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據廣東省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會專家會商,結合病蟲源基數、作物布局、栽培管理和氣候特點等因素綜合分析,預測下半年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總體偏重發生,發生特點:蟲害重于病害;水稻“兩遷”害蟲(稻飛虱和稻縱卷葉螟)發生範圍廣;流行性病害潛在風險較大。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廣東省2017年下半年農作物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在水稻“兩遷”害蟲中,稻縱卷葉螟在廣州、韶關、陽江、湛江、茂名等市局部偏重發生。經專家會商預測,其發生面積1800萬畝次,不容忽視。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廣東省2017年下半年稻縱卷葉螟發生趨勢預測

當然,稻縱卷葉螟不僅僅在廣東危害,也廣泛分布于全國各稻區。下面我們一起深入了解一下稻縱卷葉螟,同時介紹該害蟲的危害特點及防治政策,供廣大農友們參考。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各個時期的稻縱卷葉螟

稻縱卷葉螟,别稱為刮青蟲、白葉蟲,苞葉蟲等, 是一種典型的遷飛性害蟲,也是中國水稻産區危害嚴重的主要害蟲之一。防治不當會影響水稻的抽穗,使水稻千粒重降低,幹癟籽粒增加,嚴重影響水稻産量。

一、稻縱卷葉螟的發生規律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稻縱卷葉螟轉包危害過程

稻縱卷葉螟不能在北緯30°以北越冬,不管是幼蟲、成蟲,還是卵或者蛹,在緯度高于30°的地方都不能存活,是以它們是一種遠距離遷飛性害蟲。

稻縱卷葉螟一年能發生1--11代不等,地理位置越往南,發生世代數越多。每年春夏,成蟲随季風由南向北遷飛,随氣溫和雨水拖帶降落,成為非越冬地區的蟲源。秋季則随季風南遷繁殖越冬。

二、生活習性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1.卵

為了便于産卵,也為了幼蟲孵化後就有好的營養來源,成蟲産卵有偏好。(圖為 葉片上稻縱卷葉螟白色蟲卵)

分蘖期,成蟲會将卵産在第二、三片嫩葉上;孕穗和抽穗期,成蟲多将卵産在心葉和第二片嫩葉上。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2.幼蟲

水稻處于不同時期,稻縱卷葉螟的初孵幼蟲危害的部位略有差别。(圖為 2齡(上)和4齡(下)稻縱卷葉螟幼蟲)

(1)分蘖期:因為稻苗小葉片嫩,大多數幼蟲孵化後會爬入心葉或附近的嫩葉葉鞘内啃食葉肉。

(2)抽穗、孕穗期:水稻葉片老健,幼蟲大部分會在嫩葉葉鞘内側或爬進老的蟲苞危害。在孕穗末期,甚至會取食幼嫩的谷殼。

科普連結:幼蟲齡期區分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稻縱卷葉螟1-5齡幼蟲及對應葉片危害狀

一齡幼蟲

盛蛾高峰期過後2-3天,當水稻處于分蘖期,認真檢查稻株心葉和稚嫩葉鞘處,若發現針頭大小、半透明的小白點,且未結苞,細找定能找到2-3頭群居的頭黑胴白的幼蟲,它便是一齡幼蟲。

二齡幼蟲

在青綠色稻葉或離葉尖3-5公分處,有一束折成的小蟲苞,苞長2~4.5公分,綴苞蟲絲新鮮,有光澤,撕開蟲苞,有一幼蟲,受驚亂蹦下垂,葉片有明顯的長短 不一的白條斑,且淡綠色,較濕潤,有粗粉狀蟲糞,這是二齡幼蟲所害。

三齡幼蟲

色濃寬大葉片被作成13~16公分長的縱條狀蟲苞,由透明的蟲絲纏繞,蟲苞兩端開口,苞内有與葉脈平 行縱向白條斑,濕潤糞便較多,苞内均有一頭幼蟲,此為三齡幼蟲所害。

四、五齡幼蟲

危害的蟲苞比三齡略長,苞内部分綠色部分大部分被吃掉,被吃掉的部分發白,發白部位以上葉片失水幹枯,蟲糞幹縮或呈粉狀。蟲苞内找不到蟲子,這時的蟲子多數已經轉換陣地了。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3.蛹

