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馬皇帝圖拉真
羅馬帝國五賢帝中的第二位,圖拉真,53年到117年,活了六十四歲,98年即位,在位二十年。
正常的羅馬帝國地圖,不包括兩河流域,但有一些羅馬帝國地圖,包括兩河流域,這兩河流域的新領土,就是圖拉真為帝國奪取的。
圖拉真是西班牙人,是首位意大利以外出生的羅馬皇帝。他在位時立下顯赫的戰功,使羅馬帝國的版圖在他的統治下達到了極盛。他在羅馬建立了圖拉真柱,記載自己的功績。元老院贈給他“最優秀的首席公民”的稱号。
圖拉真是帝國安東尼朝開國皇帝涅爾瓦的養子,是以得以繼位羅馬皇帝。他是帝國的優秀将領,統率着強大的軍隊。
圖拉真在位期間,在内政方面,為了應付積弊已久的各種内部沖突,他采取了有效而溫和的手段改善弊政。他擴大了元老院,東方各行省的貴族得以參加元老院;為改善地方吏治,他任命忠于職守的親信到行省擔任總督,以控制地方财政;他重視下層的生活,減輕人民的負擔,并提供貸款援助農民;為了阻止意大利的資金外流至各行省,圖拉真頒布《農地投資法》,規定元老院議員必須将總資産的三分之一投資于意大利;此外,他沿襲安東尼朝開國皇帝涅爾瓦所創行的辦法,以皇帝的個人收入,在各地設立貧兒補助金,用以養育貧苦孤兒。
在對外方面,圖拉真打破奧古斯都确立的傳統邊界:萊茵河與多瑙河,一改羅馬帝國一直沿用的守勢,恢複了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對外侵略擴張政策。101年至102年,105年至106年,圖拉真兩次出兵攻打多瑙河以北的達契亞人,擊敗達契亞國王德凱巴魯斯,征服了達契亞王國,達契亞成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後來被稱為與西羅馬、東羅馬并列的北羅馬,大批羅馬人遷居達契亞行省。圖拉真柱就是為紀念圖拉真在達基亞戰争所取得的勝利而建。
圖拉真柱
羅馬人與當地的達契亞人混血,形成了後來的羅馬尼亞人。1966年,羅馬尼亞拍攝了曆史巨片《達契亞人》,以紀念古代的達契亞人對羅馬人的抵抗。
達契亞人與羅馬人交戰
其後,圖拉真皇帝向亞洲擴張,對羅馬帝國的東方勁敵帕提亞王國開戰。106年,圖拉真指令駐守叙利亞的羅馬軍團,向西奈半島進軍,建立阿拉伯行省,以控制商路。113年,圖拉真拒絕承認帕提亞王國的附屬國亞美尼亞王國,親率龐大軍隊,向帕提亞王國大舉進攻。羅馬軍團占領亞美尼亞後,随即南下進攻兩河流域,攻克了帕提亞王國的首都泰西封。羅馬帝國在新征服的亞洲領土上,建立了三個行省:亞美尼亞行省、亞述行省和美索不達米亞行省。圖拉真的征服行動,成功将羅馬帝國的疆域擴至最大,東起兩河流域,西達不列颠,南至埃及、北非,北抵萊茵河,以及多瑙河以北的達契亞。
羅馬帝國最大疆域,包括兩河流域
不過,好景不長,115年,猶太行省爆發了嚴重的猶太人騷亂,圖拉真被迫從兩河流域回師鎮壓騷亂,并任命養子哈德良率領一部分人馬繼續防守帕提亞王國。圖拉真在進軍猶太行省的途中染病,最後在117年8月去世。圖拉真去世後,哈德良立即放棄了兩河流域的新領土,回師帝國首都羅馬,羅馬帝國再次退回圖拉真開戰前的邊界。
早在86年,圖拉真的堂弟去世後,圖拉真就收養了堂弟遺下的兒子哈德良為養子,并将他自己的甥孫女薩比娜嫁給這位養子哈德良。圖拉真臨終前,指定哈德良為帝位繼承人。東方軍團在117年8月11日,向哈德良宣誓效忠,事後元老院追認哈德良繼位為羅馬的“首席公民”,亦即羅馬皇帝。
哈德良是五賢帝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