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今天這個話題看得我頭皮發麻,但無奈,日常生活中太多人有這個習慣了,這裡有責任提醒一下,讓更多人重視起來,隻能邊忍着雞皮疙瘩邊努力碼字。
希望你們能看到最後,并給為愛發電的我點個在看,感恩……
體内長蟲,想想就覺得吓人,而最近發生的這件事,提醒你對吃的東西,真的要上點心(尤其在冬天)。
男子腹痛不已,體内驚現數十隻“瓜子”活蟲
近日,@廣東祈福醫院 公衆号分享了這樣一個病例:廣州番禺的文先生深夜劇烈腹痛,被緊急送醫。
檢查後發現,他患有急性膽源性胰腺炎,膽紅素一度高至109umol /l(正常情況總膽紅素在17.1umol /l以下)。
而在治療過程中,令人震驚的一幕出現了:
在為減輕膽管發炎而置入的鼻膽管内,有幾隻橢圓形、“西瓜子”大小的蟲體随着膽汁流出,有的甚至還在竄動!
文先生大聲呼叫:“這是什麼東西?我頭皮都麻了!”

圖源:廣東祈福醫院
随後2天,每天都有很多瓜子仁大小的肝吸蟲被引流出來,直到第3天,管内才沒有了蟲子的蹤迹。
原來,這是華支睾吸蟲,又稱肝吸蟲。
過去的30多年,文先生很愛吃魚生,每逢親友聚會,他都要點上幾盤生皖魚片,再和蔥姜絲、荞頭絲、油、薄脆片等撈起,一吃就停不下嘴。
就診時,醫生還詢問過他是否有魚生進食史,并提醒有寄生蟲風險時,他還不以為然:身邊那麼多吃魚生的,都沒見有什麼事。
然而現在的他十分懊悔,表示以後再也不敢吃魚生了。
感染肝吸蟲,嚴重會緻癌!
像上述的例子,其實并不少見。
《廣東省肝吸蟲病防治規劃實施方案(2006-2010年)》指出,一些愛吃魚生的地區,如廣州番禺區,珠海鬥門區,佛山禅城區、南海區,順德區等,此前都是肝吸蟲病高度流行區。
目前現代醫學已經證明,肝吸蟲感染人體後,可導緻膽管癌。
舉個例子,廣東順德地區的人愛吃淡水魚生,順德第一人民醫院的一項研究表明:進食魚生史者的患癌風險,是未進食魚生者的1.63倍。
有人隻吃過一回就中招,後果嚴重,嚴重感染者晚期可出現肝硬化、腹水。
别心存僥幸,平時有吃魚生習慣的朋友,無論是否出現症狀,都應定期到醫院檢查是否有肝吸蟲感染。常見檢查有糞便檢查、血液檢查、引流膽汁檢查等。
若不幸中招,則需要先查出肝吸蟲的感染程度,再據此确定驅蟲藥的使用劑量。
那麼,不吃魚生就夠了嗎?遠遠不夠。
以下這些招惹寄生蟲的日常小習慣,希望你一個都沒沾上。
5個不起眼習慣,讓你渾身長滿寄生蟲!
1. 愛吃生食或未熟食
除了魚生,未煮熟的牛肉、豬肉等也很危險。
44歲的吳女士發現右側乳房長了個包塊,本以為隻是普通的乳腺毛病,沒想到去醫院檢查,醫生竟從中取出4條活縧(tāo)蟲,最長的達21厘米左右!
截圖源于梨視訊
醫生判斷,其患病與日常飲食有關。原來,吳女士因為經商長期在外就餐,經常吃大排檔、鐵闆燒等食物。
比如常吃帶血的豬牛排,容易将豬和牛體内的縧蟲卵吃進體内,縧蟲卵進入人體腸道内會發育為成蟲,吸附在腸壁,并不斷生出新節片,連綿可長達丈餘。
此前,微網誌網友@貓總重新上路 也被寄生蟲吓壞了:“剛剛屁股感覺有東西在爬,伸手摸出特别大隻的一個蠕蟲!”
去疾控中心檢查,确認感染的是牛帶縧蟲。醫生說,他摸到的“蠕蟲”,隻是整條蟲的一個節片,那條蟲估計有5米長!
沒想到,微網誌上的醫生和醫學生都直呼“好難得”,激動地搓着手,等着這位部落客拉粑粑,期待一睹那條蟲子的“真容”……
此外,這些食物也容易藏有寄生蟲:
福壽螺——廣州管圓線蟲
醉蝦醉蟹——肺吸蟲
牛蛙——裂頭蚴縧蟲
荸荠、菱角——姜片蟲
為避免寄生蟲入體,首先葷菜,尤其是海鮮類一 定 要 煮 熟!!!
冬天打火鍋涮牛羊肉,一定要徹底燙熟,不要貪戀那一點點鮮味而讓寄生蟲趁虛而入。
其次,不要吃未經檢疫的食物,盡量少吃蔬菜沙拉。
還有,不要喝生水,特别是河水、溪水、井水、庫水等。因為喝了生水而導緻寄生蟲入腦的例子不是沒見過。
2. 做菜生熟不分
很多人做菜有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生熟不分。
處理完生魚蝦蟹後,刀、砧闆沒清洗,又繼續切熟肉或蔬菜;成放過生魚蝦蟹的碟子、碗,再放肉菜、涼拌菜,這都可能導緻其他菜被寄生蟲污染,人一吃就中招。
是以,一定要分開處理生熟食,注意器皿衛生。
3. 和寵物過于親密
如今很多家庭都有寵物,每天撸貓撸狗,别提多治愈了。
但要注意,寵物身上多有寄生蟲,如腸道寄生蟲(蛔蟲、縧蟲、鈎蟲)、血液寄生蟲(弓形蟲)等。
體内寄生蟲會吸收動物和人的營養,導緻營養不良,總體上危害不會太大。
但有時,腸道内的寄生蟲會亂鑽,鑽到肌肉、眼睛、肝髒、血管,甚至進入腦子裡,就會有嚴重後果。
是以,養寵物的家庭要對其定期驅蟲,打預防針,可以有效避免寄生蟲感染。
同時,與寵物玩耍期間不要用手或者直接接觸嘴巴和眼睛,玩耍結束,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認真清洗。
清理寵物糞便時,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糞便,最好拿塑膠袋或厚紙包裹。清理後,要用肥皂洗手。
4. 喜歡遊野泳
野河中有大量的寄生蟲幼體在急切地尋找宿主,遊泳時如果不小心嗆水,就有機會讓幼蟲蟲卵進入體内寄生。
國外還有人在野外遊泳後感染“吃腦”變形蟲去世的例子。
5. 聽信偏方
“生吞蝌蚪能治病強身”的偏方你聽過嗎?不管你信不信,此前已有家長給孩子喂活蝌蚪的視訊在網上流傳。
圖源:網絡
真有奇效?不存在的!反而蝌蚪體内,有一種叫裂頭蚴的寄生蟲。活吃蝌蚪,可能會導緻裂頭蚴等寄生蟲感染,發生嘔吐、抽搐、昏厥、癫痫等症狀。
還是那句話:一定一定不要吃生食,永遠别吃任何兩栖爬行類動物。熟食最安全,這是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