在分蘖至孕穗期,幼蟲多在稻叢基部嫩葉或黃葉上化蛹,在孕穗後,幼蟲會在枯葉鞘内側化蛹。(圖為 稻縱卷葉螟蟲蛹)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4.成蟲

蛹一般在晚上羽化為成蟲,成蟲有強烈的趨蔭蔽栖息習性。(圖為 稻縱卷葉螟成蟲)

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白天,有的成蟲隐藏在生長茂密較蔭蔽、濕度較大的稻田裡;有的則向附近生長茂盛的田園或雜草茂盛的地方遷飛,到了晚上又飛向嫩綠稻田産卵。産卵部位多在植株中、上部葉片背面,尤其以3葉為最多。

三、危害症狀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稻縱卷葉螟稻田危害狀

稻縱卷葉螟以幼蟲吐絲卷葉尖為害。初孵幼蟲—般先爬入水稻心葉或附近的葉鞘内,2齡開始在葉尖吐絲縱卷成小蟲苞,3齡後開始轉苞為害,4-5齡食量猛增,其食葉量占幼蟲總食量的90%以上。

幼蟲為害時躲在苞葉内取食上表皮和綠色葉肉組織,形成白色條斑,受害重的田塊一片枯白,嚴重影響水稻産量。以孕穗期、抽穗期受害損失最大。

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喜選擇生長嫩綠處于圓稈拔節期和幼穗分化期的稻田産卵。産卵部位多在植株中、上部葉片背面,尤其以3葉為最多。

四、防治方法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

施用農藥防治害蟲

1

加強田間管理

加強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使水稻生長健壯、整齊;做到前期不徒長,後期不貪青,提高水稻抗蟲能力并縮短為害期。田間灌水及時,适時曬田,施氮肥适量并及時,或在化蛹高峰期灌深水2~3天,殺死蟲蛹;

2

适時用藥

首先要掌握最佳防治适期。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每100蔸有二三齡幼蟲新蟲苞15個以上時及時防治。

其次,選擇适當的藥劑。根據病蟲情報,在卵孵高峰後1-2天每畝可用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0克,或20%氯蟲苯甲酰胺10毫升;或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30-40毫升;或33%阿維.抑食肼可濕性粉劑40-50克;或2.2%甲氨基阿維菌素微乳劑2000倍,加水30-45千克細噴霧。失時田塊可用15%茚蟲威懸浮劑12ml進行補治。當蟲量較大或世代重疊嚴重,一次尚不能有效控制稻縱卷葉螟為害時,過5-7天再用藥一次。(注:以上殺蟲劑用量僅供參考,不同地區請嚴格按照産品使用說明來施用)

縱卷葉螟為葉面害蟲,應以彌霧或細噴霧為佳。施藥時間一般以早、晚兩頭為好。如遇陰雨天氣必須雨停抓緊用藥,不能延誤。

3

生物防治

我國稻縱卷葉螟天敵種類多達80餘種,各蟲期均有天敵寄生或捕食,保護利用好天敵資源,可大大提高天敵對稻縱卷葉螟的控制作用。卵期寄生天敵,如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幼蟲期如縱卷葉螟絨繭蜂,捕食性天敵如蜘蛛、青蛙等,對縱卷葉螟都有很大控制作用。提倡稻田養鴨、養魚等實體、生态防控技術。

4

實體防治

稻縱卷葉螟成蟲具有趨光性,有條件的農戶可以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可有效減少下代蟲源;另外,可使用性誘劑誘捕成蟲防治稻縱卷葉螟,安全、綠色、環保。

素材來源:中國農業推廣網、湖北農業報、農财網種業寶典

稻縱卷葉螟全國來襲!還不來看看如何識别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