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查獲122條價值數千萬元的石頭魚,藏在孕婦手提箱裡

上海查獲122條價值數千萬元的石頭魚,藏在孕婦手提箱裡

上海海關扣押了加州灣石頭魚。本文圖檔均為記者李嘉偉

3月10日,懷孕6個月的姜麗麗(化名)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貴賓休息室準備轉機前往揭陽(汕頭)時被上海海關官員帶走。

在從墨西哥托運的黑色手提箱中,海關發現了122條魚。經過專業鑒定,這些魚是加州灣最早的魚類,屬于CIX附錄I瀕危物種,病例價值約1500萬元。這是2019年在上海港查獲的首例加州灣石頭魚走私案。

上海查獲122條價值數千萬元的石頭魚,藏在孕婦手提箱裡

2019年,部分瀕危物種走私被上海海關查獲。

目前,走私此類瀕危物種具有了新的特點,成為海關打擊的重點。

5月10日,www.thepaper.cn 記者從上海海關獲悉,2019年1月至4月,上海共查獲涉及象牙等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的非法走私案件92起,是2018年同期的10.2倍。

其中,海關查獲象牙制品10.26公斤,穿山甲鱗片316.6公斤(案值1300多萬元),加州灣石頭魚653條(箱值6600多萬元),此外刺桉438噸,檀香桉樹80噸,還有海馬幹、河馬牙齒, 穿山甲、贻貝、海狗皮等近千片。

上海查獲122條價值數千萬元的石頭魚,藏在孕婦手提箱裡

被上海海關查獲的象牙及其制品。

上海查獲122條價值數千萬元的石頭魚,藏在孕婦手提箱裡

上海海關查獲的蟒蛇皮。

上海海關表示,結合近期查獲的案件,目前走私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的違法活動主要呈現以下五個特征:

一是郵政、貨物進入主要走私管道。瀕危動物和産品因其體積小、價值高的特點,大多通過郵寄或行李走私進入國内,瀕危植物主要通過假名等手段通過貨運管道走私進入該國。

其次,走私物種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除了象牙、穿山甲鱗片等傳統走私物種外,上海口岸鮮有緝獲的卡灣石頭魚、河馬齒、小葉桉樹等稀有物種也越來越多,反映出走私者從南方港口向北遷移的趨勢。

第三,走私來源相對集中。上海海關查獲的種類主要來自非洲的奈及利亞、歐洲的英國和意大利、日本等亞洲地區。

第四,幫派的特征越來越明顯。涉案團夥有嚴格的組織結構,分工明确,在國外成立公司,由海外員工負責采購,部分員工負責攜帶進境,國内收貨人負責銷售、返還資金,形成完整的走私鍊。

五是走私主體的身份相對固定。主要是回國探親,離家務工為主,也是短期多次進出境,在國外買貨在家賣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