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在清華大學舉辦的,阿裡巴巴技術含量最高的技術盛典“阿裡技術論壇”上,螞蟻金服的技術天團首次集體亮相。本文将分享的是螞蟻cto程立入職11年來的心路曆程,幹貨滿滿“螞蟻金服的三個夢想”,即刻奉上。

程立,花名魯肅,2005年加盟支付寶。作為支付寶首席架構師,支付寶第一代架構設計者,支付寶停機釋出17小時的救火大隊長,程立在公司已然是“神一般的存在”。盡管衣品有待提高,但絲毫不妨礙集技術與顔值于一身的他稱為公司衆女同學心目中的“男神”。
在座各位同學大家好,很高興跟大家做一個分享,分享我在螞蟻金服的經曆和其中的感悟。我個人經曆非常簡單,2004年的時候,我踏出校園,應該說我跟行癫一起,我們開始參與當時淘寶網初期建設過程中。到2004年下半年,加入到一個秘密項目組,打造一個平台,這個平台的名字就叫做支付寶,後來加入到支付寶創業很小的團隊中。
在支付寶剛剛創立的時候,我印象非常深刻,團隊是有三個夢想。
第一個夢想,就是讓支付如何簡單快速,我們怎麼打造一個平台,讓全世界每一個人在這個平台上簡單快速地支付,這個平台每天處理十億筆、一百億筆甚至更多的交易,這是我們當時的第一個夢想,可以支撐一個交易的平台。
第二個夢想,我們拍了一個廣告片《天下無賊》,我們說要讓每一筆支付安全、讓使用者的每一分錢都安全,我們怎麼打造一套安全體系,讓我們整個資金處理,讓我們的賬戶、我們的資訊非常安全,這是我們當時的第二個夢想。
第三個夢想,讓信用等于财富,怎麼通過我們的平台,讓社會上的每一個人、誠信的人、誠信的企業獲得财富,我們支付寶的發展,都是圍繞這三個夢想前進,直到現在我們也是在實作這個夢想的路上。
我分享一下在這三個夢想的過程中,我們的一些經曆,先從第一個夢想開始,怎麼讓支付簡單快速,怎麼打造每天處理百億筆交易的平台。
剛開始我們做業務創新的時候,對于技術并沒有很多的了解,最早的支付寶系統,是由還不太會開發的人做的,我剛從學校出來就做支付寶了,那個系統特别簡單,估計在座的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就是一個簡單的應用,可以裝在一台應用伺服器上,使用一個資料庫,服務我們一個大客戶淘寶,後來我們慢慢走出淘寶,就這麼一個簡單的系統,支撐支付寶從2004年、2005年、2006年早期的發展,早期的系統架構也有好處,就是特别的快,我們的産品經理說什麼,我們改一下代碼就實作了,比如說支付寶紅包,從需求提出到上線就四天的時間,但是到後面,不能支撐更多的交易量,不能支撐更加複雜的業務。
在2006年的時候,我們團隊做一個選擇,我們未來用什麼樣的技術去實作我們讓支付簡單快速,當時有兩派意見,第一派意見向我們的老大哥銀行去學習,老大哥已經走了十幾年,這條路一定是安全的。
第二條路,我們走一條新的路,過去沒有人走過,但是我們可以更加代表未來,我們用分布式的架構去支撐一個未來不一樣的交易的支付系統。經過差不多大概一年左右的讨論和思考之後,我們做了一個決定,我們做一條過去沒有人走過的路,我們啟動了支付寶第二代架構的建設,怎麼能夠把支付寶分布化,2007年開始,我們對于支付寶整個的交易系統,整個的商戶系統、整個的會員系統,整個的支付清算系統進行了改造。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技術,我們沉澱出自己整個分布式服務的一個處理平台,處理分布式資料庫的體系,然後把資料分布化的時候,怎麼來通過通路和排程整個分布式資料這樣一套能力。
大概從2007年一直做到2010年,我們把當時第二代架構差不多做成了,那個時候我們覺得很驕傲了,我們已經有一套可以支撐未來的交易系統了。那個時候,我們每天能處理的交易量是多少呢,剛剛劉振飛說過,每秒鐘能夠處理500筆的交易。
