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央視财經《天下财經》)盡管今年春節檔票價較高,但不少熱映電影憑借高水準的特效制作,讓很多人驚呼這樣的視覺盛宴物有所值。炫麗的大熒幕背後是正在崛起的中國特效工業。
在負責春節檔影片《侍神令》的後期機房裡,視效總監向記者還原了“鱗石塔融化”這一特效場景的制作過程。為了生動展示細節過程,團隊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而這種特效制作,技術水準媲美好萊塢。
春節檔影片《侍神令》視效公司視效總監 劉松:早在20年前,好萊塢強大的工業化體系就已經做出了像《木乃伊》那樣出色的電影了。在《侍神令》這個項目裡,我們也做了大膽的嘗試,從“0到1”的突破。比如“大蛇相柳”的資産,導演對鏡頭裡的蛇還有不滿意的地方要調整,之前的那種方式我們基本上是要重新推翻重新制作的,但是我們有了這套設定,會大大節約時間成本。在我們這個行業裡,時間至關重要,我們都是按幀、按秒來計算成本的。
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過去隻在美國好萊塢才會有的大制作電影,現在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中國。而這其中,特效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比如,春節檔電影《刺殺小說家》中的“赤發鬼”角色,細節極為講究,包括有40萬根頭發,全身90萬個毛孔,耗時兩年半才完成。
春節檔影片《刺殺小說家》視效公司首席執行官 徐建:毛孔系統其實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如果用貼圖做的毛孔,它隻能是跟着表情産生位移,不會像真人的毛孔一樣産生毛孔的擠壓、拉伸的變形,然後還有毛孔之間産生的細小的紋路,這些都做不到。
《刺殺小說家》導演 路陽:它有非常厲害的視效,而且令人驕傲的是,這些讓人驚歎的視效全部是由中國電影人自己完成的,這是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轉載請注明央視财經
(編輯 張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