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旅山文化:福建文明的鑰匙

作者:福州新聞網
旅山文化:福建文明的鑰匙

旅山遺址博物館再現了旅山人民的生活。

旅山文化:福建文明的鑰匙

"東海的傳說是魯希山,魯希山,魯希灣。魯希灣有很多故事,河流流入廣闊的海灘。"這是魯西山遺址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歐坦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創作的一首歌。他74歲,退休10多歲,他仍然關心着魯西山的文化。

魯氏山位于邵侯縣蘆溪村甘蔗小鎮。1954年,村民們在修繕堤壩時發現堆積了大量的白蛤殼,後來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專家将這座郁郁蔥蔥的山地命名為文化。

福建被稱為"禹",古代被稱為"荒地"。魯山文化猶如鑰匙,開啟福建文明。歐丹生特意在考古大廳上方寫上"福建文明從這裡開始"。

1945年,歐坦生出生于簡陽,1963年進入北京大學考古系。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歐坦首先在河南工作。1988年,他被調到福建省博物館擔任人才。

1996年,當歐丹生應邀到燕石山國小讨論盧山文化标本陳列室的籌備工作時,他在山上的一塊蕃薯田裡發現了陶屑和一塊孩子的眉骨,并得出結論,山頂上有未開發的墓葬和遺骸。

當時,很多人以為,40多年來,燕石山經過七次發掘,已經沒有開采價值了。歐丹生堅持向國家文物局報告,經過一年多的發掘,山頂發現了42座墓葬、2條壕溝和5座陶窯。

1996年底,福建省上司視察了第八考古發掘現場,指導地方保護和考古博物館的籌備工作。1997年,歐丹生接替當時的省文化廳,開始建設魯石山遺址博物館。2001年6月24日,福建省旅山市遺址博物館開幕。

在擔任策展人期間,歐坦生曾為魯山遺址博物館工作,從展覽的安排到解釋的寫作,再到對外宣傳到解釋者的教育訓練,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考古發掘遺址,成為著名的博物館,再現了福建五千年的曆史文明。2004年,時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題詞:"旅山文化遺址"。

歐坦盛認為,中國第一盞燈、燕士山人的顴骨、原瓷、鐵絲陶、殉道男奴、18件陶壺等文物可謂"中國最"。"日本人骨頭"在煙骨和現代解剖學上有着相同的特征,可以說日本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石山,而出土的18塊陶壺相當于現在的砂鍋,可以說明福州人愛喝湯的飲食文化始于旅山。

Otan于2005年退休,成為延江學院考古學教授和福建大學考古學和博物館研究所學生導師。在他退休後,經過對盧希山文化的深思熟慮和論證,有人提出盧希山的文化不是一個住宅區,而是一個氏族墓地。下層是五千年前的魯氏文化,上層是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大墓遺迹。廣義的考古學也可以稱為"盧希山文化遺址"。

版本說明評論

魯溪山遺址位于福州市鹿侯縣甘蔗鎮,自1954年發現以來,曆經10次考古發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福建省發掘的比較完整的文化遺址。

該遺址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鮮明的區域文化特色,其中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内涵已被學術界認定為"玉石山文化",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早确定的,也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考古文化區。

魯山文化以魯山遺址為代表,以廬江下遊為中心,東部沿海為主要分布區,幾乎覆寫了整個福建,連接配接兩省。它是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搖籃,也是前秦彜人的發源地。它所蘊含的豐富曆史文化,對東南沿海地區乃至中國古代曆史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東南網記者盧金福文/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