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1996年2月初遇‘深藍’時,我已穩居世界冠軍超過10年,與頂級選手進行了數以百計的較量,我能夠從對手的肢體語言中判斷出他們的情緒狀态和下一步棋會如何走。

但是當我坐在“深藍”對面,我立即有一種嶄新、令人不安的感覺。正如你第一次坐在無人駕駛汽車裡,或上班時“計算機上司”向你發出指令時一樣,我無法預測它到底能做什麼。

我最終輸了比賽。我不禁納悶:我深愛的國際象棋就這樣結束了嗎?這是人為的疑慮和恐懼,而我唯一能夠确信的是,我的對手“深藍”并沒有這些煩惱。”

——卡斯帕羅夫,ted演講,2017年

最年輕的棋王

加裡·卡斯帕羅夫,1963年生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庫,當時是前蘇聯的領地。他從小就展現出極其驚人的天賦,3歲能讀書,5歲就能自己研究地理和曆史,6歲的一個早上,從未學習過象棋的小卡斯帕羅夫對父母說:“昨天那盤棋應該這麼走……”他的父母非常驚訝,決定送兒子學棋。

當時作為國際象棋王國的前蘇聯訓練體系非常完善,卡斯帕羅夫很快展現驚人才華。10歲打進全國青年錦标賽決賽,并保持不敗。他的教練把他介紹到了前世界冠軍,蘇聯象棋界一代宗師——鮑特維尼克的門下。

13歲成為大師,14歲時參加17歲年齡組的比賽,還能獲得第三名,15歲開始參加國際比賽,16、17歲接連獲得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冠軍和歐錦賽冠軍。人們在他身上,依稀看到了史上的那些天才棋手——卡帕布蘭卡、菲舍爾的影子。

天才往往伴随着緻命的弱點,卡帕布蘭卡太狂妄,菲舍爾行事怪異,這些都限制了他們後來的發展。但卡斯帕羅夫并沒有這些問題,他在繁忙的比賽之餘考入了大學,并且在文學和數學上都很有造詣。

往後的幾年,他的棋藝繼續突飛猛進,年紀輕輕的他先後戰勝了多名世界最強手。1984年,22歲的卡斯帕羅夫,成為了象棋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挑戰者,站到了棋王卡爾波夫的面前。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這場舉世矚目的對抗賽在莫斯科進行,比賽采用了新的規則,和局不計分,先勝6局者為勝。比賽伊始,經驗老到的卡爾波夫占據明顯優勢,9輪結束就已4比0領先。接下來,雙方連續下和17局。第27輪卡爾波夫再勝,已經觸到了勝利女神的裙擺。

但年輕的卡斯帕羅夫展現出驚人的爆發力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加上卡爾波夫年紀偏大,體力透支,卡斯帕羅夫在接下來的21局棋中赢了3局,比分變成了5比3。就在此時,國際棋聯宣布終止了這場曆時153天,48局,曆史上最漫長的棋王争奪戰。

第二年,比賽規則修改後重新開始,卡斯帕羅夫以13比11的比分獲得勝利,成為國際象棋第13位世界冠軍,22歲的他也是史上最年輕的棋王。在随後的幾年中,卡斯帕羅夫三次擊敗卡爾波夫,衛冕成功。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棋壇巨無霸

國際象棋運動經過100多年的發展,随着對象棋理論的研究成熟,以及世界各國棋手對戰的機會越來越多,棋手們的風格已經不像過去那樣鮮明。就像足球一樣,現在換上衣服,已經分不清哪些是歐洲、哪些是南美球員。

卡斯帕羅夫的棋風,是在這種平衡中崇尚進攻,霸氣外露,但又合理,絕不冒進。如同他的性格氣質,給對手一種強大的壓迫力。而且,他在開局理論上銳意創新,加上計算機的輔助,把象棋理念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恩師鮑特維尼克如此評價:“卡斯帕羅夫的才能在于兩個結合,即對棋局的敏銳洞察力與通過分析尋求新意念;是以構成了他超乎尋常的實戰力量”。

如果拿武俠世界比喻的話,菲舍爾像是東方不敗,實力最強,但出場時間太短;鮑特維尼克是張三豐,德高望重,弟子衆多;而卡斯帕羅夫是名副其實的獨孤求敗,史上最強大的棋手,棋壇的巨無霸。

他創造了一系列的紀錄:

l 22歲最年輕的世界棋王獲得者

l 保持棋王頭銜長達21年

l 占據世界等級分排名第一長達20年,直至退役

l 2000年,他的等級分曾達到2851分,曆史第一,直到去年才被他的徒弟卡爾森短暫超過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另外,卡斯帕羅夫的智商達到190,是當今世界最聰明的人之一,他會15國語言,又是數學家,計算機專家。他将自己的才能不斷涉足到新的領域中。

他是《華爾街》雜志的特約撰稿人,寫過多部著作,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半自傳《棋與人生》。在書中他将國際象棋的理論發散到政治、經濟、曆史、文化、藝術等諸多領域,該書由中國棋後謝軍參與翻譯并在國内出版。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1993年,由于對國際棋聯的諸多做法感到不滿,卡斯帕羅夫宣布退出國際棋聯自立門戶,成立世界職業國際象棋聯盟,與國際棋聯分庭抗禮。

1999年,msn主辦了一場由卡斯帕羅夫一人對抗來自全世界75個國家、超過5萬名愛好者的網絡比賽。經過四個月的拉鋸戰,世界隊投票棄權,卡斯帕羅夫獲勝。

退役後的卡斯帕羅夫曾熱衷于政治,是普京的主要反對派,甚至在2007年宣布參選俄羅斯總統。不過不久後即退選,他自己承認:下棋與政治相比,要簡單得多。

但精力旺盛的他從未中斷過對象棋的貢獻,當今棋王,挪威神童卡爾森,就是卡斯帕羅夫的入室弟子。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愛徒卡爾森

