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
自“誤擊”烏克蘭客機後,伊朗政府正在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包括首都德黑蘭在的伊朗多座城市開始爆發群眾集會,抗議政府的處理方式。
美媒稱這是伊朗的“切爾諾貝利時刻”。
“公共信任的葬禮”
曾主演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推銷員》的伊朗影後塔拉内·阿裡多斯蒂(taraneh alidoosti),在伊朗誤擊烏克蘭客機後,通過自己擁有600萬粉絲的instagram上傳一張全黑照片。

阿裡多斯蒂寫道,“我們不是人民,我們是人質,數以百萬人均是人質”。她還将自己的個人資料照片換成黑色。
阿裡多斯蒂
三名伊朗國家電視台的主持人相繼辭職,以抗議此前該電視台對墜機事件的虛假報道。其中一位主持人還發文緻歉:“在電視台說了13年的謊,請大家原諒”。另一位主持人表示,将“永遠不要回到電視中”。
不少伊朗報刊也在各自的頭版頭條寫上“羞愧”、“令人難以置信”。
總部在德黑蘭的伊朗記者協會發表聲明稱,伊朗正目睹的是“公共信任的葬禮”,伊朗官方媒體的信譽遭遇重創,協會呼籲記者帶着懷疑的眼光進行獨立新聞調查。
伊朗知名導演基米亞(masoud kimiai)宣布不再參加即将舉行的國際電影節,并稱他将與人民站在一邊。
歌手阿薩(alireza assar)也取消了一場演唱會,以示聲援。伊朗國家排球隊隊長賽義德(saeed maroof)在社交媒體發文痛斥政府。
伊朗唯一奧運奪牌女運動員阿利紮德近日也宣布移居歐洲,并指出在伊朗,“女性隻被當工具”。阿利紮德在社交媒體上稱,她不想與“虛僞、說謊、不公正與奉承”為伍。
阿利紮德稱自己是“伊朗數百萬名受壓迫女性中的一員”,“我們對他們而言輕如浮毛,隻是工具罷了。”
阿利紮德于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跆拳道比賽中獲得了銅牌,創造了伊朗女性運動員的新曆史。阿利紮德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獲得奧運獎牌的伊朗女性。
伊朗國内原本因蘇萊曼尼之死而達到高潮的反美情緒一周之内大反轉。
一段社交媒體的視訊顯示,有抗議者點燃街頭懸挂的蘇萊曼尼海報,還有人将其海報撕毀并踩踏。
然而,當示威者途徑畫有美國和以色列旗幟的地面時,他們卻選擇繞邊而不去踩踏。
這與一周前發生的伊朗反美抗議中,群眾高喊“美國去死”、焚燒美國、以色列國旗形成鮮明的對比。
cnn稱,不踩國旗不代表伊朗群眾對美國和以色清單示支援,而更多的是向伊朗政府傳遞資訊:他們對轉移視線不感興趣。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反政府示威主要集中在中産階級和學生群體,不會真的對政府造成威脅。
西方媒體在抨擊伊朗時也不忘再黑一把前蘇聯,多家美媒都将此稱作是伊朗的“切爾諾貝利”時刻。(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爆炸和洩露事故,前蘇聯政府在事故初期沒有公布實情,緻周邊民未能及時撤離。)
特朗普湊熱鬧,伊政府平民憤
伊朗政府也試圖平息衆怒。伊朗司法部門發言人伊斯梅利14日召開釋出會,表示專家組正調查、審問相關人員及收集相關檔案,并已逮捕數人。
伊斯梅利表示,失事飛機的黑匣子已被送往法國解密,伊朗和烏克蘭專家将全程參與。
伊朗總統魯哈尼14日在伊朗國家電視台的直播中要求伊朗司法部門成立一個由進階法官和十名專家組成的“特别法庭”,進一步查明烏克蘭客機事件原因。
他說:“客機墜機事件并不尋常,全世界都在關注伊朗如何處理。”
同時,魯哈尼對伊朗軍方此前“坦率承認錯誤”表示滿意,并希望調查結果能給所有人一個答案。
不過,一些英美媒體援引社交媒體及目擊者說法稱,伊朗警方12日晚在首都德黑蘭用催淚彈及實彈驅散抗議人群。
德黑蘭警察局長拉希米随後在電視聲明中強調,警方絕對沒有開槍,已接到指令要保持克制。
特朗普也不忘湊熱鬧,他用波斯文發推稱與“伊朗抗議者同在”,警告伊朗政府“不能殺害抗議者”。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巴斯·穆薩維在推特上回應說,威脅、制裁、恫吓伊朗人民的人,無權玷污古老的波斯語。伊朗政府發言人阿裡·拉比則回擊,特朗普是在施舍“鳄魚的眼淚”。
英國駐伊朗大使羅布·馬凱爾14日還因涉嫌“煽動抗議活動”,被伊朗政府短暫拘捕。為此,英國外交部召見伊朗大使并表達“強烈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