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生态就是金飯碗講述人: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生态護林員 李玉花

作者:星星飛翔

原标題:好生态就是金飯碗講述人: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生态護林員 李玉花

【奮鬥者說】

我的家鄉在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這裡是全國唯一的獨龍族聚居區,人口總數4227人。長期以來,獨龍族過着過江靠溜索、生存靠打獵的原始生活,當地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勞動技能單一,貧困一直困擾着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因為家裡窮,我早早辍學回家務農。全家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生活沒有保障。

2016年,國家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态護林員工作,我被選聘為迪政當村建檔立卡生态護林員。

按時巡山、走訪宣傳、森林防火……擔任護林員5年來,我在工作崗位上認真細緻地守護着家鄉的山川林木。每個月800元的穩定收入,讓我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在雄奇險峻的獨龍江河谷兩岸,我和隊員們長年穿梭在崇山峻嶺間。因為時常穿着獨龍毯做的衣服,我被其他護林員和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彩虹護林員”。

作為一名生态護林員,我們的職責是守護一方綠水青山。巡山護林的過程中,我更能親身感受生态環境的變化。過去,人們吃不飽肚子,經常向山林要生計,現在砍樹、盜獵現象基本看不見了,林子越來越茂密,上山遇到羚牛、戴帽葉猴等保護動物的次數越來越多。

靠産業脫貧,靠綠色緻富。一邊守護着山林,我一邊思索怎樣才能緻富。綠色資源是最大的寶藏,為用好這一抹綠色,我在村裡帶頭發展草果、黃精果、葛根、重樓等林下産業,利用閑暇時間,積極研究養蜂技術,全家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447元增加到2020年的11281元,2018年在全村率先脫貧。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脫貧後,我不斷将自己的“産業經”與村民們分享,引導村民們學習草果、黃精果、葛根、重樓、茶苗、養蜂等種養技術。在産蜜季節,邀請他們參與割蜜、過濾、出售等環節,了解發展生态産業帶來的實惠,為整村脫貧起到示範帶頭作用。

2021年4月,我們20個來自基層的生态護林員站上了“最美生态護林員”的領獎台。我代表雲南18.3萬名生态護林員,接受了“最美生态護林員”證書。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回望護林之路,我深深地感到,隻有守好綠水青山才能實作百姓富裕,才能換得金山銀山。截至2020年,雲南全省實際聘用生态護林員18.3萬人,位居全國第一,人均管護收入9000元,帶動超78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以我的家鄉獨龍江鄉為例,截至2018年年底,獨龍江鄉共選聘195名生态護林員,實作了貧困戶全覆寫。在帶動獨龍族整族人口穩定增收的同時,築牢了祖國西南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脫貧隻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對我個人來說,生态護林員工作不僅意味着一份穩定的收入,更讓我樹立起戰勝困難、擺脫貧困的決心和鬥志。在發展好林下産業,帶動大家緻富的同時,我會繼續守候好祖祖輩輩都離不開的原始森林和怒江峽谷裡湍流不息的江水,讓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群衆,共享綠色發展帶來的生态紅利。

(本報記者李慧采訪整理)(李慧)

來源: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