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修路還能改善水質?探訪香港重大民生工程中環灣仔繞道

10月29日,“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天團”繼續進行香港重大民生工程走訪。本站,來到香港中環灣仔繞道。

這是第二條往來香港島内地區的行車隧道。通車後,從中環到北角東區走廊的時間由30分鐘縮短至5分鐘。預計每年可節省約4000萬行車小時,相當于約30億港元的經濟效益。而除了經濟效益,更不能忽視的是這條行車道的綠色理念與科技底色。

修路還能改善水質?探訪香港重大民生工程中環灣仔繞道

中環灣仔繞道系列工程。

行車道如何改善水質?

修建一條行車道,竟然還能改善空氣、提升水質?

據中環灣仔繞道八号連接配接路段隧道項目負責人李繼宇介紹,中環灣仔繞道是在地下串聯起了港島核心商務區,将路面交通分流至地底,有助于改善周邊地區的空氣品質。而行車時間的縮短,則有助減少約1.1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提升水質,則是因為修建繞道需要清除水中的淤泥。李繼宇稱,避風塘由于曆史悠久,淤泥衆多。而淤泥中包括一些有毒害的物質或垃圾。清淤後,會回填正常的泥土,改善海水水質。

據中環灣仔繞道銅鑼灣避風塘隧道項目經理張子仲介紹,在避風塘區域,不僅有香港遊艇會的130多艘遊艇和帆船,還有超過300艘的漁船,漁民就居住在船上。還原海床後,可以使居住環境得到改善。

“穿樓越海”的科技底色

中環灣仔繞道采用了“建築業10項新技術”中的9個大項,19個小項,科技進步效益9700萬港元。繞道獲得2016年度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nce世界隧道大獎等40餘項國内外獎項。

據香港特别行政區政府路政署主要工程處總工程師胡廣波介紹,中環灣仔繞道運用的空氣淨化系統,是全世界隧道中最大的空氣淨化系統,香港首次将該項技術引入行車隧道。

據統計,引入空氣淨化系統後,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二氧化氮最少可以減少80%。

采寫/攝影:南都特派記者 王詩琪 陳燦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