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編曾撰寫多篇關于一位紅34師高官犧牲在廣西全州文塘的事,關于那位高官是誰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推測。我原來是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認為是師政委程翠林的可能性較大。文章發出後,有多位網友認為犧牲在全州文塘的這位紅34師高官是蔡中。但我掌握的資料,蔡中是犧牲在陝西富縣直羅鎮,盡管我沒有去過這個地方,但通過朋友了解到,那裡有蔡中的墓,墓碑對他的介紹說得很清楚。雖然我對此事感到蹊跷。近日,蔡中家鄉湖南株洲市攸縣有位朋友叫蔡文瑞,他通過攸縣檔案史志局曾建榮副局長給筆者寫來一信,也認為犧牲在廣西全州文塘的那位紅軍高官是蔡中。他文章寫得非常客氣,雖然對小編有過譽之詞,但為了保持他文章的完整性,小編就不改動了。以下是蔡文瑞先生給小編的信:

絕命後衛師34師高官戰鬥犧牲之地
首先感謝你寫出了這篇有意義的文章(注:本文作者蔡文瑞先生應該是指《這位犧牲在文塘的紅軍進階官員,會不會是紅34師政委程翠林?》一文),文字優美,故事情節真實感人,并且配有實物圖檔,當地群衆回憶、指證等等。您付出了一系列難以想象的辛勤勞動,謹代表烈士家屬,對此表示真情感謝,并緻以崇高的敬意!經考證查閱有關曆史資料、檔案史料網上文章及本地耳熟能詳的故事,特提出如下看法(供您參考,本人是蔡中家鄉人,在縣城上班。)。
一、文中提及犧牲的烈士:
(1)紅34師政委程翠林,湖南浏陽人,生于1907年,卒于1934年;
(2)紅34師政治部主任蔡中(小編注:紅34師政治部主任有張凱、朱良方、蔡中三種說法),湖南攸縣人,生于1906年,卒于1934年;
(3)紅34師102團團長呂宮印及警衛員。
二、犧牲地: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證據材料:【讀史】《湘江戰役絕命後衛師—紅5軍團第34師》及《國防報》記者的文章《有種銘記叫作從未忘卻》等。
文塘村紅軍犧牲紀念碑
三、職務解讀(犧牲時職務)
程翠林、蔡中兩人都是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井岡山時期建立人之一,參加中央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戰鬥後長征,兩人同樣的職務(師級幹部),同時犧牲在一起,您說神奇不神奇,真是生死戰友。不過你有篇原創題目為《湘江戰役戰鬥中犧牲的中央紅軍最進階别指揮官程翠林》的文章中關于蔡中職務有誤,事實上是1930年6月紅四軍改編,蔡中任紅軍34師團政委,1934年4月任34師政治部主任。
證據資料:
1. 犧牲時間及地方:①【讀史】湘江戰役絕命後衛師—紅5軍團第34師;②國防報記者文章:有種銘記,叫作從未忘卻等。
2. 任職解讀:①《紅34師所剩最後的人有多少》(有34師第1、2、3任上司成員);②【紅色記憶】《長征中著名湘籍烈士》;③【紅色記憶】《萬裡長征中湘籍紅軍将帥》;④《紅34師蘇達清有後代嗎,蘇達清妻子許婷還活着嗎》(職務及犧牲地講得很清楚,電視劇内容)
四、人物形象解讀
您寫到劇中官員年紀最大,掩埋時擡得最為吃勁,符合人物程政委。我們認為程翠林跟電視劇人物相仿,個子一般;而電視劇人物及原型蔡中才是一個身材很高,形象魁梧的那位犧牲的高官,蔡中是贛南軍區司令員蔡會文同胞兄長,小時在家常習武,家有練武屋(現在叫健身房),是以體力強壯,從年齡上看程1907年生,蔡1906年生,可能顯老一些,符合人物事實。
當地知情人向記者們講述父輩的曆史傳承
五、文中提到蔡中陝西富縣直羅鎮有墓也是事實,說明你進行了大量資料考證,但這不符合曆史事實;有韓偉兒子韓晶晶關于其父親的講述為證,蔡中在湘江戰役中犧牲,2017年他到湖南攸縣蔡中故鄉(有後代);從職務上看一個從紅軍長征開始任師政委到1937年還是政治部主任不合史實,按常理應早提拔了。從資料看貴州遵義博物館和井岡山曆史博物館都已寫清兩人犧牲在湘江(1934年11月),中共黨史書籍也是這麼認定的。
通過曆史檔案資料、曆史文獻、家鄉故事及證人證詞:韓晶晶在《跨越時空回信》欄目視訊,《陳樹湘(四):6000烈士後繼有人》來看也講到蔡中在湘江犧牲。你所寫文章提及的應該是蔡中,他們的熱血灑在全州縣安和鎮文塘村土地上,新中國五星紅旗有他們的鮮血,功勞簿上有他們的名字,沒有先烈,共和國從哪來,讓我們千秋萬代銘記他們吧!
此緻
敬禮
蔡文瑞
2020年6月5日
小編認為, 蔡文瑞先生考證推斷還是比較有道理的。就我現在掌握的材料來看,我認同他的觀點,不知各位朋友怎麼看?
趙炳麟傳3:參加保國會,向光緒皇帝獻“十二策”
尋找1944年的抗日戰地,全州這裡曾有一個連的國軍士兵為國捐軀!
全州柴侯祠修複好了,抗日時曾是戴安瀾将軍率第200師的駐紮地
我們尋找到紅五師在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中的又一個指揮所
他5月1日從江西瑞金出發,現在到達四川省甘孜州泸定縣的泸定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