2010年發生了一件事情,11月11日,那實際上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促,當時我也在,提前三天得到通知,說“雙11”我們要搞大促了,技術人員你們加一下班,可能使用者通路量比較大,我們也沒當回事,就去值班了。零點剛過,第一波高峰,讓我們所有人緊張了一下,幾乎就超出了我們當時每秒鐘500筆的能力,這樣一個使用者量過來了,扛過高峰之後,我們沒有睡,所有人盯着系統,為第二天來的洪峰做準備,到早上六七點鐘,我們看到交易量往上漲了,而且上漲的幅度是我們日常的好幾倍,遠遠超出我們的支付系統的成長,我們明白一個事實,我們當時的系統是沒法支撐出這個交易量的。
所有的整個技術團隊全部在一起,我們要為度過這一天而想辦法,這一天怎麼度過的,就是不斷地去把我們認為可能富餘的機器,我們往這些稀缺的地方去移動,我們把可以降級的服務去降級掉,我們整天盯着這些資料,去做調撥,然後殺死一些可以殺死的服務。直到23點59分,快結束的時候,我們的核心賬戶頂不住了,我們做了一件事情,把同樣做帳務系統的一個系統幹掉了,然後撐過了。
撐過了之後,我們一個同學說你們這天把一個杠鈴舉在頭上,舉了整整一天,了不起。我們的cto說我們在做一件事情,在做人肉雲計算,這句話把我們點醒了,我們的二代架構做完之後,認為已經可以了,但是還是不行。我們決定啟動第三代架構,我們要把整個支付系統架構在雲計算上面,分布式資料庫隻是第一步,擁抱雲計算的基礎。我們要把真正的系統架在雲計算上面,我們的三代架構,2010年到2013年,又把它完成了,這個過程當中,每年的大促對我們的架構進行考驗,整個的數字我不說了,剛才已經顯示過了。
到2013年,我們差不多把整個第三代雲支付架構完成, 我們敢不敢用自研的資料庫去支撐交易,這是2013年我們做的一個決策,最早的時候,支付寶核心資料庫,用的是商業資料庫,經過那麼多大型機構的驗證,然後經過這麼多牛逼的公司去打造,oceanbase就是三四十人的小團隊,一個學校的老師帶着這麼一個小團隊,打造的這麼一個資料庫,用這個資料庫處理金融交易行不行,很多人都懷疑,憑什麼你們三四十個人做的比人家一個大公司做得更好,我們要不要用oceanbase去替換原來的資料庫,當時我們團隊給予oceanbase團隊非常大的信任,2013年、2014年oceanbase承載了核心交易,2015年,我們整個大促,oceanbase承擔100%的交易,我們的分布化到下一個階段,我們可以在千公裡之外做異地多活,我們可以用阿裡雲計算彈性處理交易,這個時候我們差不多實作了第一個夢想。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不但實作了我們的夢想,我們還實作了我們的技術,oceanbase打造真正分布式的金融級資料庫,金融雲計算的服務,把整個分布式處理,通過雲計算的平台來提供。這樣的技術做出來的價值,超出我們第一個夢想的價值本身,當我們要打造第一家銀行網商銀行的時候,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要把這家銀行打造成一個用雲計算,用oceanbase資料庫支撐的銀行。網商銀行是全球第一家完全用雲計算、oceanbase支撐的系統,我們實作了,這是我們作出的貢獻。
第二個夢想,怎麼讓天下無賊,怎麼讓交易安全,安全問題第一天就伴随着支付寶,作為使用者可能不太能夠了解,但是作為我們做支付平台的人能夠了解,處理一筆支付,隻有1%的工作量,解決轉錢的問題,99%的工作量是這個錢怎麼轉,能不能轉,安全是成為我們整個最複雜的環節。我們第一代的支付安全系統也是2005年當時去建的,當時建的時候,第一代系統非常簡單,就是幾個規則,我們通過一個引擎運算,運算之後,告訴前端系統,這個支付安全不安全,不安全的,怎麼樣處理,這是第一代風控系統。
