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1996年的英國電影《猜火車》對每一個電影迷來說都有着非比尋常的意義。是的,每一個影迷。

正在青春期的人們或者青春已逝的人們,用它标榜或者緬懷青春。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不喜歡它的人可以用“堕落”、“宣揚吸毒”、“引人犯罪”這些理由來表達對它的不屑和不滿。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但你無法對它視而不見,我向來熱愛瘋狂、熱烈甚至罪惡的青春。

是以,我愛它。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但我要說18歲以下以及心智不成熟的成年人謹慎觀看。

20年後,《猜火車2》回歸,它沒有豐富的劇情,也沒有巨大的變革。但你知道你想要的,它該有的,都還在那裡。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有什麼東西流逝了,有什麼東西永恒不變

二十年後,偷走了一萬六千英鎊的雷登回來了,回到了愛丁堡,那個發生一切的地方。他的老朋友們都在等着他:洋芋、病仔、貝格比,還有新姑娘維羅妮卡。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在這場闊别了二十年的聚會裡,有什麼東西流逝了,有什麼東西永恒不變。

當雷登回到愛丁堡後,發現很多東西都變了。在酒吧裡再也沒有黛安那麼美好的女孩在等她;母親也走了,曾經惡心的廁所和令人驚訝的馬桶也變幹淨了;就連最經典的“選擇人生”也變了。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二十年前:“選擇生命,選擇生活,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可惡的大彩電,選擇洗衣機,汽車鐳射碟機,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醫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你的朋友,選擇套裝、便服和行李,選擇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服,選擇收看無聊的遊戲節目,邊看邊吃零食......選擇你的未來,選擇生命......太多選擇,你選擇什麼?我選擇不選擇。”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二十年後:“選擇設計師内衣,妄想能讓死氣沉沉的關系煥發點生機,選擇手提包,選擇高跟鞋,羊絨和絲綢讓你自己感覺快樂,選擇一部由一個跳出窗外的女人在中國制造的蘋果手機,把手機放在剛從東南亞血汗工廠生産出來的夾克口袋裡,選擇facebook、twitter、snapchat、instagram,還有一千種跟素不相識的人發洩憤怒的方法,選擇更新你的首頁,跟全世界公告你早飯吃了什麼,然後希望在哪裡會有什麼人在乎,選擇找到舊愛,拼命相信你看上去沒他們那麼糟,選擇部落格直播,從你第一次用手自我需找快樂到最後一口氣,人際交往減少到隻剩資料,選擇十件你從不知道的關于做過手術的名人的事,選擇黃色笑話,蕩婦羞辱,報複色情片,以及讓人壓抑的五盡的厭女症,選擇911事件從未發生,如果發生了,那就是猶太人做的,選擇無限制力合約,通勤兩小時去工作,選擇相同的給你孩子,隻有更糟,也許告訴你自己他們沒出生會更好,然後坐回去體會窒息的痛苦,吸食着在某人廚房制作的劑量不明确的不明毒品,選擇沒有兌現的承諾,選擇你可以選擇不同的事,選擇永不從你自己的錯誤中吸取經驗,選擇看到曆史重演,而不是你一直渴望的東西,滿足并認可貧窮,選擇失望,選擇失去你愛的人們,随着他們的消失,你的一部分也會同他們一起死去,直到你看見未來有一天,一點一點他們會全部消失,你就不會再談論自己的生死了,選擇你的未來,選擇人生。”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二十年後的街道更幹淨了,選擇更多了也更貴了。

二十年前一群頹廢的少年吸食着最時髦的毒品海洛因,他們在現實裡沉淪但仍保留着希望。二十年後,曾經生猛的像一頭野獸的貝格比,也要在酒吧的廁所裡偷偷地服下一粒偉哥。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從雷登出逃的那一天起,仿佛一切都會變好。

然後你發現一切都變了,隻是沒有變好。二十年前就這麼壞了,是以也可以說一切都沒有變。

再次相遇時,黛安望向雷登的眼神依然澄澈,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雷登在撞上汽車時依然會露出一絲壞笑,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有博起障礙的那位依然嗜血暴力,大刀闊斧的砍向雷登。還是那些泛黃的老照片,還是在陰天去山下等待呼嘯而過的火車。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你說,電影是在向現實妥協,他們已經老了。你說,他們仍然吸食着海洛因躺在沙發上看着球賽吃着垃圾食品,滿腔憤怒永不妥協。

我說,他們妥協了也沒有妥協。

愛丁堡的四個少年,那些憤怒的說着愛爾蘭風味的爛英語得無可救藥的日子,并不會過去。皺紋爬上他們的眼角和額頭,他們仍沒有成為睿智成熟的老人。

維羅妮卡說:“過去是最應該丢掉的東西,可是你們卻靠着它們度日,你們深愛着彼此。”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生命裡太多重要的事情沒法選擇,沒法選擇二十年前的歲月,沒法選擇父母,沒法選擇愛上誰,沒法選擇和誰一起度過青春。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我們依然沒有得到自己想選擇的,沒有過上更好的生活。可是真的走到今天這一步,這一切好像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糟。

就像如果二十年前的雷登沒有帶上那一萬六千英鎊,餘下三個的人生也不會更好一樣。

維羅妮卡

新姑娘維羅妮卡出現的第一幕我就不喜歡她。

這本該是四個愛丁堡少年的重聚和狂歡,她卻出現了,并且将四個人串聯在一起。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憑什麼是她?

