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為群衆辦實事|徐州銅山鄭集鎮:1234工作法延伸服務觸角

中國江蘇網訊 “感謝,耽擱你下班了!”看看牆上的時鐘已經指向了下午5點50分,徐州市銅山區鄭集鎮沙樓村村民李家強匆匆跑進為民服務中心,從市場監管視窗從業人員李輝手中接過營業執照,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雖已過了下班時間,但市場監管視窗的從業人員李輝依然進行了熱情接待。原來,因在外地辦事,李家強急需辦理營業執照貸款,趕回來已到下班時間,從朋友處要到為民服務中心電話,預約下午6點左右辦理營業執照,為民服務中心接到預約電話,安排市場監管視窗從業人員開展延時辦理服務。

像李家強這樣的情況,在鄭集鎮為民服務中心屢見不鮮。從“準點下班”到“延時服務”,是為民服務中心提升服務水準和服務品質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服務群衆“零距離”的一項創新服務,給企業和群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極大的提升了群衆獲得感和滿意度。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鄭集鎮為民服務中心黨支部在不斷加強黨史學習的同時,積極把學黨史與辦實事結合起來,立足實際幫助企業和群衆的實際困難,在推出幫辦代辦、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便民舉措的同時,對在臨近或到達下班時間時,前來辦理業務的企業和群衆,人性化提供“延時服務”業務,真正為企業和群衆節約了時間,做到“隻進一扇門、隻跑一次”。

“以前為民服務中心僅工作日開放,群衆會遇到上班時間沒空辦事、下班時間沒處辦事的沖突,開展延時服務、預約服務有效解決這一難題。”鄭集鎮為民服務中心負責人鄧洪波這樣說。

家住鄭集西村的杜海英身體重度殘疾,行動極為不便,民政視窗從業人員陳海濱走進杜海英的家中,現場辦公,填寫各種材料,按上指模,不到5分鐘辦理結束。臨行,鄧洪波把為民服務中心制作的辦事指南遞到杜海英的手中,告訴她,有問題可以給中心打電話,中心提供免費上門辦理服務。杜海英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像杜海英一樣,全鎮共有15名重度殘障人士,民政視窗從業人員全部上門服務,延伸服務觸角,幫助群衆解決實際困難。

鄭集鎮為民服務中心投入使用以來,入駐11家業務機關、22名從業人員,能夠辦理民政、計生、社保、土地、有線電視等161項業務,一次性辦結90項。截止目前,該為民服務中心共受理業務5.35萬餘件,辦結5.3萬件,辦結率98%以上,提升了政府的辦事效率,得到廣大群衆的支援和好評。

在“一次辦好”改革中,鄭集為民服務中心立足解決群衆辦事的難點堵點問題,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開展上門辦、延時辦、預約辦、代理辦,力求視窗辦事不“斷檔”,辦理事項無“空檔”,上門服務有“溫度”,最大力度提升服務效能,最大限度便民利民惠民。自2021年3月以來,鄭集為民服務中心共為企業、群衆提供延時、錯時、預約、上門服務多達200餘次。

鄭集鎮紀委書記張永華介紹: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鄭集鎮為民服務中心采取1234工作法,通過一個堡壘(把黨支部建在服務視窗);兩争(争創黨員先鋒崗、争創五心服務崗,即服務群衆有熱心、耐心、細心、誠心、虛心);三亮(黨員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四辦(上門辦、預約辦、代理辦、延時辦)四項舉措,不斷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準 ,用實際行動踐行‘資料多跑腿 ,群衆少跑路 ’,通過學習讓黨史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記者 張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