伴随着這個風控系統,背後有一個團隊,他是專家,制定各種各樣的專家規則,保護系統的安全,這一代系統保障了我們從2005年到2006年整個支付寶平台的安全。但是到2007年之後,我們可以發現規則越來越多,安全形勢越來越複雜,靠人的大腦其實已經很難去想清楚所有的規則,而且很難去管理成千上萬條規則了,這個時候我們面臨怎麼樣一種技術挑戰,就是怎麼用機器代替專家,去想出更好的規則。
是以當時的話,我們的整個安全平台,它是從第一代向第二代走,它是一個規則加上通過機器自己學習得到的模型來支撐的系統,這是整個安全系統往下面發展。
我們發現技術起到的作用,第一代系統,規則上面有挑戰,但是挑戰不是那麼高,當機器代替人的時候,對于資料平台有了很高的要求,這個時候阿裡開始打造自己的大資料平台,是以阿裡的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開始支撐我們整個風控系統,我們能夠用實時的資料,然後每天可能數十個p的資料去訓練我們的模型,讓這個模型很快地上線,這是第二代。
然後有了這個之後,我們發現整個系統會更加智能,我們安全團隊的人沒有增加很多,但是我們這個團隊加上這個智能系統,能夠處理更大交易的安全性。再往後,我們發現僅靠這個專家的系統,其實已經很難安全防控了,真正要做安全的時候,我們覺得要基于對于使用者行為真正的身份的了解,我們能夠通過資料去洞察做交易背後的人,他們是誰,他的行為是不是安全,而這種洞察能力,上我們對整個資料的處理能力又得到進一步的要求,對于整個安全系統,整個機器學習,怎麼用實時資料去學習,包括把安全手段,傳統的密碼,到生物識别,到指紋識别、人臉識别系統,這是整個第三代的風控系統,這個系統能夠把我們整個系統安全性水準控制在十萬分之一以下,每一筆交易它是否安全,能夠用不到一百毫秒的時間完成。
走到今天,我們看我們之前的夢想,讓天下無賊,讓每筆交易安全,讓每個賬戶安全,這個背後的技術,用整個阿裡大資料平台,整個從資料的采集到傳輸,到計算完成,到結果的輸出,不到一百毫秒的閉環處理,我們還發展了自己的計算技術,我們打造自己的計算引擎,對網絡資料進行處理,更深的洞察,我們整個機器學習的平台,能夠快速做深度模型訓練,釋出會越來越精準。
當我們把這個能力鍛煉出來之後,我們發現這個安全風控領域不僅可以服務螞蟻金服自己的業務,而且還可以把它作為一個風控服務提供給很多合作夥伴和客戶,包括身份識别服務,保護他們的安全,讓天下無賊不僅是螞蟻金服的夢想,而且可以成為整個中國金融的一個基礎的服務。
第三個夢想是讓信用等于财富,我加入支付寶第一天就聽到這句話了,當時馬總說支付寶不是做支付的,而是做信用的,當時我不是很了解,信用簡單的了解就是擔保交易,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做很多的場景,怎麼樣為每一個客戶,包括對于我們使用這個平台的每一個消費者和商家去建立信用,十年前支付寶的交易系統,做任何一筆交易,點開支付寶,檢視交易的信用情況,簡單的信用報告,隻是資料的羅列,你的交易有多少成功的,多少失敗的,多少退款的。
當時我們基于資料可以算出分,而且可以實時計算,任何一個使用者行為變化是動态變化的,這個産品我們覺得更加接近于我們想要的為每個人建立信用,這樣一個想象的理想了,但是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個分準不準,這個分怎麼用,最後這個分沒有推上線,我們隻是技術上具備這個能力。
但是2009年的時候,我們打造阿裡微貸,讓信用等于财富,這個距離更近了,我們商家産生的資料,判斷這個商家的信用情況,根據信用情況,給他做相應的授信,然後實時的,幾分鐘就能夠完成他的授信準入和貸款發放全部的過程,讓信用等于财富,讓誠信的商家能夠更好地完成他的生意,能夠支付,這個夢想開始變得越來越近了。
