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年後,李天一改名“李冠豐”寓意重新開機人生,受害者如今怎樣了?為什麼會有李天一這樣的問題少年出現?“問題少年”的出現和家庭教育分不開關系“問題少年”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作者:錦鯉媽咪

老話說得好,“慣子如殺子”,這話一點兒不假。我們身邊見識過太多類似的例子,而是以上了熱搜的名人也大有人在,比如李雙江。

7年後,李天一改名“李冠豐”寓意重新開機人生,受害者如今怎樣了?為什麼會有李天一這樣的問題少年出現?“問題少年”的出現和家庭教育分不開關系“問題少年”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李雙江是我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也是國家的一級演員,讓他再次出名的正是兒子李天一。

李雙江六十多歲時李天一才出生,老來得子的他自然對這個兒子百般寵愛。但也正因如此,李天一的一言一行都十分的嚣張跋扈。

李天一15歲那年,因為無證駕駛并毆打他人,被判處了一年的拘留教養,李雙江也親自到受害者一家登門道歉,本以為這次的事情能讓李天一知道悔改,但事實并非如此。

7年後,李天一改名“李冠豐”寓意重新開機人生,受害者如今怎樣了?為什麼會有李天一這樣的問題少年出現?“問題少年”的出現和家庭教育分不開關系“問題少年”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時隔兩年,17歲的李天一再次犯下惡行(詳情自行搜尋),被判決有期徒刑10年,如今7年過去了,李雙江給兒子改名為“李冠豐”,似乎寓意着想讓兒子重新出發。

但那個被他傷害過的女孩,卻在心裡留下了一生都難以磨滅的陰影。當年的事情發生之後,她一直受到周圍人的非議,也受到了很多恐吓、騷擾,最後隻能停工停學。

但這也并未能減輕她心理的一絲痛苦,反而終日以淚洗面,最終因傷心過度被送醫治療,醫生診斷結果為重度抑郁。

即便如今7年過去了,受害的女孩的人生也完全被改變了,美好的後半生就這麼被毀了,現在的她隻能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依然沒有完全走出陰影。

7年後,李天一改名“李冠豐”寓意重新開機人生,受害者如今怎樣了?為什麼會有李天一這樣的問題少年出現?“問題少年”的出現和家庭教育分不開關系“問題少年”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李天一的情況和其父母溺愛是完全脫不開關系的,尤其從李天一事發之後,其母親夢鴿各方面的表現來看,其母的溺愛正是主要原因,這也讓李天一為此承擔了後果。

如今,類似的情況正處于上升趨勢,青少年犯罪資料逐年攀升,并且呈低齡化、惡性化的狀态,這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

這也再給父母們一種警示,提醒父母正确的教育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7年後,李天一改名“李冠豐”寓意重新開機人生,受害者如今怎樣了?為什麼會有李天一這樣的問題少年出現?“問題少年”的出現和家庭教育分不開關系“問題少年”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問題少年的出現,都和父母的教育分不開關系,因為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再加上父母的溺愛,這會很容易把孩子帶上歧路。

愛孩子從來不是溺愛,而應該學會真正的“愛孩子”,讓孩子朝正确方向成長。

1)父母的溺愛

父母的溺愛是危害孩子的最大元兇,孩子做錯事,父母不會教育孩子從自身找原因,而是一味地袒護孩子,幫孩子找借口,久而久之隻會讓孩子失去責任感,也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7年後,李天一改名“李冠豐”寓意重新開機人生,受害者如今怎樣了?為什麼會有李天一這樣的問題少年出現?“問題少年”的出現和家庭教育分不開關系“問題少年”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長此以往更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沒有感恩之心,孩子會變成“問題少年”也就很好了解了。

2)父母的放縱

除了溺愛,家長對孩子過于放縱也是導緻孩子成為問題少年的主要原因,因為各種原因,很多孩子小時候家長能給予的教育、陪伴少之又少,這就大大提升了孩子步入歧途的可能,成為“問題少年”。

而等到孩子出了事,家長再想去教育是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1)讓孩子明白什麼是“責任”

孩子犯了錯,家長僅僅批評是不夠的,也不能光用嘴說告訴孩子“你錯了”,這會讓孩子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

7年後,李天一改名“李冠豐”寓意重新開機人生,受害者如今怎樣了?為什麼會有李天一這樣的問題少年出現?“問題少年”的出現和家庭教育分不開關系“問題少年”出現的原因有哪些?父母要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家長應該引導孩子為他做錯的事情“負責”,這樣孩子才能夠真正的明辨是非。此外,責任感也能有效地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所作所為的合理性。

2)幫孩子立下“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對于孩子來說不僅僅是限制,更是一種保護,防止孩子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給孩子立規矩,幫助孩子增強自律,同時立規矩也能起到保護孩子的作用,幫助孩子通過正确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情緒。

【錦鯉媽咪寄語】

教育孩子并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作為父母,在這件事上一定要多花心思,愛孩子要有“度”,教育孩子也是一樣。

【今日話題】

你平時都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