪磨損了毛主席也沒舍得丢,讓吳連登拿去修一修。修修補補,一直帶離世。
毛主席對自己摳門節約,對待人民卻很慷慨。
湖南老家經常來人,借錢看病或尋求幫助,交通食宿都是毛主席自己掏錢。工資不夠,就從稿費裡提點出來。
稿費不歸吳連登管,由鄭長秋負責。鄭長秋曾告訴過吳連登毛主席的稿費,沒有網傳的那般誇張,隻有124萬元,到1983年底存款利息上調,漲了33萬,一共是157萬。
稿費是自己辛勤寫作得來的,屬于自己個人,毛主席也不敢多花一分。他總跟吳連登說,這個稿費不是我的,屬于人民,要把錢用到人民和足夠建設身上。
稿費自己用得少,大多用來幫助民主人士,幫得最多的是章士钊和王季範,每人各2000。
章士钊與毛主席交情很深,早期毛主席赴法勤工儉學沒有錢,章士钊二話不說籌集了兩萬元給毛主席,讓他度過了難關。
毛主席對此事非常感激,多次說要還給章士钊。但章士钊堅決不要,他說那是社會籌集的,不該給他個人。
後來章士钊晚年落魄,毛主席得知後一定要還他錢。讓養女章含之代為轉告,說:「我現在要還他欠了近50年的債,一年還2000,10年還完。」
毛主席信守諾言,從1963年開始,讓秘書從稿費裡拿2000出來給章士钊送去,一直到1972年。
作為毛主席的管家,吳連登幾乎可以說是和毛主席朝夕相處。對他的「私生活」也最有發言權。
吳連登很心疼主席,他說主席每天要工作20個小時。這也就意味着毛主席的睡眠不到4個小時。時間長了就沖一劑葡萄糖補一補。「毛主席一生都沒有享受過。」
每每回想着與毛主席的點滴,吳連登總會哽咽。
吳連登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他還沒結婚前,老家的房子起了火災,主席知道吳連登工資少,每月隻有33元。他得知後,拿了300塊錢給他,讓他回老家重建房子。他告訴吳連登,「這個錢不是我的,是人民的,你們年輕人要好好學習,要感謝人民和黨的培養。」
毛主席去世後,吳連登才終止管家的工作,但他一直忘不了和毛主席在一起生活過的點點滴滴。看到有謠言,他憤怒不已,第一時間出來制止。
毛主席一生過着清貧的生活。
他去世後全身上下的财産,隻有700多元,留下的124萬稿費,一分沒給子女,全部充公。就連身上那700塊,按照他的遺願,最後也充了公。
公者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