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天化日下,塔利班追着美軍打,這劇情是不是反了

在各種媒體報道中,美軍在阿富汗把塔利班打得落花流水。這已經成為了人們,特别是中國網民的一種普遍印象。但是,在美國海軍分析中心寫給陸戰隊的一本冊子中,情況卻反了過來。

那就是,塔利班經常追着美軍打。

在美軍補給線的主要公路上伏擊車隊,是塔利班打擊美軍的主要手段之一。

光天化日下,塔利班追着美軍打,這劇情是不是反了

(被塔利班摧毀的車隊)

在對車隊的伏擊戰中,塔利班的常用戰術就是通過摧毀頭尾的車輛來将一整支車隊困在一段狹窄公路上。這種戰術向來是伏擊車隊的主要戰術,對狹窄道路上的重型裝甲車隊特别有效。比如,2008年7月,一支美國海軍陸戰隊車隊該車隊正通過一段兩側都有溝渠的道路中,突然遭到塔利班伏擊。塔利班成功擊毀了頭車和尾車,這支海軍陸戰隊的車隊被困在火力殺傷區将近20分鐘。期間,沒有一名海軍陸戰隊員敢于下車還擊。

光天化日下,塔利班追着美軍打,這劇情是不是反了

(被塔利班攻擊的美軍車輛)

對于缺乏重裝甲保護的美軍車隊,塔利班的伏擊更加大膽。這些塔利班人員教育程度雖低,但卻精通武器操作和美軍的裝備性能。美軍發現他們對裝甲車輛的弱點有着深刻了解。他們經常在近距離一次齊射3到5發rpg火箭彈,這些塔利班人員知道這樣會更有把握穿透車輛裝甲。比如,2008年8月,一些塔利班人員朝着多輛防護性能相對較差的美軍悍馬車的引擎蓋發射了多枚rpg火箭彈,其中一輛被徹底摧毀。其實别說是悍馬,在同一地點,1個月前,不知道是否是同一批塔利班人員也進行過伏擊。那次他們在極近距離用rpg發射多枚穿甲彈,直接擊穿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一輛防雷反伏擊車和一輛悍馬車的裝甲,并将這兩輛車徹底打爆。

在這類伏擊中,塔利班的戰鬥時間不會超過20分鐘,是以還不至于造成美軍重大損失。

另一種情況就不一樣了。

光天化日下,塔利班追着美軍打,這劇情是不是反了

(被擊毀的美軍直升機)

如上一篇文章所述,因為美軍直升機不敢直接飛到偏遠的事發地點。于是塔利班會在這些公路上設下連續的伏擊,既保持對美軍車隊的多輪打擊,又可遲滞增援部隊。

這種伏擊圈甚至可以連綿幾公裡之遠。比如,2006年5月,在赫爾曼德省卡賈基水壩附近,“一場近乎災難性的伏擊延伸了6英裡之遠”(美軍語);而同一個月在法拉省古利斯坦山谷的伏擊延伸了30多公裡。2007年7月,甚至在坎大哈省北部都出現了伏擊,一支塔利班武裝沿着3公裡多的起伏地形伏擊了一支美軍車隊,每當車隊經過一處山丘頂部時,又會遭遇一次新的伏擊。(注:坎大哈不是塔利班傳統的勢力範圍,可見美軍控制力的降低及塔利班的膽子之大)

美軍指出,因為空中力量支援能力的減弱,在很多伏擊戰鬥中,塔利班更加大膽,會一改襲擊戰鬥不超過20分鐘的慣例,對被伏擊的美軍車隊持續打擊,戰鬥往往持續數小時。比如2006年5月,塔利班在阿富汗赫爾曼德省卡賈基水壩附近全殲了一整支車隊。由于支援遲遲不能到達,塔利班從容不迫地對車隊實施了分割圍殲。2007年10月,塔利班又運用伏擊包圍了一支沿法拉省古利斯坦山谷行進的美軍車隊。

光天化日下,塔利班追着美軍打,這劇情是不是反了

但對美軍來說,這還不是最恐怖的事。因為美軍直升機反過來懼怕塔利班的伏擊(參見上一篇文章)。很多塔利班人員膽子越來越大。他們甚至敢于進行追擊,一路追殺美軍。

比如2007年,同樣在法拉省古利斯坦山谷,一支由美阿兩軍士兵組成的聯合車隊遭到伏擊。在車隊突出伏擊圈後,塔利班進行了追擊,最後這些美軍和阿富汗士兵被包圍在一個涵洞中,承受了塔利班長時間的火力打擊,造成重大傷亡。2008年,塔利班在上文提到過伏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地點還伏擊過另一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車隊。這一次,美軍車隊逃了,塔利班尾随追擊了幾公裡遠,并在這支車隊逃到一個阿富汗警察的檢查站後将其包圍,進行了圍毆。

光天化日下,塔利班追着美軍打,這劇情是不是反了

而且更讓美軍尴尬的是,塔利班在“這些攻擊中很少有傷亡”。

對美軍補給線上公路進行持續的伏擊意味着什麼呢?塔利班實際上就得到了很多道路的控制權,他們的伏擊使得美軍在偏遠地區的衆多巡邏基地完全依賴于空中補給。造成的後果就是許多巡邏基地的補給和彈藥都存在短缺,美軍維持偏遠巡邏基地的成本被提高,許多基地是以被迫放棄。其實就是說,這些地區就此落入塔利班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