阿裡貸款這個服務為什麼能夠有,在2008年之後才有,當然第一有資料,那個時候阿裡電商平台上面的資料量開始到一定程度,根本是什麼?是背後的技術到了一定程度,2008年、2009年是阿裡雲計算開始打造的時候,阿裡貸款是第一個完全架在阿裡雲大資料平台上面的系統,通過阿裡雲計算大資料處理能力,讓阿裡貸款完成對于使用者發放貸款的能力,而且貸款風控率在一個很低的水準,解決社會一個融資難的問題。
2013年的時候,我們開始把這個能力服務推廣到數億的消費者,我們推出面向消費者的花呗這個服務,讓誠信的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沒有障礙的服務,這個服務的打造,背後不是一個支付系統,真正核心的就是一個使用者的信用,風控系統。我們有花呗這個支付工具,在“雙11”每秒8.59萬筆裡面占了4萬筆,而且花呗的成功率99.9%,讓有信用的使用者暢通無阻的支付,到2015年的時候,讓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信用分,大家打開支付寶用戶端,可以看到芝麻信用,芝麻信用是用螞蟻大資料能力和螞蟻整個智能化算法,為每一個使用者計算出來的信用分,而且這個信用評分足夠準确,可以幫助有芝麻信用,而且芝麻信用分達到一定分數的人,你可以不用付押金,可以租車,不用付押金,可以租酒店,不用付押金,可以租房子。
這讓我們離信用等于财富更近了一步,這個背後能夠支撐這些業務創新得以成功的是雲計算大資料技術,這個上面發展出來的信用能力,已經成為中國新金融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芝麻信用不僅僅是提供螞蟻金融業務,它為很多金融機構作為一個基礎能力,能夠幫助我們金融機構更好地積累信用。
回頭來看這十二年,我們的三個夢想,讓支付簡單快速,讓天下無賊,讓信用等于财富,我們雖然還在路上,但是我們已經走得很遠,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給世界的這麼一個技術貢獻。
螞蟻金服我們技術團隊這十幾年,我們打造的是什麼,我們是一個百億級的處理平台,我們是一個非常實時的處理海量資料的平台,我們打造一個非常強的機器學習的平台,其實我覺得未來螞蟻金服我們的技術同學打造的是一個超級大腦,這個超級大腦能夠洞察每一個使用者、每一個商家、每一個客戶的信用,他能夠洞察每一筆交易、每一筆支付的安全,這種能力是上面所有金融服務的基礎。
比如說我們推出的新的服務叫做螞蟻聚寶,螞蟻聚寶是從餘額寶之後,讓銀行用不同的方式做财富管理,讓每個普通消費者、每個使用者可以獲得,如果有這個大腦的話,我們可以真正通過它為每一個使用者提供vip級的信用服務。當然現在打開螞蟻聚寶,可以看到上面不僅有餘額寶,有招财寶、基金,未來還有更多的服務,而且每一個服務都是為每一個使用者量身打造的,這個背後的能力,需要我們在技術上,在算法上做更多的創新,這是螞蟻金服未來的機會。
阿裡有一句話,這句話是去年“雙11”出來的——
“如果不是這麼闊大的舞台,哪裡安放如此牛逼的靈魂。”
這個闊大的舞台是中國、是我們的現在,但是這個闊大的舞台是我們的夢想,過去十二年來,我們圍繞這麼三個夢想一直在走,從開始非常簡單的一小步,慢慢積累到這麼多,未來我們依然保持這個夢想,我們為世界的技術貢獻更多,為我們的社會貢獻更多。
阿裡還有另外一句話,特别打動我們的,王堅博士最大的夢想是什麼,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讓每一個人、每一個阿裡人在這個平台上面能夠做出一生最大的技術成就,在阿裡、螞蟻,我們有這麼夢想的舞台,因為有這個夢想,我相信所有的人一定能夠實作他在一生當中最大的成就,這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