也許隻有她,沒有參與過去的她,才能平衡這一切。她引導洋芋迷戀上文字,她讓二十年前面對自己死去的兒子,隻能懦弱的流淚的病仔堅定地說:“i loved her”。她的詢問使雷登無奈的承認“chose life”已經變了,甚至因為她貝格比差點吊死了雷登。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她說,“家裡甚至沒有食物,沒有親人,沒有錢。”

雷登問她:“家有什麼?”

“情感歸屬。”

是以雷登隻能回來,即使他沒有滿懷愧疚。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甚至如果有時光機,回到二十年前的那個清晨,他依舊會帶着一萬六千英鎊遠走高飛。

他回來,隻是因為,隻有這裡,才稱得上“家”。

“首先有機遇,然後才會有背叛。”20年前的背叛依然沒有阻止20年後再一次合作。維羅妮卡的出現似乎給愛丁堡少年們帶來了希望,然而她卻帶走了所有的錢。

她的到來帶來了希望和愛。她又離開了,騙走了所有的錢。

我從維羅妮卡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就不喜歡她。是的,我不相信有誰的出現能拯救另一個人的靈魂和生活。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十萬英鎊,你騙走就騙走了吧,反正我們本來就一無所有。你要哭吧哭吧就随意吧,反正我早已不去相信。你要走吧走吧就随意吧,反正我早已決定不再回去。

跑!!

二十年前,《猜火車》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奔跑,二十年後奔跑依然貫穿全片。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看多了撲街的翻拍和續集,我對《猜火車2》沒有過多期待。當看到最後一幕,慘綠的房間像火車一樣呼嘯而過,内心除了震撼還仍有感動。

它還是二十年前的《猜火車》。

雷登在同樣的奔跑中又一次被車撞到倒地,他爬起來對着車主的一臉壞笑和二十年前如出一轍,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爬滿皺紋的臉頰依然靈氣滿滿。

洋芋自殺時吐出的液體甚至和二十年前拉在被單上的shit一樣惡心。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當雷登坐上那迷幻的馬桶,我甚至以為下一個鏡頭他就會縱身躍下。然而他隻是無聊的按着手機。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二十年前的老梗被玩的富有新意又飽含深意,還有情懷。

二十年前他們是廢柴,二十年後當三溫暖店老闆們問:“你們是loser嗎?”時,病仔也隻能說:“你可能說的非常對,先生。”

看完他們不屈又無奈的中年危機,我們還是得繼續踏入“選擇生活”的循環中。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當“洋芋”信了雷登的邪,踉跄挫敗的從拳擊室走出,看着20年前意氣風發傻裡傻氣的自己從眼前跑過,我們才發現,他們和我們都長大了。

然後繼續選擇生活,繼續失望。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首先有了一個機遇,而後就有了背叛

這一句話幾乎可以概括兩部電影的故事情節。

二十年前的洋芋傻逼兮兮地跟在三個人身後,自己一個人锒铛入獄,周圍的人卻在慶祝雷登的無罪釋放。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二十年後,他依然吸食海洛因,被妻子嫌棄;二十年前,雷登在走之前将食指按在唇上,示意他噤聲,他隻能睜着眼痛苦不解的流淚;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二十年前的貝格比憤怒暴躁的将玻璃杯從二樓扔下去,二十年前的他在大街上看見落魄的父親從此一蹶不振,二十年後的他對大學畢業的兒子說:“那個酒鬼是我父親,這個傻瓜是你的父親。兒子,祝你好運。”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二十年後雷登叫洋芋去打拳,他發現不适合自己後,投身寫作。

“你寫的東西誰會看呢?”貝格比問

“不知道,也許是我的曾孫女。“

貝格比看完後說:“你有潛在的天賦。”

二十年前的雷登沒有善待母親,二十年後他最終會和父親擁抱了。

該妥協的再執拗也無法死磕到底了,忘不了的就不要忘。

首先有了一個機遇,然後有了相識,有了奔跑,有了毒品,有了愛,有了渴望,有了恐懼,有了欲望......而後就有了背叛。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他們仍是那群廢人,不可避免地有了妥協,但骨子裡的憤怒仍沒有被挫骨揚灰。

他們不再是二十年前意氣風發、無法無天的少年,也不會是二十年後該成為的睿智成熟、安詳鎮定的老人。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年輕的時候,我就隻想成為我自己。二十年後,他們仍然是自己。他們仍然沒有向一切妥協。

20年前,毒品是新潮流。20年後愛丁堡少年們找到了一種新的毒品替代,它叫“後青春生活”。

《猜火車2》20年前毒是潮流,20年後是“後青春生活”

人生像最後那個慘綠色的鏡頭一樣呼嘯而過,他們不再是少年,也沒有長成大人,還是他們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