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豔的宋朝女相撲

作者:吳鈎的鈎沉

香豔的宋朝女相撲

吳鈎

香豔的宋朝女相撲

相撲,現在是日本的國技,但在八百年前,則是宋朝最流行的大衆體育運動之一,不但城市中有日常性的相撲商業表演,還出現了全國性的相撲競技大賽。汴京、杭州等城市的瓦舍勾欄,每天都有藝人表演相撲節目,并向觀衆收取門票。南宋後期,杭州最有名的相撲高手有“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賽關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鄭伯大”、“鐵稍工”、“韓通住”、“楊長腳”,等等。這份名單收錄在南宋筆記《夢粱錄》中。

臨安城護國寺南的高峰露台,則是一個相撲擂台,經常舉行全國性的相撲錦标賽,登台競技的相撲手來自“諸道州郡”,都是各州選拔出來的好手。獲勝者可得到獎金、獎杯、錦旗,隻有“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冠軍的獎品,包括“旗帳、銀杯、彩緞、錦襖、官會(會子)、馬匹”。宋理宗景定年間,曾有一個叫做韓福的溫州相撲手,因在相撲錦标賽中“勝得頭賞”,得以“補軍佐之職”。

最讓後人有理由覺得新奇的是女相撲比賽。不難想象,女相撲肯定是很香豔的,甚至可能“很黃很暴力”。從出土的宋代相撲陶俑、宋墓壁畫的相撲圖來看,男相撲手都是赤裸上身,下體隻包裹一塊布條,展露出矯健的肌肉;女相撲手即使不是像男相撲手那樣袒胸露臂,也必定是穿着極節約布料的緊身衣,曲線畢露是毫無疑問的。

香豔的宋朝女相撲

陝西曆史博物館收藏的北宋相撲俑

《水浒傳》第一百零四回描寫了一場男女混打的相撲較量,女的叫段三娘,男的叫王慶:“那女子有二十四五年紀,她脫了外面衫子,卷做一團,丢在一個桌上,裡面是箭杆小袖緊身,鹦哥綠短襖,下穿一條大檔紫夾袖褲兒,踏步上前,提起拳頭,望王慶打來。王慶見她是女子,又見她起拳便有破綻,有意耍她,故意不用快跌,也拽雙拳吐個門戶,擺開解數,與那女子相撲。”從小說的描寫看,這女相撲手穿了緊身衣。

《水浒傳》雖然是成書于明代的小說,書中所述未必盡符宋朝事實,但女相撲表演賽确實是宋代瓦舍中很常見的娛樂節目,而且女相撲手的着裝也要比小說中的段三娘更惹火。與北宋并存的遼國,也流行女相撲運動,女相撲手以抹胸“通蔽其乳,脫若褫露之,則兩手覆面而走,深以為恥也”,是穿着内衣角力的。宋遼社會文化互相影響,女相撲手的裝束想來應該差不多。

據《夢粱錄》和《武林舊事》,南宋杭州的瓦舍勾欄内,一直都有女相撲比賽:“瓦市相撲者,乃路岐人(民間藝人)聚集一等伴侶,以圖手之資。先以女飐(即女相撲手)數對打套子,令人觀睹,然後以膂力者争交。”這些收費的商業性相撲表演賽,通常都以女相撲比賽熱場,招徕觀衆入場,然後才是男相撲手的正式競技。

《夢粱錄》和《武林舊事》還收錄了杭州瓦舍好幾位女相撲手的名号:“賽關索”、“嚣三娘”、“黑四姐”、“韓春春”、“繡勒帛”、“錦勒帛”、“賽貌多”、“僥六娘”、“後輩僥”、“女急快”等。這些女相撲手跟男相撲手一樣,在“瓦市諸郡争勝”,并且打響了名頭。

不過,宋朝之後,市井間再也未聞有女相撲之娛樂,甚至連瓦舍勾欄這樣的城市娛樂建制也消失在曆史深處。這可能是宋後的元、明、清三朝,禮教對于庶民的束縛、國家對社會的管制趨向于嚴厲的原故。

(本文節選自吳鈎新著《生活在宋朝》一書。各大書店及各網店均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