在那麼多眼花缭亂的經曆中,為後世帶來最深遠影響力的,要屬20多年前同 “深藍”的兩次人機大戰。

面對深藍,人類智力最後的防線

前蘇聯和俄羅斯棋手,統治國際象棋領域将近70年,其中除了美國怪才菲舍爾的短暫輝煌,無人可以撼動。美國人可能心裡明白,在象棋上已經幹不過俄羅斯了,于是,他們祭出了ibm的“深藍”。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卡斯帕羅夫對陣深藍

媒體稱其為“人類智力的最後一道防線”,雖然這種說法後來在圍棋、星際争霸等人機大戰中被說爛了,但當時比賽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1996年,雙方第一次對決,卡斯帕羅夫2:0獲勝。1997年,“更深的藍”誕生,卡斯帕羅夫以1勝3和2負失利。尤其是雙方在戰成2.5比2.5平之後的最後一局比賽,身心憔悴的卡斯帕羅夫在19個回合後潰敗。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人類在國際象棋領域被人工智能所攻克了,比賽的過程有很多細節,讀者們可以從網上自行腦補,不做贅述。我講幾條資訊:

l 這并不是第一次人機對決,1996年之前的幾年就舉辦過多次比賽,人類棋手勝多負少,各家it公司都把戰勝卡斯帕羅夫作為戰略目标;

l 深藍是一個重達1.4噸的龐然大物,其原理是 “暴力窮舉”——計算所有的可能性,其計算量是一秒鐘2億步棋,按這樣計算,花上5分鐘,也僅能算出5、6個回合後的可能性;

l 這樣的計算能力,如今在網上下載下傳一個app,棋藝都超過當年的深藍,卡斯帕羅夫後來也組織團隊自己開發了一個象棋軟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l 賽後一年,ibm公司拒絕了卡斯帕羅夫提出的回敬賽,并宣布深藍“退役”,之後的十年内,世界各國公司不斷推出新的系統,并同頂尖大師進行人機對抗,比較突出的是德國的fritz和美國的rebel,雖互有勝負,但人類的勝率越來越低。

l 暴力窮舉法用于圍棋不可能的,純看計算量,361個交叉點的圍棋,比64格象棋高出了幾個數量級。361的361次方,這個數字超過了宇宙中所有的原子總數,;

l 是以alphago使用的深度學習技術,靠的是對棋型的判斷,而非單純的計算能力,這一突破,标志着人工智能從狹義應用拓展到廣義應用,才有了後來的星際争霸、德州撲克等人機大戰;

是以,這20年來人工智能的進步,是一個質變。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可參閱文章《如何像人工智能那樣“算計”别人》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令人佩服的是,性格嚣張傲慢的卡斯帕羅夫,失利後表現出大家風範,認為這次比賽給到他一種全新的體驗,讓他從更深層次地了解國際象棋這項運動(後來很多圍棋大師對alphago的棋局也有類似的說法)。

後來,卡斯帕羅夫把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究中,憑借自己跨領域的才能,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樣的氣度,對得起他站在人類智慧巅峰的位置。

去年,筆耕不辍的卡斯帕羅夫出了他的新書《deep thinking》,詳細講述了20年前的人機大戰,以及自己對人工智能未來的思考。2017年,卡斯帕羅夫在ted上發表《既然打不赢他們,那就加入他們》演講,他講到:

“機器有優越的計算能力,但我們有了解能力。機器隻能按照程式操作,但我們有意志。機器具有客觀性,但我們有激昂的熱情。

我們不應擔心我們的機器今天能做什麼。相反,我們更應擔心它們還不能做的事情,因為我們将需要新的智能機器的幫助,把我們最偉大的夢想變成現實。

如果我們失敗,并不是因為機器太過智能或不夠智能,隻能怪我們安于現狀,由此限制了自身抱負。人性并不是由我們學會的技能,譬如揮動鐵錘或下象棋來定義的。”

可見,曆經滄桑的棋王,态度是積極、大器、包容的。看過無數關于人工智能的讨論,但棋王的下面這句話,是我聽過最具有哲學意義的總結:

“機器智能結束于此,人類的創造力開始于此。”

ted演講《人與計算機的關系》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象棋江湖中的獨孤求敗,卡斯帕羅夫與深藍的故事

分幾篇文章,講述幾個國際象棋世界冠軍的故事,都是我當年學棋時候看過的。如今20年過去了,很久沒有認認真真地與人對弈一局,當年的木質棋子已經成了女兒的玩具,但這幾個故事依然模糊地存于記憶中。

每當想起這些故事,想象那個時代,大師們燦若星河,不斷超越人類智慧的極限,留下無數經典。然而,從深藍到alphago,人類的智力堡壘一次次被攻陷,邏輯思考再也無法的匹敵機器的能力。

但從另一方面講,科技對象棋的貢獻也是巨大的。想當年,我要每個月跑一次上海書城,去找最新的象棋書回來,現在卻可以從網際網路上搜到大量的學棋資料。如今的棋手們,早已學會同人工智能和睦相處,從啟蒙學習開始,到長期的訓練、棋局分析都大量依賴機器。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如何定義我們這個時代呢?我們總以現代人自居,把多年前定義為“古典時代”。可在人工智能面前,我們即将成為曆史的物種,那國際象棋的曆史是否會改寫,将深藍和alphago定義為古典與現代的分水嶺呢?

無可争議的是,我們終将作古。很多人擔心人類的未來受到威脅,但我想,上帝既然派了alphago來教人類下棋,也必然教會人們生存的方式。

即便不能勝天半子,又有何妨,生死進化,乃天局也。

繼續閱讀